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乱----金川.乳峰.绿林》
第5节

作者: 水川州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又不是和那些大女人。”

  “哦,你那些小表姐还有奶呀,我肯信?”
  “我不是找她们,药假赔真金。喊她们让我看一下,就骂我流氓、不要脸----我说她们也没有得奶水。”
  “哼,你个川芎也该遭人骂才得行。那你吃的哪个的奶嘛?”
  “她们不让我说。”
  “不说算了,你现在也不要吃我的----自己睡了!”

  “你让我吃完了,我就说。”
  “不行。又‘药假赔真金’,每次尽掺水,我不管你龙角是不是吹的:你吃完就睡着了,说了再吃。”
  “……春花姐的太小了,也咀不出奶来。”
  十六岁的春花是龙百生的私房丫头,这次也随冯姨上山来,就睡在隔壁的仆房里。她和少爷两个“办家家”的秘密,被“当儿子的”随口泄漏,惊起她一声轻叫。
  小奶妈未查觉隔壁的声响,“天呀,你已经动过你春花姐了?你强迫她了?把她气哭了是不是?你啷个逼她的?”

  “我没有呀。是她自己----药假赔真金!”
  “咹?----不说春花了。你还咀过其他哪个人的?”
  “是翠玉姐先问我想不想吃奶。冯姨,我不哄你,她的那么大也没得奶,不晓得都装的啥子哟?”
  “川芎,你小姨的丫头你也敢动!你用嘴巴去咀翠玉的?”
  “嘴都咀不出来,未必还挤得出来呀?”
  “尽乱来,尽乱来----她们都脱了衣服让你乱来……?”

  “怪了奇了,不脱衣服啷个用嘴巴咀哟?你穿起裤儿屙尿嘛!”
  “造孽哟……我的少爷,我们是下人:你现在还不能跟丫头奶妈乱搞这些!哎哟----咬痛我了!”
  这房里奶妈和少爷的低声戏谑,另一间房里的少女听来就是颊边耳语,厚实的隔板仿佛薄如耳膜,使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后话)。
  日期:2012-01-22 10:06:52
  3.军官密谋兵变

  腥红色的古朴板壁,字画满墙,书卷充柜,透出书香门第的韵味,似乎为秀才举人之家,但墙角木架上的宝剑快刀长弓又显露出主人的行武出身。
  烛光将两个膨胀的头影放大了,黑影之间,一幅《林中饿虎》的水墨画格外醒目。那虎姿与一般懒猫打盹似的卧虎不一样,四肢收缩于胸腹之下,呈攻击前的匍匐状。了解猫科猛兽习性的人就知道,这远比那些“猛虎下山”、“回首虎啸”的招式更具威慑力,画作者和收藏者均可谓“别有用心”。
  画外,盖碗翻响,啧啧呷水声,低语不断。可见两个阴影无暇欣赏书画,也不仅仅醉心于茶道。
  日期:2012-01-22 10:09:51
  3.1.那显然是主人的长官仰靠在太师椅上,用老鹰抓小鸡的作派,把茶碗从嘴前到桌上划了一个大弧线才放下来。

  他品茗讲古的口吻,“那《三国》说得真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即乱久必治,治久必乱。孙子曰五事七计,‘道’皆为首。依俺之见,这宣统皇帝一废,‘道’便乱也,国家必将大乱,‘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另一位微俯其身,半个屁股落座,可以看出,既是客人又是部下。
  他听罢此言,端着的茶碗悬在半空,“怎么会呢?我以为反清复汉了,会有太平盛世了呀。”
  “切记:此乃国人之顽症。高堂健在,诸子辈羽翼丰满各自独立,亦难免煮豆燃箕祸起萧墙。且问:老子归西,或撒手不管,众兄弟闹分家,又有逆子欲独吞祖业,岂有不乱之理?”
  “郑大人是说那些八旗子弟、前朝遗老还想复辟作乱吗?”
  这“郑大人”是镇西关驻军的中营管带,郑禾重,临近不惑之年的辽宁汉子,祖上为文举人,自己却是武状元。早年参加绿营,后保送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毕业于步科专业。郑管带生得土头土脑,却是“洋务运动”追随者,没有留过学反而思维西化,他谋略大胆又行为谨慎。
  郑管带舌唇捣鼓出口中的茶屑,“乱因不在于此。家,可一时无主;国,岂能一日无君?真可惜先帝光绪,糊涂一时,命绝康有为、梁启超之手。”
  “光绪不是被慈禧下的毒吗?”
  “人,乃太后所杀,可罪名何来?切记:识时务者为俊杰,任何激进和倒退皆为致命之举!”
  “日本明治维新还先搞三十年,咋就成了?”
  “此乃中日国力国道之落差所致。康梁变法若延十年,老太后寿终正寝,先帝光绪便可大展拳脚实现英国或日本之帝制新政,何必提前鸡蛋碰石头。邵贤弟,书生误国,书生误国呀。”
  日期:2012-01-22 10:12:59

  3.2.这“邵贤弟”是郑管带的副职,邵武阳帮带。
  其人原为徽州纨绔子弟,家里为磨练和约束他,送他去了保定军校读炮科,光绪三十年(1904)毕业,年龄和事业远不算“而立”。邵帮带学的是大炮,但性格并不直率火爆,倒满肚子花花肠子。
  他擅长火炮制敌,也善用肉炮制服女人,是有名的花花公子。
  邵帮带放下烫手的茶碗,“大人,您,并不赞同民国共和?”
  “统治形式因人而异。国人不奉上帝不拜真主,被菩萨活佛、太上老君、诸子百家搞昏了脑袋,即成所谓‘多神论者’。切记:非单一信仰之民族,生性好分裂,不立个现实之皇帝让诸侯百姓收心,便乱患无穷、遗祸后世了。”
  “哦,您认为君主立宪更好?”
  “政体乃手段工具,可选可择,物阜民丰方是大同目的。社稷昌盛得靠时事太平。依俺之见,国人若无皇帝,即猴王失去紧箍咒,没规没矩亦没了方圆。且问,乱马脱缰是何等状态?”
  “真得蹦出一个孙悟空来大乱天宫了哟?”
  其实,郑邵两人为人处世和生活习性南辕北辙:一个循规蹈矩、满腹经纶,堪称军人楷模;一个风流倜傥、玩世不恭。多亏邵武阳那死人也能侃活的能耐,才使他们保持了七年紧密的同僚关系,也算性格上的互补和能力差异上的共生。
  长官用茶碗盖拨弄茶水浮叶,“这造反乱世者,断不只一二。既怕真假猴王作乱,南北犬牙交错,更怕那孙猴吹出无数毫毛化身,各自称王称霸相互混战,打成一团糟。”

  “依郑大人高见,乱源会出在哪个省市?”
  “俺原揣测事发于东北、云南,即吴三桂发家乱朝之是非恶地。现今来看应为西洋鬼佬贼心贪欲所在,即当今内忧外患之起点与终点:广州、北京!”
  “孙中山不是把王位让给袁世凯了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