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
第6节

作者: 佐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2-23 10:32:25

  第四章 豪赌鄂尔多斯房产 (2)
  江天明游玩了响沙湾和十二连城的第二天,江勇军陪着鄂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板赵福银,邀请他去参观鄂富公司开发的位于鄂市康巴什新区的楼盘。江天明一见到五十好几的鄂富公司老板国税局副局长赵福银,就被他清秀的面孔和儒雅的风度所折服。看来江勇军说赵福银是南京人,是七十年代上山下乡到鄂尔多斯的知青,果然不假。虽然赵福银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身上的江南山水人文风流之气质如影随形,同样是南方长江之滨长大的又读了大学的江天明一看到赵福银就明显感觉到这种气质了,还没说话心里距离就拉近了许多,说起话来就轻松很多。

  到了距鄂市25公里的伊金霍洛旗阿镇附近的康巴什新区的成吉思汗广场,赵福银指着广场中央的二骑直立的奔马雕塑说:“这组雕塑叫《天驹行空》,和附近的《一代天骄》等五组雕塑构成群雕,全部青铜浇筑而成,为康巴什新区富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这组群雕是由中国著名雕塑大师何鄂亲自设计的。”
  江天明看着广场上的湛蓝的天空下青铜群雕气势磅礴,雄伟而壮阔,禁不住赞叹:“太了不起了,这片新区比东莞的中心广场周围的新区还要气派,还要壮观,今天真是长见识了,而且改变了我对北方的印象了。”
  赵福银呵呵笑了,指着广场周围的博物馆、图书馆、民族剧院、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新闻中心、体育馆说:“康巴什新区是按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一设计理念,成吉思汗广场就是中心的太阳,而四周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则宛若光芒四射,这些城市标志性建筑在注重突出特色性、唯一性与原创性的同时,也体现了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和民俗特点,融入了多种体现蒙元文化的符号和元素,表现出了隽永的地方文化特质——文化赋予了康巴什魂魄与风韵。”

  江天明扫了一眼四周,说:“没见到真不相信啊!鄂尔多斯太有钱了!”
  赵福银自嘲地说:“这里是有钱,但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这个新区完全是暴发户的形象,好像别人不知道你有钱似的,是个政府形象工程,当然也可以拉高GDP,有钱这样花太可惜了,我是不赞成这样搞的,可有什么办法,唉!从宽阔笔直大街到造型精巧的城市湖泊,从主题广场到特色建筑,处处造型别致而又不失磅礴气势,流淌着诗韵和光鲜,整个城市建设确实充分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貌、草原文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些钱花得不值啊!如果利用这些钱和当地的资源进行工业化投资,那才是长久之计啊!”

  江天明说:“鄂尔多斯是中国煤炭产量最大的城市,天然气占全国六分之一,全市人均GDP超过香港,位居全国第一,中国增速最快的是内蒙,内蒙增速最快的是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太有钱了,建一个新区也不算什么。”
  赵福银说:“这点钱,鄂多斯当然花得起,我只是认为钱没花在刀刃人。康巴什新区这座荒原上崛起的新城,市府驻地的迁址是为解决‘小城镇,大工业’城乡发展一强一弱的矛盾,以及东胜区交通拥挤、水资源紧张的问题。现在政府正以构筑康巴什、东胜城区、伊旗阿镇‘一市三区’百万人口的城市核心区为目标,和总面积355平方公里的远程设想,不久的将来,在河套地区就会堀起一座不亚于深圳的现代化大都市。所以鄂尔多斯是近期发财的地方,几十年后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但近几年绝对遍地是黄金啊!”

  江天明问:“康巴什新区规划将有100万人口居住,而鄂尔多斯全地区也不过150万人人口,这不是有冲突了吗?”
  赵福银哈哈笑了,说:“你们深圳东莞不是一个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吗?现在鄂市正在禁止私人乱挖乱掘煤矿,政府将把煤炭企业整合成300家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后,一定会有大量的企业来鄂市投资,毕竟鄂市资源丰富,就地有资源会减少成本,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不久的将来,鄂市也将会成会一座大型工业城市,人口就源源地流进来了。”
  ……
  参观了康巴什新区各景点后,江勇军驾车,赵福银带着江天明来到康巴什新区鄂富公司开发的项目工地。江天明大致了解了鄂富公司开发的项目“天骄小区”,总建筑面积约十二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十万平方米左右,商业用房面积二万平方米左右,分三期开发,其中前二期是住宅项目,第一期将于2009年10月开盘,基本上预售完,现正在准备开发第二期住宅项目。
  参观完康巴什新区和鄂富公司开发的项目后,在回鄂市的车上,江天明心想:这是个虽仍粗粝但已胸怀大志、腰缠万贯之地,外乡人不应随意嘲弄鄂尔多斯试图闯进伟大城市的梦想,虽然转型或许会是艰难的,但在北中国这个新兴的财富空前汇聚之城,一切的野心与尝试,都不会缺乏实现的机会和可能,同时这种机会和可能也给了个人以掏金的机会。
  晚上,赵福银带着江勇军江天明在鄂市郊区一座蒙古包夜总会唱歌,每人叫了一个俄罗斯小姐。俄罗斯小姐跳着艳体舞,还能唱中文歌和蒙古歌,江天明玩得非常开心和陶醉。当晚,他更是体验了俄罗斯小姐的风情和风骚,极尽风流了一晚。
  带着俄罗斯小姐的风骚和对鄂市的良好印象,江天明回到了东莞,几经与赵福银沟通洽谈,终于和赵福银签了一份二千万元的三年借贷合同,月息二分伍。这份合同虽然不是江天明初想的“砍头息”,但也是签合同时首付一年头息,合同结束后付本金以及一年后每月付利息,他也比较满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