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第40节

作者: 明朗之阳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14 15:06:37

  作者:136364792 回复日期:2011-01-14 12:59:55 
  马上期末考了,可是一点紧张感都没有,觉得太放松也不好呀,没压力,动力也不强了
  ===================================
  没有压力,的确就会没有学习的动力。

  我想,造成这种没有学习动力的原因,很可能是自己没有一个志向所致吧。
  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如果没有一个志向,时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浑浑噩噩中过去了,等你上了点年纪,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那时后悔就晚了。
  我在前面发的一篇文章,其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就是说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至于事业无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又应该做什么?而是面对各种爱好及外物诱惑时,自己一昧地妥协,沉迷于其中,得过且过,结果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落了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局。

  所以,我们要想使自己将来不后悔,就必须在现在就选择好自己的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应该静下心来,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才行,只有这样,才知道人生的路要如何走,才能摆正爱好与事业的主次关系。对个人爱好不能任其发展,而要加以引导,使之有益于自己的事业,如果爱好已经影响到事业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停止,否则长此以往,必将消磨奋斗的意志,致使事业荒废。古人所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实在很有道理。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才不会被前方种种诱惑所迷失方向。
  如果你觉得我是在讲大道理,不现实的话,我也可以谈谈我的真实体会。
  假如年轻时不抓紧时间努力,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的话,以后一定会后悔的。我现在就后悔以前没有抓紧时间学习了,现在上了点年纪,很想为王阳明先生写一部有点意思的传记,但现在成了家,有了孩子,诸多事务缠身,家庭中、社会上、事业中的重担一齐压上身上,真的是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回想起以前尚年少时,一心沉迷于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中,就一直后悔白白浪费了无比富贵的青春,要是当年少打一点游戏,多打一点坐;少看一点电视,多看一点书,现在就不至于这么吃力了。
  但是,我也知道,光是后悔是没有用的!所以现在我只有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当年的虚度年华了,恨不能一天当作两天来用。
  所以,希望现在十多二十岁的兄弟朋友们,如果还感觉无所事事、没什么压力的话,一定要及早立志了!要静下心来,与内在的自己做一个真心的对话:将来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现在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早在数百年前,岳飞就大声疾呼:“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其感叹、恳切之情,几乎要裂纸而出。
  总之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共勉!
日期:2011-01-14 16:15:19

  作者:修心老道 回复日期:2011-01-13 10:05:49 
  学着学着,不想学了,学习有伤天性
  ====================================
  不知修心老道兄弟指的这个天性是什么?我想,指的是不是少年人爱嬉戏玩耍而讨厌约束的天性?
  当然,作为少年人来说,没有哪一个是不喜欢嬉戏玩耍而讨厌约束的,王阳明先生早在五百年前就已经指出了,“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一般而言,少年儿童的性情是爱嬉戏玩耍而讨厌约束,犹如草木刚萌芽,让它舒畅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以至枝繁叶茂;若对其摧残压抑,它们只会衰弱枯竭。今天,对少年儿童实施教育,千万要使他们欢欣鼓舞,内心愉悦,他们的进步自不会停止。
  所以阳明先生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提倡寓教于乐,他对学生讲学的间隙,通常都是诵诗唱歌,投壶射箭,晚上由于人太多了,没地方睡,便轮着睡,还没轮到睡的人便搞卡拉OK通宵达旦。
  阳明先生善于搞娱乐也是有渊源的。他在龙场当招待所所长时,随从们由于水土不服,都病倒了,他不仅要砍柴烧水煮饭做菜,还给随从们咏唱诗歌,但大家对这种高雅的东西不感兴趣,便又为他们吟着家乡的小曲,杂以诙谐好笑的内容,小品、相声一起上了,通俗易懂,他们这才愉悦起来,忘记了为疾病和身处荒僻之地所带来的患难。
  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阳明先生居然都能把随从们逗得发笑,可见其搞笑功力非比寻常,也由此可见阳明先生的心学是强调心灵的活泼自由的,学习心学有违天性好象是不太靠谱。

  如果一味强调要顺从嬉戏玩耍的天性,现在不下功夫学习知识,不去努力完善自己的吃苦、耐心、专注等优秀品质,将来很可能就会后悔的。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象苦行僧那样,一门心思地去学,什么都不管了,也不玩了,学成一个书呆子。而是要带着一种喜乐爱好的心去学,你玩乐时是什么样的心态,如果能把这种心态渐渐地移用在学习上,那么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增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