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29节作者:
推山入海 铲子眼看着年关将至,草帽却没了消息,回头跟别的玩家说了,人家正好有出钱的合伙人做后盾,明白铲子的担忧,许下五万元的好处。铲子带那人去了,二十万买成。铲子按事先的承诺得到五万,那是很高兴,这完全是卖信息,空手套白狼,倒也合理。铲子经济实力不济,得了小利,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二十万的现款不是每一个干古玩的拿得出的。
黄花梨大件很抢手,椅子买回去,没几天已经转手,一百三十万成交,三两天就是百十万的利润。草帽白白的把大笔的利润拱手让人,我听了都很痛心,毕竟到了2009年上,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二十几万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凑齐,博一下。没过多久,拍卖行传来消息,黄花梨家具的拍卖价超过了三千万!
草帽铲货近二十年,不知手里流走多少好东西,他的经历太丰厚,可惜本人不识几个大字,难以讲述,那些传奇和内幕就是几部书都写不完。我跟他的交往的过程,就能写两部说,我们曾经一起下乡,相互配合,曾经去北京郊区淘货,经历传奇,朋友们有一天会看到发生了的奇奇怪怪的故事。德州附近发生的另一件事,有些代表性,讲出来,朋友们一定有兴趣。
那件事很无奈,而结局又是意料不到的。仍旧是草帽撮合的,购买人却不是我。那件精美的明代官员画像册,农家终于卖到期待的价钱,近一百万元。草帽找来有实力的买家,人家给他的提成,并没按10%行规,而是少了许多。草帽很现实,白得钱的事,哪怕不太多,他照样满意的。
草帽肚子里没墨水,对书和画都是短板。可是铲子很早就告诉过他信息,某农户家有一个明代官员画像,想出手,一直以来,却没上心。
那件东西,是文丨革丨时期户主的老子在大队当干部,讹别人家的。那个画册分上下两部分,老爷子死后,把大多数抢劫来的古董给了在德州工作的老三。而老大和老二分别得到半部画像册。我们要去的是老二家,这小子做生意亏了本,要账的整天堵家门,所以急着把画像册出手。
日期:2012-05-04 17:06:54
早在十年前的时候,他就动了出卖画像册的心思,可惜没找到可心的买家。据铲子说,那时候农家还没太当宝贝,五千块就能买到手。他在乡里铲货,农户想卖掉,却找不到主,要的价格他买不了,他受户主所托,曾轻易的把画册拿到德州古玩城,却没找到买家。农家能让他凭空拿走,当然价钱差不多是能买到手的。这一回是铲子旧事重提,说农户急需用钱,要价三万元。
明代的画册,这个价绝对不贵。因为在网上,一本晚清的马画册刚刚以五万元的价格成交。而明代的人物画像,无论从年份和绘画艺术来说,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所以,我听说后,马上做了买的决定。约草帽一起出发,专程去农户家商量此事。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却非常复杂,其中又牵扯错综复杂的关系,铲子又拉上一个农户的同学说情,而其中又有不合规矩的地方,有负于农户的同学,总之变得异常曲折。
巧合的是,我们在村子里等老二的时候,意外碰到老大女人,向她打听情况时,才知道,她正是我们需要找的第二户人家。多么巧合,而且迹象很好,看来一切事都变得顺理成章,我以为淘宝一定会成功的。
将近中午时分,老二被找回家,我们躲过成群的狗,进到他家黑暗的屋子里,看到了货物。那是一本尺幅不小的画册,精致绢裱,装裱精彩,一看就是上档次的货。画册名称是“大明功臣遗像图”,虽说跟我想象中的大明功臣画像图不同,还增添了不少肃杀之气,让人不畅快。可各大臣的遗像绘画相当精彩,不仅设色清新,还带描金,胡子头发都是小笔细描的,尺幅足有一平尺之多,上部共十六幅画像,一面画,一面蝇头小楷,详细介绍大臣的生平业绩,东西罕见,弥足珍贵。我看好了,三万块觉对不用还价的。
大家坐下来,开始谈价钱了。农户做生意亏本后,在一个大院里养狗,所以凶猛的狗群在门外来来去去,制造噪音。我心里虽然不舒服,却尽力排除影响。等农户一开口,我立刻明白遇到了刁民。画册的价钱不是铲子所谓的三万元,而是每页三万元,他们搞错了,人家指望着就此发财,摆脱困境呢。我对前景过于乐观,高兴太早。事实是残酷的,没有实力,只能灰溜溜走人。上半部十六个人物,仅画面就接近五十万元,加上下半部近一百万元,就是砸锅卖铁,把骨头卖掉,我也凑不齐。
东西确实不错,我见到了,没买成,却没有遗憾。
看画归来,已是中午,找了一家小饭店,吃了饭,重新把事情商议一番,想通过努力,争取一下,却最终失败了。那小子确实太刁,主意拿定,死活没有余地。直到后来,草帽带了个外地买家,花了大价钱,才买走。一场拖拉了十几年的生意,终于画上了句号,乡间又少了一次机会。
买货人没给太多好处,草帽也不抱怨,我很不理解。
“信息又不是咱一个人知道,让别人领了买去,咱一分钱都捞不着。如今人家给多少,都是白赚的,帮人家买东西,人家念咱的好,以后还能打交道。”草帽如是说,倒也有些歪理。
草帽的生意经很朴实,也很实用,所以一样的货物,在他手里好出手;他做得比较得心应手,也跟此不无关系。饭后,我们没有马上回来,草帽想起另外一件就近的东西——我正产生了兴趣的明代假山。
据草帽说,那件假山,他早年就看到过,给价八百元,户主非要一千块,所以没买成。不过,那件东西真不错。假山就在邻村,并不绕远。那地方距离德州市不远,出过不少好东西。前面刚说过的《明代大臣遗像图》,是难道一见的好物,而此件假山满身孔洞,也不错。
日期:2012-05-07 10:10:13
假山个头很大,曾经是带盆座的,可惜年代久远,盆子失落到另一个农户家,农户喂牲口,就是不松口卖。
大家问了,那么个破农村,咋出那么多好东西呢?确实,这里的好东西多着呢,黄花梨等等上档次的东西多次出过,原因并不奇怪。有一个明代有名的阁老,老家就在这里,这些好东西几乎无一例外的出在他家。想一想,有实力的明代大官宦不会有好东西遗存吗?
是不凑巧,有假山的农户铁将军把门,无法看到货物。
“东西就在他家大门后边,你爬墙头,到南房顶上准能看到。”
草帽帮忙,我爬上高高的墙头,果然见到了一堆大石头,孔洞森然,虽然看不清楚,却是有意思的玩意。它出处有根基,草帽又见过实物,通过他的描绘,能了解大概,便同意让他购买。东西买回来,果然是大物件,遍身空洞,非常罕见。造型如一个大蘑菇,石头很古怪,类似各种石头连接起来的杂合物,高度一米一以上,冠部直径也有一米,因为遍身洞眼,却不很重。虽说实质非纯净的太湖整石,但在明代,能有如此大个的充满洞眼的天然假山,已经非常难得,即便今天,也是少见的东西,难怪阁老会摆在家里,视为珍物。
点评:草帽的经历是独特的,他的做法在德州古玩行独一无二。他见多识广,信息广泛,买过太多的好货,也卖过太多的好货,虽然他没把利润赚足,却也靠勤劳捡到不少便宜,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他没知识没文化,却照样可以在古玩行里吃得开。他不懂机巧,却踏踏实实,走出了另一个成功的典型,同样值得借鉴。
偶然淘到宋版书,方老板崛起
方老板瘦骨嶙峋,架一副黑框眼镜,显得跟大学教授差不多,他是专营古书的古玩商。入行以前,在县城里做点小生意,帮人家写写店名,做点小广告,赚不几个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他是爱书人,闲暇了爱到当地小古玩街转转,买点古书,一来是爱好,二者能倒手赚点小钱贴补家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