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冰用她那字正腔圆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声音念着,冀梁烦乱地只听到了:32床,张天柱,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原定今日上午8点半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因准备原因暂停……
为什么?冀梁不解,张天柱是郊区一个农民,住院十几天了,请完内科会诊请外科请完放射请麻丨醉丨会诊,病人家属叩头作揖感恩戴德,好不容易排到今天手术,怎么忽然又取消了?准备原因?谁准备?自己把所有能想到的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还有什么要准备的?是手术没准备好还是什么?
他忽然明白为什么今天反常的御驾亲征兴师动众了,原来是这个单间……
日期:2009-02-09 22:24:12
32续
黄开和一行从神经外科12号单间病房出来后便直接上手术室了。
在随同黄开和上手术室前,袁家便告诉侯赛让他和科护士长在病房陪伴接待家属,并告诉万相龙、胡斌和刘涛随着手术室接病人的平车一起上去。因为刘涛是病人的管床大夫,病人的详细情况他最清楚;胡斌是住院总,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医疗事宜。
手术室来接病人的是朱虹和唐敏,她们也是临时被委以重任的。因为是特殊病人,主任特别委派了两个年资高的“老”护士。
看着躺在平车上脸膛黧黑、呆滞的目光中透出局促不安的老年病人,听着的万相龙、胡斌、刘涛三个你一言我一语对病人的轮番安慰宽心,朱虹感到有点吃惊和好笑,每日和神外大夫眼耳厮磨,看惯了他们的居高临下趾高气扬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还真没有见过他们对一个粗俗干瘦其貌不扬的农村老头如此毕恭毕敬低声下气视同父母的。记得胡斌父亲上次骨折,被急诊到手术室后老头痛的嗷嗷叫,胡斌到手术室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叫,叫什么?谁让你没事天天往外跑?
朱虹平静地地看着,心里想,医学解剖书得改了,上面说的人脊柱的弯曲旋转度太不对了,你说他们的脊柱的活动度是多少?不过也真是的,不就一个省长舅舅,至于吗?省长离提拔你们还远着呢?再说还不知道是不是亲的呢……
黄开和正带领院部和相关中层科室主任在手术室中央大厅里的贵宾室中间沙发上坐着听取各个科室汇报准备情况,他一边把烟灰轻轻弹到烟灰缸里,一面直盯着每一个汇报者,又时而若有所思。他知道如果单论一个普通的良性脑膜瘤,根本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的,更不用自己挖空心思逐一审视的。患者是赵省长的舅舅这层特殊关系,决定了这次手术的成败,关照的好坏除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外,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他的未来,这种看见、看不见的微妙使他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患者住院前他已经交待财务处长让住院部免收应交的一万元住院押金,所有住院费用包括用膳都由院长基金支出。当然,他也不能浪费基金,连科室医护人员会不会趁机揩油,在习惯多收多记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他都想到了,特地让医务处长告诉袁家绶所有支出先由神外科垫付,年底医院再想法。这一步棋先把他们吊住了,先从他们身上割肉他们不会不心疼。
他知道尽管科室表面上发点牢骚最后同意了,但他们心里肯定老大不乐意,现在实行科室核算,所有的开支由科室平衡,多收多得,少收不得,而且医院今年定的收入目标是8个亿,任务都不公开地下到各个科室了。哪个科室不像财主一样抠门?
他倒不是存心要吃大户,从富得流精的神外揩点什么,其实只不过是借尸还魂假道伐虢罢了,或者说也是打草惊蛇,投石问路。刚到这个医院他没少受窝囊气,这个医院多少年来的专家治院权威至上的风气他早想杀一杀了,多少年来每个科室都自成体系,有自己的教研室自己的实验室甚至于自己的实验楼,有自己的B超自己的监护仪等等各种辅助设备,太资源浪费了。更不能让人容忍的还有自己的自然运行机制自己的专业发展惯性,快两年没有院长却还能自然运行?太奇怪了。没有院长那还叫什么医院?那叫什么管理?而且专家委员会比院长还横还受人尊敬,他们不通过的事情院长都不敢拍板。这都是这些缺乏管理水平的那些书呆子院长们惯出来的毛病。他的第一步已经坐稳了,去年医院收入6.5亿,创了省里医疗行业的老大,今年再创8个亿,有钱就底气硬,就是政绩,上面就好说话。第二步就是要在医院四面开花,按照自己的管理理念走了。
他总是记得国外一个名人说的那句话,一个伟大人物不同于普通人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捉住每一个迎面而来的机遇,或者说不错过每一个上帝给予自己的机会。
这次赵省长的舅舅住院也应该是一个上帝赐予的绝好机遇,
所以他这次特别慎重,几次听取病情汇报,时刻关注准备情况,而且更怕的是这些专家学者大夫护士们的麻痹大意,因为这种病这种手术对一个全国都有名气的科室大夫是太平常不过了,如果不是这样一个特殊病人,恐怕手术就交给一个小主治大夫去做了。他最明白有多少成功都是让麻痹给弄失败的。所以他倍加小心,为了不至于让各科室手术中分散精力,影响手术。他让神外和手术室麻丨醉丨科把神外的其他可停的手术都停了,以便全力以赴。
另外,考虑到患者有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还考虑到手术的复杂多变,他担心袁家绶他们是否能顶得住,没有比他自己更知道热衷于权力的人的专业无望和软肋了。正是为了预防万一,又是为了敲山震虎,他让医务处邀请退位的神外权威单家齐、麻丨醉丨科连克林和心脏科王铎教授,让他们手术当日到手术室坐镇指挥,并奉送以每人500元的辛苦费,到时医院会派专车接送他们。
没想到三个老家伙一听说是省长的亲戚,又看了病历摘要听了病情介绍,便不仅拒绝了500元的红包,也婉拒了现场坐镇的邀请,连克林和王铎说因为手术当日正好是他们的专家门诊,他们恕不奉陪,因为根据病人手术大小和病情,以医院的水平还不至于到这么个病人都需要他们这些老朽亲自坐镇的地步,而且这样也不利于培养年轻人。当然他们还是负责任地最后说,不过如果病人手术中出现什么问题马上电话打门诊,他们一定会最快到达现场的。
最让医务处下不了台的是单家齐,他满面笑容的迎接着他们,但看了病历摘要后脸色就变了,一句话把这些人的脸撅成了八达岭长城,说,业务处理不了的话应该科里来找我,应该一级一级大夫上找,而不是行政越级代庖。然后又补充道,当然如果是急诊,无论谁通知,无论有无通知,只要知道了我会第一时间赶到的现场的。再说省长的舅舅就要坐镇,那普通病人呢?老院长建院时候立的院训之一可就是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救治。而且最重要最关键的不是谁的舅舅不舅舅,而是是否需要坐镇?医务处是干什么的,就是监管协调执行医疗规矩的,你们怎么能先破坏医院规矩呢。
这字字铿锵入木三分又毫不情面的话直呛得医务处几个年轻人在心里骂娘,但在这座巨大的医院里面,他们几个无一技之长的小萝卜头早已习惯了对头头脑脑们表面笑容可掬心里骂娘,所以还是陪着笑脸出来了。当然这小报告和御状还是要做的,也当然添油加醋捕风捉影更是小菜一碟。
黄开和听到医务处长的汇报后,当时肺里就像有颗原子丨弹丨,香烟屁股烧着了他的食指他才没有把把核按钮按下去。
他习惯了在胸科医院的颐指气使一言九鼎,没想到在这里还真有人不拿院长当干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