不知不觉,阿帆会走进这情境中来;街旁树叶依旧青翠欲滴,有时像燃放在生命里的一树纯青火焰,当然也更像一个个青色琴音……街上人来人往,却难成曲调。
老远,阿帆看到了阔步走来的舒野,气定神闲,臂腕中正攥着纤瘦的杜鹃,在人群中越走越近;阿帆揉揉眼,睁大眼睛,还是他们两人。
舒野在人群中也看到了阿帆,停一下,杜鹃怔住,顺着舒野目光看过来,阿帆即刻低下头,折转身,默然离去。
舒野看着他的离去,一撮坏笑浮在脸上,旁边却传来脆亮的声音:咋了,哥,想起不顺心的事了?
舒野回过头,看着一脸纯净的杜鹃:没啥,只是一个不想看到的人,偏偏看到了,心里不舒服,想一想,又开心了!
这是为咋子?这是个咋子道理?
世界就这样,你越不想它咋样,它偏就咋样!
跟樱花吵了几句,阿帆一声不吭,从常青藤屋逃了出来。
来到观音路,正埋头赶路,忽然抬头,看到一双熟悉的眼睛在盯他;待他看清那双眼睛,却猛地低下头来:又是舒野!旁边跟着杜鹃,一脸纯净,满目忧郁。
杜鹃两眼毕竟还没完全恢复,眼光延伸过来需要时间,在这过程中,阿帆已经走开了。
拐进巷道,他的心还在直跳,突然扪心自问:我到底在躲什么呀?
这时,耳畔浮现出杜鹃的声音:大哥哥,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美丽的,我也相信大哥哥是世界上的好人。
从逍遥门出来,阿帆一眼就看到了杜鹃,还有她挽着的舒野。
阿帆脸色煞白。
这时,舒野扒开杜鹃的手,径直朝他走来,脸上带着暧昧的笑,目光越过鼻梁上的镜片射过来,尽管恶意全敛,阿帆还是感觉来者不善;其实,第一次来这地方,就是受了他舒野的引诱,现在却是他为刀俎、我为鱼肉。
想到这,阿帆心一横,迎着他走上去。
舒野倒是停下了,看着他;他也看着他;走近时,他又架不住那阵势,身子一侧,擦肩而过,身后似乎还听到他“嗨”一声;当他走近杜鹃,她看着他,似曾相识,两人又擦肩而过。
舒野走回来,杜鹃问他:哥,你是不是认识这个大哥?
俺不认识他,为啥问这个?
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他。
日期:2011-11-14 22:22:54
来到公司,又得敷衍职场上的事。
这次,他又被陈钢叫到办公室,这让他心情很沮丧。
进了门,陈钢将一份《海都生活导报》丢他面前:有没看过这篇报导?
阿帆留意报纸,一篇“佳境的迷失”的文章又跃入眼帘,署名舒野。
匆匆浏览,大致内容是说佳境公司开发的“东方海岸”项目,至今拖欠着征地款,原住民成天上丨访丨,给政府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政府指定新闻媒体前去采访,来到佳境公司,却长期找不到负责人;现在,这公司给人的感觉很诡异。
陈钢见他看完报导,对他说:咱们公司现在正是非常时期,让公司神经最敏感的,就是这帮**记者的报导;这又是你那尊贵的鸟记者朋友,他在挖我们公司墙角,给公司做负面宣传!这方面,你得抽空去处理,摆平这事。
这个,我恐怕不行;这些事情如果真是事实,那我能有什么办法?
你长这个脑袋是拿来做什么用的?就不能想想办法堵住他的口?亏这鸟人还是你朋友!
我跟他早不是朋友了,早闹翻了;要我去,只怕适得其反。
不行!这事你必须给我摆平!不管用什么手段……
阿帆开始加倍留意《海都生活导报》,不是希望事情平息,反倒希望更多公司负面消息出来,哪怕是陈钢推出他来做挡箭牌;他盘算,公司若狼狈至此,袁三才就没理由过多追问广告的事。
一石投湖,激起些许涟漪之后,报纸又变得出奇地平静。
而他看到落款舒野的另一篇文章,寥寥几行字,都是醒目的粗黑体,还套上一个边框,标题“‘知音’何寻?”
某男,有一定文艺天赋,相当音乐涵养,会弹古琴。
在海都街头,该男曾与盲姑娘杜鹃合奏古琴,让杜鹃记忆至今;如今,杜鹃已双目复明,盼望找到这位“知音”;可不知是何居心,该男始终藏在暗处,不肯现身!
在此,盼望海都知情者,有得知该男下落即请通知本报;同时规劝该男,不管你心里有何动机,也请你温习往日的《高山流水》,走进杜鹃的期待,走进杜鹃的灿烂关注。
“灿烂关注”!
——舒野竟然用上这词,并且成为镶在文章边框上的栏目名;更可笑,一篇寻人启事,在舒野笔下跟揖拿盗贼一般。
那么,自己到底有何居心?藏着何种动机?
见杜鹃,其实轻而易举;可是,杜鹃这时却牵着舒野的手。这个大块头,曾与自己几乎歃血为盟,却因为樱花而不共戴天,再加上杜鹃,会是怎样光景?
日期:2011-11-15 15:27:43
夏日变得炎热而漫长。
这季节,多属房地产行业的淡季。
可是,该行业在海都经历过严冬徘徊,在春天复苏,正迎来一个火热旺季!
政府下功夫治理“半拉子”,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让众多地产商为“半拉子”尝到甜头,昔日面目狰狞的“半拉子”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遭人哄抢;众多半拉子,一夜之间披上绿装、厚施粉黛,在楼市中待价而沽!
搅拌机轰鸣,电火花四射;这个城市,在众多半拉子的修复工程变得生机盎然。有个半道出家的地产商,凭借与政府的良好关系,专门收集这类半拉子,在海都遍地开花,由此积蓄实力,被媒体冠名为“半拉子王”。
散布在海都脸面上的一个个疮疤,就这样挨个被整容,这个城市由此变得越来越体面了。
在佳境公司的蓝图,原计划抓住海都房地产市场新的契机,在春季将东方海岸隆重推出;整个公司也似乎随着楼市的亢奋而悸动,所有桩基年前已打好,第一栋楼已建至六层,内部认购在年前已展开,至今,第一栋的认购率已超过80%。
初夏,项目还异常繁忙,工作也特别紧张。
阿帆作为策划总监,有一阵,几乎就在现场售楼部办公。
这时,袁三才对阿帆的请吃也特别频繁,他已将所有的宝押在了阿帆身上。
有次,袁三才在金色年华保健中心为两人各召了一个小姐。
这里的小姐以服务的程式化和细腻而闻名,整个过程对声音和部位的配合均有标准;阿帆此前确实没体味过这种服务,那个肥嘟嘟的女子,之前就给他打起预防针:我要让你体验叫生叫死的感觉……
尽管过程结束,他也没有多浓烈的体会,但还是让人回味,召这两个小姐花了袁三才8百元。事后,两人来到烧烤园喝啤酒,袁三才说,你们项目的大动作已展开,广告怎么也得启动了!
方案我已递上去了,可上头还没定下来。
即使还没进入广告的集束轰炸,在预热阶段,先做一两期报纸广告也行啊;至少让我们大马公司尝点甜头,看到希望啊!你要知道,我连虾米都没捞到,就已将所有的香饵倒进池里了,到现在,池里到底有没有鱼都搞不清楚。
我知道,我会尽力!
别说尽力,你必须要拉来广告!要不然,怎么填得了我的窟窿?怎么有钱来供我们一起花销?老弟,下一步看你的了!
日期:2011-11-15 18:57:13
无意中翻开报纸,又见“灿烂关注”,这次标题《“知音”何其缥缈》:
自从本报开辟“灿烂关注”专栏以来,陆续得到很多热心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却都与杜鹃要找到那男子不符;还有几个男子来到本报社,声称就是杜鹃要找的男子,但经杜鹃的验证,均为赝品。
在此,再将杜鹃印象中的该男特征描述如下:
瘦高个儿,仙风道骨,目光祥和,神情泰然;举手投足间,常好高谈阔论,有精辟见解,高深理论,足以迷到一些不谙世事的丫头或盲人。由此,该栏目就更加迫切,希望一睹此高人真容,更想多方切磋,以明真性!
再度寻找,以上述特征为据,若再出现赝品,本报恕不接待!恶劣者,将会公之于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