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七十年》
第13节

作者: ccgqy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过节后,老咸头一家人还一致挽留我们再玩儿两天。我们都说,已经出来很久了, 往回走,还需要很多时日的,所有现在必须抓紧时间出去办事。就这样,谢绝了他们的挽留,老咸头也只好领我们去了大榆树集市准备去买毛驴。
  大榆树是个古老的小镇,离这个村儿有两小时的脚程。镇中央的政府大院儿里用栅栏围护着两棵大榆树,每棵树都有四人合抱那么粗,两棵树相距两米远,可是上面的枝丫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伞盖状的树冠,覆盖着整个镇政府大院,郁郁葱葱,分外壮观。据说这两棵树都有五百年以上的树龄,经历了五百年酷暑严寒的侵袭,仍然枝繁叶茂,让人赞叹不已。小镇正因这两棵古树得名。

  集市设在镇政府大院外近一万平方米的草地上。当地的习俗是三天一小集,十天一大集。小集是当地农副土特产品及蔬菜,大集上是牛羊马驴等大牲畜。这一天正逢大集,人们牵着各类大牲畜或户挑着各类家禽一一上市了,摩肩接腫,络绎不绝。
  看看时间快到中午了,赶集的和上市的都来的差不多了,老咸头领我们到卖毛驴的区域一边浏览一边问价。上市的毛驴,还真不少,足有上百头吧。我们逐一问价后,令人吃惊,每头都在二百元以上,好一点的要三百多远。
  看到这种情况,老咸头很尴尬。眼下的价格与他所说的情况相差太悬殊了。他立即找一些熟悉的卖主询问为啥价格涨了这么多。原来,最近一两个月内,有许多来自辽宁和吉林的老客,成车成车的买毛驴,回去拴什么“驴吉普”,先期买的也就是百十来块一头,拉一车二十多头,回去后立即被抢购一空,就立即回来拉第二车。这样来倒腾毛驴的车越来越多,也就把价格逐渐抬起来了,以至于到现在价格翻了三四番。

  看老咸头一脸的尴尬,我们赶紧宽慰他,买驴不成,还可以买牛买马买羊嘛。老咸头听了稍微释然了一些。当下我们改弦更张,开始商量买啥。王德孝主张买羊,我主张买牛,于苑新主张买马。老咸头说,“我不管你们买啥,我是一定要买马的,因为我这几年干得也是轻车熟路。自己牵一匹马,奔四平、梅河这边就到家了, 很快就能出手,一趟赚个千八百的不费劲。” 于苑新一听,赶紧说,“咸叔,你同意买马,咱们就都买马。但是咱们决不能拆帮儿。咱们爷几个相处了好几天,这份情是分不开的。况且,我们家那边马的行情也是特别好,一般的马都能卖两千多,好一点的都能卖三千多。你到我们那不就等于到家了一样吗?你干脆跟我们一道,买马到我们老家那边卖吧!”话说到这里,我和王德孝也都附和着请老咸头加入我们倒腾马。

  日期:2012-04-28 19:57:13
  看老咸头一脸的尴尬,我们赶紧宽慰他,买驴不成,还可以买牛买马买羊嘛。老咸头听了稍微释然了一些。当下我们改弦更张,开始商量买啥。王德孝主张买羊,我主张买牛,于苑新主张买马。老咸头说,“我不管你们买啥,我是一定要买马的,因为我这几年干得也是轻车熟路。自己牵一匹马,奔四平、梅河这边就到家了, 很快就能出手,一趟赚个千八百的不费劲。” 于苑新一听,赶紧说,“咸叔,你同意买马,咱们就都买马。但是咱们决不能拆帮儿。咱们爷几个相处了好几天,这份情是分不开的。况且,我们家那边马的行情也是特别好,一般的马都能卖两千多,好一点的都能卖三千多。你到我们那不就等于到家了一样吗?你干脆跟我们一道,买马到我们老家那边卖吧!”话说到这里,我和王德孝也都附和着请老咸头加入我们倒腾马。老咸头见我们这么诚恳,也就答应了。

  眼看到中午了,我们一起去小餐馆儿吃饭顺便商量买马的事儿。刚端起酒杯,就见一个腰扎蓝带子,脚蹬绣花靴子的蒙族大汉一大步窜到桌前,直奔老咸头,当胸就是一拳:“我说你个老咸哪,你他妈跑哪儿云了,我都想死你了!”我们几个都愣住了,老咸头也又惊又喜地冲那大汉说,“唉呀大兄弟呀,自从我搬家以后,只回来来两三次,每次都来去匆匆没时间看你呀,这次又领回三个小朋友来,原打算帮他们买小毛驴儿,可现在行情见涨,就改主意买以了。我也跟他们一起买几匹马去他们那儿跑一趟,看看行情,趟一趟路,正准备在这市场上看看,如果价钱相当,就近买几匹就算了。没想到碰上你小子啊!”

  说完,老咸头又转过来笑着对我们说,“这是我的蒙古族朋友,达沁加布,他是个汉族通,也是他们家附近的大能人儿,里里外外的事呀,都找他帮忙。我过去倒腾牲畜都是去他那儿买的。”听老咸头这么说,我立即起身打招呼,拉他一起喝酒。这个达沁加布还真是个实在人,一点都没推辞就坐下了。我给他和大伙儿都倒上酒,象征性地说了几句客套话,这个达沁加布就高兴地拉住我的手要认我作亲兄弟。我很意外,心想,我也就是说了几句不咸不淡言不由衷的话,就把他感动成这样,少数民族兄弟也太实在了吧。想归想,我总不能拒绝人家的好意。因为是初次见面,又不了解人家的禀性,也没有过多劝酒,所以很快吃完了饭。

  我小声问老咸头,“接下来咋安排呀?”老咸头说,“今天咱们就一起回我姑娘家住,明天一起到达沁加布家去吧。到了那儿,他说咋办咱们再听他的吧。”我听了也没什么疑虑的,既来之则安之,能去蒙古大草原闯一闯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这就样,我们五个人就从大榆树说说笑笑往回走。
  达沁加布和老咸头是老朋友了,也是他姑娘姑爷家的常客。一家人亲热招呼过后,就卯劲儿忙活了一下午,张罗了一桌子酒菜。郭显贵给大家一一斟满酒,达沁加布不等别人说话,就高兴地端起杯大声说,“今天大家都是好朋友了,喝酒就一定要喝好喝醉。谁要不醉,谁他妈的就不是朋友,就别想找我办事!”说完一饮而尽。我们也就随着干了一杯。气氛热络起来,大家开始左一杯右一杯地喝起来没完。喝到兴起,达沁加布从炕上跳下去,开始跳起蒙古舞来,并且要求我们也一起跳舞。我说实在不会跳舞,就唱了两首在文艺宣传队学的蒙古民歌,达沁加布高兴地给我伴舞,大家一边拍手,一边饮酒助兴。这样从掌灯时分闹腾到凌晨两点才睡下。

  日期:2012-04-28 21:50:38
  【十八、草原】
  第二天早晨,一吃过饭,我们就去车站坐上长途汽车,到了一百多里以外的绍根苏木乡。下车后又坐小毛驴车,赶了十多里路到了达沁加布家——五十家子屯。这个屯里全部是蒙族牧民,早在七十年代初,党和国家帮助广大牧民,由住蒙古包的游牧生活过渡到一个大队,一个自然屯的定居生活,由国家出资帮牧民盖起了一种土瓦房,二尺高的砖墙,上面是土墙,房盖是红瓦,牧民们称之为”穿靴戴帽”。屯里一共百十来户人家,每户牧民之间有一百多米远的距离,没有规范的街道,稀疏空旷,又很幽静,没有一点喧嚣。

  达沁加布家是三间土瓦房,中间是堂屋地,东西两间住人都是土火炕,紧挨炕沿搭一砖炉子。为了烧水沏茶,一年四季都生火,烧的就是干羊粪。羊粪烧起来很旺,不亚于我们的煤炉子,外屋一口大锅,烧的干牛粪,也和我们烧的木柈子差不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