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5节作者:
东野牧臣 自从有了人类和资源,就有了争夺。于是能力这个词语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化不断进化。由会做人的,到会做事的,到会思考的。一个好朋友说过一句话,道易而补之,得天之助。简单来说就是,当社会的规则发生变化的时候,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可以填补社会发展的空隙就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封建时代讲究礼仪,那么厚黑的技巧就是天眷的能力。到了改革开放,一切新事物纷纷涌向中国,整个中国就像是一块处丨女丨地等待着开发。这个时候,魄力胜过了一切。也就越过了其他因素而跃居能力的第一把交椅。
如今的时代又在变化,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未来的方向没人可以看得懂,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让信息变得至关重要,而处理信息的手段思维力超过了一切力量。这时已经不同于古代,即使一省督抚就是不识字都可以干的很好,顶多拉一批师爷帮着忙乎,所以皇帝更看重为人。在这样的时代,可以说处处是人才,也可以说处处无人才。几乎所有人千篇一律的分解着各种因素,几乎所有人模式化的处理着各种信息。
二战之前社会的大工业发展对于秩序的渴望超过了创新力量,所以那时候的德国经过一战的失败百废待兴可以几年之内成为工业强国。而现在也只有美国拥有着最为完全的没有任何衰减趋势的创新能力。只有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和研发才能保证未来的各大企业在竞争中不至于被淘汰,所以未来是属于思考力的年代。只是这样的思考力很多时候不同于纯粹的技术或者人品可以在一瞬间确定出来,更何况思考力的发展本身也太过于虚幻,人们难以确定自己的思考力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也就为思考力的发展带来了困境
文化的快速发展对于思考力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智慧书》中说,现在创造一个贤人比创造古希腊七贤都困难。如今的时代不仅仅是科学和经济的分工越来越明确,就是思考力,也没有人有能力覆盖几个领域了,至于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的全才几乎成为不可能。
一个人即使只是贯通一个领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仍然像古人那样博览群书来使自己超凡入圣无异于自取灭亡。即使是乐佳创造的色彩心理学如果深入进去都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出的来。
巴菲特找接班人的时候有三点要求。一,稳定的情绪。二,思考独立。三,对于机构和人心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好像是这三条的。至于思考独立对于生活在今后的世界上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已经不能说,因为我努力,我就会得到回报。在无数的信息中我们需要看到有用的因素。
日期:2011-07-20 13:48:04
《口罩男在折射中国》
我曾因为延续不断的数千年历史而骄傲,曾因为诸子百家的争鸣而自豪,曾因为拥有着同孔子,老子,王阳明这些思想家一样的血脉而庆幸。可是今天的我实在无法相信,我们伟大的民族竟然容不下一个思考者。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在偶然的机会下知道了口罩男王晓杰的事。北师大号称名校,竟然已经故步自封到了这样的地步。北师大在我心中一直是少数几个学术开放的学府,可是当一个用九年时间潜心研究心理学的人站在那样神圣的地方之时,竟然被被忽略、被藐视,这是多么讽刺啊。
当年的陈景润是多么的幸运啊,他遇到的是华罗庚,如果换作是现在北师大的教授,那么内向的陈景润是不是应该永远脱离数学的世界拿起锄头了此一生。如果那样的话,今天我们中国人还有什么资格谈论哥德巴赫猜想这顶数学的王冠。
一个民族能够繁衍至今靠的不是那些傲慢的官僚,也不是冷漠的旁观者,更不是什么都不懂却胡言乱语的白痴。靠的是真正的思考者,他们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只有他们才是整个国家的构建者,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都不过是一群披着兽皮的野蛮人。美国人将独立宣言看的至高无上,法国人建立了先贤祠来保存整个民族的良心。
他们在黑夜中默默思考,他们在贫穷中独自坚守,他们在别人的嘲笑中消耗着自己的青春。他们为了真理和民族付出一切,所希望的不过是自己的成果可以转化为力量。这是多么悲痛的一群人啊。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伟大啊。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却要承受着生活在文明时代的人们的嘲讽。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却要忍受着傲慢的偏见。
我一度以为,我已经处于文明时代,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我们可以为了真理和民族而战。可是今天的一切让我有了一种错觉。执掌话语权的人拿无知当睿智,底层人们的思考被当成痴心妄想。是不是说只有出身高贵的人才有资格研究学问,如果那样的话,高楼林立的大学岂不是摆设。是不是说只有拥有权威的人说的话才是真理,如果那样的话以人为本的理念岂不是一句谎言。
我真的不敢相信整个心里学院,这个研究心理学的地方竟然如此的不得人心。这个据说中国心理学界的泰斗竟然没有迎战一个普通人的勇气,又或者可以说这个心理学界的领袖竟然没有包容一个不同思想的魄力。
其实我很想对王晓杰说一句当年曹刿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还是不要和他们谈了,他们可以谈钱谈酒谈女人,却惟独谈不了学问。多少年了,每当我看到某些理论的后面跟着的是一个西方的名字的时候,心中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每当我看到一本好书只不过是我们专家的翻译作品之时总有一种揪心之痛。
是什么使得我们这个悠悠千年,人口十二亿的民族在科学和思考的领域如此单薄。是什么使得我们的骄傲被埋藏在毒奶粉、高房价中。是什么使得钱学森这个科学巨匠在快死的时候还在想着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导师们已经听不下异样的声音的时候,当一个民族优秀的学子们不懂得理性的思考,反而因为学历而自以为是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大众不再敬仰专心思考的人反而投去鄙夷的目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探索原因吗?
也许我们的快乐只能停留在《2012》电影中那个虚构的方舟。也许我们的幸福只能是一种对于后世子孙的掠夺。也许我们的自信只能来于对于其他人的嘲讽和打击。多么可悲的社会啊。
忽然想起龚自珍的一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上天确实在为这个曾经伟大而今落寞的民族不拘一格的降下人才,可惜我们的文化却容不下。。。。
日期:2011-07-23 22:32:41
《虚实世界》
阴阳的理论真是太博大了,无论从哪个点开始都有无穷变化。仅仅是一个任意的线条都不知道可以延伸到哪里。谁说我们国家文化没有成就,只是都被掩盖了而已。一副太极图,足以傲视千古。即使没有西方的精确,却也不失模糊之美,只是可惜的是,那么美丽的东西,却不知道要从哪里获取,悲哀啊,悲哀。先人千载智慧,如今只做外人衬托。即使家中子弟,都不知其为几何?
刚看了非诚勿扰,有一个漫画哥很是有趣,就像以前的那个智慧哥看了那么多书,却是如此另类。也想过为什么,也想过这样的悲剧能不能少一些。等想了很一会,把自己累得差不多之后,也只能一笑了之。人自身的力量实在是太过脆弱。脆弱到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战胜上天,却又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
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现实的世界和虚幻的世界。现实世界的主体是客观环境,而我们自身只能屈居客体地位。而在虚幻世界里却刚好相反,万物都是客体而只有我们自己才是主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