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七十年》
第22节

作者: ccgqy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家庭是美满的幸福的,但是与此同时,社会却经历着重大的动荡,充满了苦难不安。由于连年军阀混战使得国库空虚,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就压到贫苦的百姓头上。日本鬼子进入东北后,建立了他们的商会,控制了东北经济。他们不允许老百姓吃大米白面,一被发现就被他们抓去按经济犯处决。父亲亲眼见过他们把人装进皮口袋吊在高杆上,再猛地放下来重重摔在地上,这样反复几次,人就被活活摔死了。更有甚者,是小日本盘踞乡里的开拓团,大白天三五成群,只穿内裤横行在大街上。有多少不幸的女性惨遭蹂躏,而那些官府要员们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黎民百姓真是苦不堪言,期盼着哪天中国人能自己当家作主哇!

  我的父辈们,也同数万万同胞们一样在苦难的大环境里挣扎着。外侮的侵扰,国民党腐败政府的压榨,地主老财们的盘剥,劳动成果所剩无几,只能勉强维生。
  苦难的岁月捱到1936年,我的大姐降生了。次年后,我二姐和大哥相继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叔叔伯伯们也已经娶妻生子。我们的大家族已经扩大到五十几口人。本来生活就已经很紧巴,地主们的地租又提高了三成,这样就维持不下去了。父亲同家人商量一下,决定不干了,就举家搬到扶余县新站乡新立屯,租了姓井的地主二十垧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1945年,我匆匆来到这个世界上。几天后,日本鬼子宣布投降了。在这块黑土地上横行了十四年后,仓皇逃回小岛去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放鞭炮,摆酒宴,庆祝了好几天,向往着从今以后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
  好日子没过几天,全面内战开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和八路军,一面和国民党作战,一面在农村发动了土改运动,在解放区发动贫下中农一起向地主老财和恶霸势力发起无情的斗争。
  1947年底,我们屯里进驻了解放军武装工作队。土改运动进行得迅猛异常。首先是地主恶霸和富农挂牌游街,清剿财产,交出土地,扫地出门;然后是富裕中农也一律清剿一切财产。
  我家虽然是佃户,但是因为人强马壮,家底齐备,就这样被农民协会定为佃富农,也在斗争之列。车马农具,家中细软,一律被分掉了。

  就这样,我家这个所谓的“大户”就散灶了,各支亲眷各奔东西。爷爷奶奶暂时寄住在一个远方亲戚家的仓房,父亲母亲领着哥哥姐姐和我住进一个场院的打更房里。数九寒天,小屋四面透风,一家人瑟瑟发抖。没有被褥,一家人只能凑在一条破麻袋片下御寒。因为冷,又没有被盖,只能穿着衣服睡觉,时间长了,身上生出许多虱子,刺痒难耐,就用手使劲挠,挠破了长疮了, 头上身上都伤痕累累的。母亲眼泪汪汪地望着我们,深深叹口气,很是无奈!

  祸不单行。一家人正痛苦地一天一天打发日子的时候,有一天,外面天气很暖和,吃完早饭,大姐领着二姐,哥哥,背着我上街玩儿,在一家院外墙根儿下歇脚。
  土墙足有一丈多高,二尺多厚,因为年头久了,墙根儿受风雨侵蚀,剥落而松动的原因吧,这面大墙忽然倒塌了,把我们姐弟几个全压在下面。
  当时村民们都在往地里送粪施肥,大街上过往人车不断。人们听到几声小孩的惊叫, 就赶快跑过来,一拥而上,用镐刨,用手搬土块儿,很快先把我哥救出来,又把大姐救出来。幸好哥姐姐都只受了点皮外伤。这时人们又把我从一个大土块儿下抠出来,我已经窒息了,经大家一阵抢救才缓过来。人们刚要送一口气,再清理土堆的时候才发现我二姐已经被大土块儿砸碎了脑壳,再也活不过来了。

  父母亲悲恸欲绝。乡邻们也为之惋惜。大家苦苦劝慰我的母亲,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死去的固然可惜,但是还有这么多活着的需要你去照顾和抚养。母亲很听劝,也只能尽快从悲恸中解脱出来,去维持这凄苦难熬的日子。
  一转眼,冬去春来,四月间,母亲又生下了我三弟。这个顽强的小生命,一来到世上,就经受着饥寒交迫的磨难。月子里的母亲不要说营养品,就连吃粮都快断顿了。营养不良,没有奶水,母亲望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心酸又无奈。有热心肠的邻居不时给送点儿小米面儿糊糊,喂喂还没满月的孩子。命是保住啦,可是人家也只能解一饥而不能管百饱哇。
  父亲对母亲说,“我惭愧呀,让你和孩子受苦了。我不能在家陪你们了,得去弄点粮食回来,咱们还得活下去呀。我出去不会太久,你们放心在家等着我。”第二天,父亲就出门儿去了。
  已到盛夏时节,父亲穿着补丁罗补丁的衣裤,被太阳烤得汗淋淋的。他一边赶路一边琢磨,到哪儿去求,到哪儿去借呢。不知不觉来到江边,找到船家坐船过江后,父亲一想,这离丈人家才十几里地了,先到那边儿去讨个脸碰碰运气吧。父亲加快脚步,十几里路一个时辰就到了。

  我的姥姥家也是个大佃户。姥姥已经过世,姥爷身边有我四个舅舅,加上舅母们,表哥表姐们,加起来有二十几口人。一家人靠种地,农闲时打零工过活。由于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土改时也幸运地没受到什么冲击。这样,就比我家当时强多了。
  大舅母接待了父亲。听父亲说明来意后,大舅妈面露难色说,“妹夫哇,我们知道你家目前的困境。按说人到难处,亲戚本该全力帮忙,可我这一大家子过的也不宽裕呀。眼下的口粮也吃不了几天了,还愁没钱买呢。看看不要你再到别的亲戚家去转转吧,实在是对不起呀!”
  父亲默默地离开姥姥家,又走了几十里路,去了香油屯儿一家姓刘的远房亲戚家。
  进院后,父亲看到东西厢房住满了国民党大兵(当时,我家住的江东是解放区,而江西这边是国统区)。
  父亲吓了一跳,怎么这么倒霉闯到这个地方来了?他转身想走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呼拉上围来几个哨兵,揪住父亲的脖领子问,
  “你哪儿的?”
  父亲说,“江东新立屯儿的”。
  “你肯定是共产党的探子!”
  一通拳脚之后,大兵们把父亲押送到营房交给营长。营长怒视父亲片刻,抄起马鞭一顿劈头盖脑地猛抽,反复讯问逼供。父亲坚持辩解,这营长正要再扬起鞭子时,外边进来一个当官儿的,大兵们管他叫王团长。
  王团长打量了一下父亲,说“哎呀,这不是老高大哥吗?怎么到这儿来了?”原来,这王团长和父亲在私孰里一起念过三年书。

  父亲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王团长立即下令说,“赶快给高大哥松绑!我和大哥一起长大一起念书,他祖祖辈辈都是本份农民,土改时还挨过共产党的斗,家被分得一无所有,怎么可能是共产党的探子!真是笑话!”
  那营长一听,立即给我父亲松了绑,还摆酒给我父亲压惊。酒席间唠得很投机,营长执意让父亲随他们一起走,还提前发了饷钱让父亲托人捎回家买粮食。父亲盛情难却,就答应留下来了。
  晚上父亲翻来覆去睡不着哇,一想到要扔下老婆孩子和尚不足百日的幼儿,他就万分的不舍。更何况,父亲早听说,当时共产党尽管装备不如国民党精良,可是已经连续打了好几场大胜仗,自己万一跟了国民党去了,不是等着当个败兵吗。
  父亲连夜溜出营房,摸黑跑到松花江边,找到一支没有桨的小木船,用手划水,逃回了江东。
日期:2012-05-08 21:59:45

  【三、 故土】
  父亲到家时天已经亮了。他向母亲讲述了几天的经过。母亲为他选择当逃兵,回家与亲人团聚而高兴,也很感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