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吴回答:“免去我的书记我想得通,免去我的人大主任我不服气,我的人大主任不是组织部任命的,是乡里老百姓投票选的,要免也该由他们免。”
几个人绘声绘色说完,给小万打电话的老农民总结说:“我们吴书记就是有水平,说得组织部长都没话说。我们丰林乡还是叫吴书记,管他免不免!”
小万笑着对老农民说:“你一定是那个铜锣爹。”
旁边两个年轻人都笑起来:“万记者你真是厉害,这也能猜到!”铜锣爹当过游击队,蓝岛解放时给解放军划过船,早些年还当过村长,在乡里算个人物。
小万说:“他说话声音好大,第一次接电话我还以为他耳朵背。铜锣爹,您要在我们老家,就让去唱梆子戏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来到了乡政府门前,乡政府门前果然有一棵大榕树,三个人合抱不过来,若在内地,这样的大树就是几百年的树精了,但榕树在蓝岛长成这样也就是二十年工夫。
榕树下有一圈水泥砌成的凳子,上面坐满了人,见小万他们过来,忙都站起身。
“记者来了!记者来了!”他们说。
小万是老蓝岛了,始终学不会当地话,但记者两个字他第一次就听懂了,他第一次跟领导下乡,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站到他面前用土话说:“记者,记者。”
小万无师自通,马上领悟是叫自己,他点头道:“是,我是记者。”
老太太突然扑通跪到地上,双手抱住他的腿,哇啦哇啦说起来,说什么,他一句都听不懂了。他手忙脚乱扶住老太太胳膊,拉又拉不起来,还把自己拽得直晃,直到来人把老太太扯开,他才算脱了身。从此小万知道了,在陌生的环境里,记者跟地下党一样不能随便暴露身份,听到“记者”两个字,你看一眼就可以了,万不能随便答应。
在这里,小万的记者身份已经公开了,他像八路军来到杨各庄一样受到热烈欢迎,他被让到水泥凳的中央坐下,那里早准备好了一大筐水煮花生,这筐花生从早晨就摆着那里,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人吃。
“这是我们丰林的花生,刚收的,来尝尝,专门给你煮的。”
“这么大一筐!”小万笑起来,“你们以为今天来的不是一个记者是十只猴子吧?”
他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铜锣爹说:“大家都吃都吃,你们看着万记者,他也不好意思吃。”
小万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花生,个小但味甜,还有一股水果的清香。“这是吴书记保住的花生吧?”
“是啊,没有吴书记,今年就收不到花生了。”
“我听说一棵香蕉树可以结五十斤果,一亩地可以种一百六十株树苗,一年之后可以收获八千斤香蕉,地头上卖是一块钱一斤,这一亩地一年就是八千块钱啊,你们种不了香蕉很吃亏啊。”
“万记者你是听报纸说的吧?”一个妇女挤上来说,“我娘家就是种香蕉的,哪有这么好的价钱?果贩子来收就是三毛,最多五毛,抬也抬不起来价,他晚收几天就都烂在地里了!”
小万点点头,他看到报纸时就表示过疑问,香蕉在市面上才卖一块钱一斤,地头上怎么可能也收一块?
几个农民都说话了:“吴书记这次让我们去海昌学种香蕉,海昌的人好担心,大家都种香蕉,明年价钱好不了!”
“除了原来种的外,市里还要种二十平方公里,三万多亩啊!销得出去吗?”
“你们后来种了香蕉吗?”小万问,“在哪里,能看看吗?”
“唉,种了两百亩,全死了!”
为了保住吴书记的职务,丰林乡老百姓忍痛挖了两百亩花生地改种香蕉,结果这两百亩香蕉一株都没有成活,全死了。丰林乡不仅赔了即将成熟的花生,还每亩香蕉地赔了几百元种苗和化肥钱。
“赔钱事小,我们以后再挣,我们不服的是吴书记的官赔了,他降职成一般干部,现在调到别的乡去了。”铜锣爹叹气道:“现在乡里干部也不安心上班了,听说新的书记还不敢来,要等我们不告了再来。吴书记受那么大的冤枉,我们怎么能不告?”
小万在榕树下坐了会儿便去乡政府,乡丨党丨委和政府都在一个地方上班,吴书记以前的办公室也在那里。院子里果然很安静,只有两个年轻女孩守电话,其他说是都在区里开会,再问别的,她们就都回答不知道了。
走的时候小万去香蕉地里看了看,白花花的地里趴着一片香蕉苗,苗黄里乏黑,都死了。铜锣爹说他们这两天就要来挖,好翻种别的作物。
小万每年都跟不同的领导在一个著名的小岛慰问驻地官兵,领导每年去都要种一棵树留念,这棵树被挂上小牌,牌上写着领导的名字,供后来的人瞻仰,但小万年年去看,树永远是老样子,总也不长大,他觉得奇怪,便去问岛上的老兵,老兵悄悄告诉他:每年这时候他们都要把树重新种一遍,因为领导亲手种的那棵早死了。小岛是典型的高盐土壤,种一颗白菜就能上新闻联播,领导种的大都是珍贵树种,没种时是活的,种下就是死的。他们补种一遍,挂上领导的牌子,应付完春节前后的慰问就行了。
种什么不种什么人犟不过地。小万来之前看到一份市政府写的材料,材料说全市下达的三万亩香蕉任务只完成了两万亩,这两万亩有三分之二长势不好,有的全部种植失败。然而法不责众,蓝岛再没有人因香蕉种植受处分。丰林乡农民口口声声说不服看来确有道理。
小万走的时候还是那三个人送,小万问铜锣爹:“你们还去北京告状吗?”
铜锣爹摇头直笑:“不去不去,哈哈,那是骗你们的!去北京有什么用,半道上乡里就会来人把我们拉回来。告状信往北京寄都没用,也是要转回来的,我们才不那么蠢!”
“铜锣爹,你真不是一般人!”小万也笑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来到岔路口,只见一个年轻女子早等在那里,是吴小妹。小妹开始只知道来了记者,为了避嫌就没有出来,后来她知道来的记者是小万,就赶紧收拾一下等在这里,她说妈身体不要紧了,叫她跟小万摩托车回去。
小万摩托车后面带着小妹,前面踏脚处放了一袋花生,这是铜锣爹硬塞上来的。花生不值几个钱,但是小万觉得这趟收获很大。
日期:2011-04-16 19:00:46
47
易喧喧果然去播新闻了,她没有像大家断言的洋相百出,生硬是生硬,但每天三十分钟的新闻也应付下来了。和其他播音员一样,开始看着浑身毛病,看来看去看顺了就好了,不是她有什么改变,是你天天看习惯了。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宣部主任说,平时看易喧喧的脸赏心悦目,一看电视他心里就闹得慌,恨不得伸手进去把易喧喧的脸像揉面粉一样使劲揉,非揉熟了,筋道了才撒手。
《蓝岛看海》没了主持人,主任也不想用新的了,原先的新闻播音员正式请了产假,易喧喧名正言顺补充进去,肯定不会回来了,主任索性以此作借口把主持人省了,省了主持人要省很多事情,不需要进演播室,不考虑拉主持人赞助服装,不用额外串片,不用雇人搬背景板,还省不少钱。主任对小夏说,早知道能这样就不会要易喧喧了,不要易喧喧,也没有后来这些事了。
小夏却表示无所谓,他已经很久不看电视了,每天深居简出,要么在外面学车,要么躲在家里写稿,如果不开会,台里已经很难见到他了,小夏就这样由一个冲锋陷阵的干将突然变成边缘人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