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心中的女人》
第47节

作者: 三棵树园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28 10:59:20

  二十三.牵线
  (一)
  十多年前马亚蓉的母亲临终时,马亚蓉把所有该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了。当然,她母亲第一个要嘱咐的就是幺舅,要他一生一世好生对待马亚蓉。接着便将马亚蓉托咐给了马爷爷和大爹婆婆,要他们象亲生父母那样对待她。马爷爷和大爹婆婆都满口答应了下来。母亲去世后,想到母亲的这些遗言,马亚蓉便将东二巷的小楼上,那两间屋的大的一间腾了出来,让马爷爷和三个堂妹从邮车总站的宿舍里搬了回来,一心一意的打算跟他们像一家亲骨肉一样的过。文丨革丨前,人们对占房子的概念还不那么强烈,家里有得住就住在家里。

  那时候,马爷爷只是邮车总站的一个调度员,刚丧偶不久,一个人的工资养五个读书的儿女,经济上很是捉襟见肘。马亚蓉呢,却正是经济上最宽裕的时候,双职工收入又没有孩子,而且两人的收入都还可以,尤其是幺舅,工资相当于十八级干部,正处级待遇。一到周末,马亚蓉无论如何都要买上许多好吃的,回东二巷去,和大爹婆婆与祖祖,还有马爷爷一家团聚,以尽长女之孝悌。逢年过节除了吃,她还大包小包的礼物买给他们,都是他们想要或缺的穿用之物,先挨个问好了才去买的,象松蓉庆蓉俩个小的,干脆叫上了一起去商店里挑,挑满意了,马亚蓉付钱就是。每年的春秋两季开学,马亚蓉还要帮衬些学费生活费零花钱。遇上三病两痛的花钱事,她就更成了他们的依靠。当然,马爷爷的境况也是一天一天在好起来,首先是读中专的马维斌毕了业,去了雅安,然后又是马慧蓉毕业结婚调回成都。

  自从马慧蓉婚后调回成都,也不知是油辣铺使了啥子法,竟在医药局附近的一个院子里,分了一套两间屋还带个小厨房的新建房子。进门的一间作了客厅饭厅,摆着漂漂亮亮的全皮沙发和红亮亮的土漆硬杂木圆桌圆凳五抽柜,一时间在亲友中引发了一场轰动:“呀,去看看慧蓉的房子,新崭崭的,那才叫宽敞漂亮哟!” “刚结婚就分到这样好的房子,嫁的是个啥子高干奈?” “唉,有办法的人终归是有办法的,莫得办法的终归是莫得办法哟!”

  亲友们络绎不绝地来看了好几天。那一向,认识马爷爷的人见了他都会问:“听说你女儿分了套好房子?”还对走在一起不认识马爷爷的人介绍道:“他女有办法,从大山沟里调回来不说,一回来就分了套新房,又大又漂亮。”其实那人自己还没去看过那房子,就已经说得来天花乱坠,当然也把马爷爷高兴得只管咧着嘴笑,觉得长脸得不得了。在这十来年的光阴里,就在人们毫不注意时,住房陡然一下缺俏得让人吓了一跳,一下子就到处都找不到房子住了,于是一结婚能分到这样的房子,确实让人羡慕不已夸不绝口。

  马爷爷其余的三个女儿也都有了工作。哑巴马真蓉不用说了,是病残知青,自有政府管安排工作,也不用下乡。在油辣铺的活动下,马松蓉才下乡一年,就调到了南门外的一个厂里,马庆蓉也办了“病青”留城分了工作,后来安置在接待外宾的招待所里,自此马爷爷的千金们便都解决得妥妥当当。每逢周末,尤其是过节,马爷爷和他的千金们就去了马慧蓉家。最初也曾请过马亚蓉,马爷爷请她时流露出的那种志得意满就让她心里很是酸涩。她明白那圈子的女皇已经变了,大家自然而然会围着转的是马慧蓉,而不是她了。心高气傲的马亚蓉输不了这口气,也就从来没去过。马爷爷明白是为什么,以后甘脆就不请她了,自己嫡嫡亲亲一家人团聚,大吃大喝,喜笑颜开。尤其是幺舅出事后,他们也没有什么改变,完全忘了马亚蓉的孤苦伶仃。就在幺舅出事的第二年春节,马爷爷给了女儿们每人二十元作压岁钱,却没给马亚蓉。为这事马亚蓉心里难受了很久,见我就泪眼汪汪的哽咽着说:“你马爷爷不是口口声声说我是他女儿吗?怎么过年了,给压岁钱了就不是了?!”

  我明白她不是为了那钱,而是为了马爷爷的见外,我也说不出啥子话来宽解她,只有跟着她替她不平替她叹气。我还明白另一层意思,她没有也不愿说出来,马爷爷家的经济情况现在好了,马亚蓉却大不如以前了。她一气之下,也就更少回东二巷去,只是经常叫大爹婆婆过忠烈祠东街来耍。
  也是心血来潮,马亚蓉偶尔一个周末去了东二巷,竟看见自己的家具全被搬了出来,堆在过道上。诧异之余,马亚蓉上楼去一看,这下那个气呀!原来哑巴马真蓉要结婚,找不到房子,就用了她的屋。其实马爷爷如果和她商量,她肯定会同意的。可是马爷爷却给院坝里的亲戚们说:“亚蓉有房子,用不着这间。”便径直将她的家具全都搬了出来,把马亚蓉的一间屋布置成了马真蓉的新屋。胆小怕事的大爹婆婆过忠烈祠街来,只字也不敢提起。都是亲戚,她谁也不敢得罪。看到这些,想到没有亲爸妈,马亚蓉更是觉得说不出的凄惶。她也无心和这些在这世界上算是和她关系最亲的亲戚们计较,只是叫人来把那套母亲用了一辈子,视为珍宝的结婚家具搬到了忠烈祠街,从此也就基本上不过东二巷来了。

  大爹婆婆虽说缠着小脚,却读过几年旧学,略通一些文墨。因为人长得丑,长到十八九,竟没有遇到一个看上的。媒人说的也尽是些要她俯就的,谈嫌她的品貌也就不言而喻,于是她便绝了结婚的念头,免得自找气呕,还被人说三道四,只是跟着比她大两岁的继母,父亲最后一个小老婆,守着父亲身后留下的一点点浮财过日子。就在兵荒马乱的一九四八年的一个凌晨,大爹婆婆上菜市买菜,在附近的公厕边拣回了郭维立。当时包郭维立的襁褓里什么也没有,没有只言片语,没有任何留着日后辩认的信物,就连那襁褓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兰布,没有任何惹人眼的地方。

  解放后,一来家里已经很拮据了,二来郭维立也大了,事情不多,呆在家里也觉得闷得慌。眼看着大家都走出了家门,大爹婆婆和祖祖就在居委会的动员下参加了街道上办的加工中药的生产小组,总算是有了个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
  幺舅出事后才几个月,马亚蓉和声名狼藉的老秦越裹越紧的风言风语就传到了东二巷。大爹婆婆便和马爷爷商量,都觉得与其硬要马亚蓉和老秦断,就是真和她说,她也未必听,还不如来个釜底抽薪,给她找一个条件比老秦好得多的对象才是上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