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七十年》
第4节

作者: ccgq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的每天,父亲一大早先赶马车到石场拉脚,哥哥也跟着去做些力所能及的零活儿;爷爷就套上牛车,拉着犁杖锄头去地里干活;母亲在家里做饭,带老弟,照顾病中的姐姐;我和三弟有时候在家附近疯玩儿,有时候就去地里看着爷爷干活儿。
  有一天吃过早饭,爷爷套好牛车,召唤大姐说,“兰芝啊,今天天气挺好,你领着小二小三儿,爷爷带你们采野果子去!”姐姐因为长时间患病,身体很虚弱,一般很少走出家门,看到爷爷这么好的兴致,她就乐呵呵地领着我和三弟跟着爷爷出门,坐着牛车进了山里。
  到地方后,爷爷拴好牛,领我们进了林子。我放眼一看,哈,树叶有黄的,有绿的,还有红的;野果子也是什么颜色的都有:金黄色的山梨,翠绿的圆枣子,狗枣子,猩红的山里红、山丁子,油黑的山葡萄、臭李子,玛瑙似的野托巴,都看不过来了,数不过来了,尝也尝不过来了!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真不知道爷爷是啥时候发现的这块宝地!

  爷爷领我们高高兴兴地玩儿了一天,摘了几筐各色野果,捡了两筐蘑菇,装了满满一车,天快黑了我们才到家。母亲已经做好了饭,等父亲回来后,我们一起吃了晚饭,又吃了些野果子。大人们预算着今年的收入,憧憬着往后的生活,脸上泛出了久违的笑容。小孩子们嬉笑打闹了一阵子,母亲催促我们睡觉了,大人们也相继回屋趟下。一家人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该秋收了。父亲照常去石场拉石头,哥哥回来帮爷爷秋收。忙活了半个多月,收回来的高粱,苞米,谷子等等五色粮食装满了几大囤子,留足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还可以卖掉一些换钱花。
  艰苦的日子难熬,宽裕的日子不知不觉过得很快。到了年根儿,父亲干活儿的石场放假了。腊月二十八,父亲领我们去街里办年啦。米面粮油,鸡鱼肉蛋,苹果鸭梨,都置办全了,还给我们兄弟几个买了炮仗,给姐姐买了身新衣裳。我们跟在父亲母亲身前身后,感受着过年的气氛,心里乐开了花。
  分离两地一年多之后,这是我记事以来,家里最宽裕,最团圆,最幸福的一个春节。
  冷不丁换到城镇里生活,新鲜又热闹。正月里,爷爷每天领我们到街里云玩。街道两旁到处是唱西洋景的,耍戏法的,卖艺的,说书的,摆地摊儿的,卖冰猴儿的、风车的,卖气球的,卖小人儿书的,卖花生、瓜子儿、糖葫芦、大块儿糖的。爷爷给我们买了糖葫芦和大块儿糖,我们边吃边走,把眼睛都看花了。走到街角一看前面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的,爷爷领我们挤进去一看,是一拨又一拨的大秧歌:耍龙灯的,跑旱船的,踩高跷的,还有扮猪勿八戒孙猴子的。太新鲜了,太好看了,从来没见过呀。在城里住真好哇!

  日期:2012-04-13 23:32:46
  【七、离别】
  过了正月十五,父亲又出车拉脚去了,哥哥也上学去了,爷爷开始收拾农具做春耕前的准备。新一年的生活开始了。
  刚出去正月,姐姐的病突然加重了。母亲领姐姐去了建材厂职工医院。检查后,大夫摇着头对母亲说,姐姐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没有希望了。
  母亲悲恸欲绝,踉跄着回到了家。晚上她偷偷告诉了父亲,父亲也压抑着哭了,说“要不是我没能力,那么早让孩子干那么重的活儿,哪能得这个病啊。。。”我在北炕上偷偷听着,一声不吭地假装熟睡,眼泪忍不住哗啦哗啦淌到枕头上。
  这时候的大姐,渐渐水米难进,还经常咳血,已经瘦成一把骨头,起不来炕了。她心知自己不行了,看到母亲每天以泪洗面,和父亲憔悴的面容,反过来 安慰他们说,“爹,娘,你们别为我这样发愁了。我已经都这样了,再愁也没有用啊。还有一帮弟弟妹妹等着你们抚养呢,你们愁坏了身子,他们怎么办哪?别顾死的,去顾活的吧。”母亲听完不禁嚎啕大哭,六岁的三弟和两岁的老弟也跟着哇哇大哭。父亲轻轻叹了口气,默默地出门套上车干活儿去了。

  这样苦苦煎熬了半个多月,有一天刚要吃早饭,忽听到姐姐在东屋惨叫一声。我们跑过去一看,姐姐口中吐出一堆又腥又臭的红鲜鲜的烂肉。父亲赶忙把姐姐身子扶起来靠在怀里,只见姐姐嘴唇微微动了几下,头就垂下去了。母亲当即昏了过去,父亲也控制不住,捶胸顿足地大哭起来。大男人的哭声震天震地呀,老老小小跟着抱头痛哭。

  邻居们听到哭声,赶过来,把母亲救醒,又张罗着给姐姐穿好寿衣寿鞋,梳洗打扮一番,放进棺材,没过中午就抬到西山脚下埋葬了。
  可怜我的姐姐,就这样匆匆走了。她留给我们一家人的印像太深了。母亲说,大姐从小就健康活泼,爱说爱笑,性格开朗豪爽。个子从小就比同龄的男孩子都高,大手大脚的,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嘴角微微上翘,圆脸蛋儿上还镶着两个酒窝。她走起路来一阵风,说起话来像连珠炮,是屯里有名的假小子,走在街上没人敢惹,同龄的男孩子见面都规规矩矩地称她大姐。逐渐长大了,母亲就笑着劝她说,“你都是大姑娘了,没一点姑娘样,以后肯定找不到婆家,没人要!”姐就笑嘻嘻地说,“我才不找婆家呢,我自己没收没管地也多快活呀!”母亲也就由她去了。姐姐十四岁的时候,赶上解放,还在老家上过一阵子识字速成班。听说她在识字班里也是顶呱呱的,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还爱说爱唱的,是文艺宣传的骨干,乡里的干部都说姐是棵好苗子。可惜那时候穷啊,谁有功夫重视一个小女孩子的前途哇。后来赶上父亲要去玉泉谋出路,姐姐就随着父亲来到玉泉参加了劳动,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就这样,一个天资聪颖,充满朝气的花季少女,风风火火来到世界上,还没来得及展开美好的人生,就被病魔拖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家庭的悲剧,也是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的悲剧呀!
  日期:2012-04-14 23:24:03
  【八、启蒙】
  春去秋来,这一年我九岁了,该到上学的年龄了。秋天,哥哥领着去了学校,报了名,领了书。第二天我就一个人去上学了。
  一个慈祥的中年女老师把我们领进教室。哇,好大的屋子,满屋子的桌子凳子,老师一一把同学们安排坐在自己的座们后,走到讲台上说,“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你们叫我满老师就行了。”之后我们逐一自我介绍,老师把每个人的名字一一记入花名册。就开始上课啦!
  满老师高高的,胖胖的,红润的脸庞,大大的眼睛,慈祥中透着威严。她对同学们的学习要求很严,可是课余时间又对我们关爱有加,并时常家访。满老师去我家家访了几次之后,竟然和我母亲成了无话不谈的像亲姐妹一样的好朋友了。我也从此有了双重的母爱。

  不到一个学期,老师看我各科成绩优异,就让我当了班长,时长表扬我,提携我。到了四年级,又换了一位姓肖的男老师,对我也很关爱。五、六年级时,换了薛宇老师,对我更加器重。他看我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安排 我给学校出板报。同时,学校里有任何活动,都安排我作为学生代表讲话。我的小学生活在众多师长的教诲关爱下,充实而又丰富多彩,我仿佛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对此, 直到现在已近古稀之年的我仍然心存感激,我要诚挚地感谢我的几位恩师,感谢他们情同父母的无私关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