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还能补回来吗》
第14节

作者: 谢声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方芳每天早出晚归,同社员一起劳动。割稻、脱谷、采绿肥、清粪坑、挖沟修渠、犁田插秧………。样样都干!劳动锻炼过的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但就怕水蚂蝗。山坑田里的蚂蝗,几毫米粗,五、六厘米长,又多又狠,听到水响,一屈一伸的就游过来了,这软绵绵的吸血虫一叮上你的皮肉就懒着不走了,你用手越想拔掉它就叮得越紧,一会就把你叮的似针剌一样又痛又痒,被它吸得血淋淋的流出来了,伤口感染了还会发炎化脓,令人生畏讨厌极了!或许是外来的方芳皮肉白嫩有香味,还是吸惯了当地农民的血不新鲜,这些讨厌的家伙专找方芳围赶,她每次下田就像抢着吃唐僧肉一样,被几条上十条水蚂蝗叮上,两脚被咬的鲜血淋淋。方芳起初看见蚂蝗游过来就走,走起来把水弄响了,追赶过来的蚂蝗反而更多,把你围在田里团团转,最终还是‘引蝗上身’,除非你上田不干活,在田里就只能就地与它斗。

  大妈告诉方芳,下田前手脚先擦一层肥皂水,蚂蝗不会轻易叮上你;如果被叮上了,吐一把口沫把它抹掉,蚂蝗吸血口遇到粘滑的口液容易脱下来,这叫以柔克柔。大妈还带姐妹下田挡驾保护,采取‘调虎离山’计,拍响水声把蚂蝗引走。久而久之,不知道是这些办法起了作用,还是方芳的手脚变得皮厚肉粗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她不再害怕蚂蝗围攻了!

  方芳同社员一起干活,还有一道关口很难跨过。开镰割稻,每人七、八行,左右能手超前割完,如果你还剩有,左右手只好包抄回头帮你割,即使让你二、三行,不熟练照样被包抄,虽然大家体谅你,没有取笑你的意思,但你自感尴尬,你想拼命追赶,毕竟技不如人,只好老实接受帮助!到了插秧时节,被人包抄围困在中央,你就出不来了,这时四周已经插上秧,你出来必然踩着秧苗,只好步步退着走,退一步扶一把踩歪了的秧苗,外围的人就看着笑你取乐,小伙子与姑娘们最喜欢用来戏弄刚过门媳妇或懒惰的‘公子哥’。方芳开始不知道,爱闹爱逗的小伙子也想包围她,大妈发现了他们的‘阴谋’,立即交代二位插秧女高手,一左一右挟带方芳同行,名义上每人插秧七.八行,实际上不是左边抢过二.三行,就是右边占去三.四行,保持方芳一同前进,保证三人不被大包围,大妈说是‘协同作战,并肩前进,不被包围’。小伙子看见无机可乘,只好另找对象了!

  日期:2010-02-18 13:47:05
  ——22——
  南国春来早,人勤春更浓。当北方还未插秧的时候,石门岭下的稻田已经返青分莳,绿油油的一片。正当需要灌水追肥的时候,石门岭后的渠道突然断水了。管水员海英急得直跺脚,嚷嚷着跑回来找王敢队长:“真是急死人,王兰把水卡断了!”
  老队长忙问:“管水站杨师傅怎讲?”
  海英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昨天还有水,今天就断了,肯定是石山队把水截走了。”还自言自语地骂:“嫁了婆家忘娘家,有了老公忘爹妈,王兰不是人。”
  老队长知道王兰不是那种人,石山生产队长挑她当管水员,正是因为她是二个队的人,为人办事公道,不会闹矛盾。他思量着情况可能有变化!决意自已走一趟,一边招呼海英回田巡水,一边操起一把锄头沿着水渠往前走。蜿蜓曲折的渠道傍山绕行,一直延伸到石门岭前的羊石隧洞。老队长望着岭下正在等水待灌的禾田,心里着实有点焦急。他健步来到羊石洞口,看见仍然有小股水流出来,水声中隐约夹有叮咚的响声,好像洞子里有人,他放声呼喊:“有人吗?”

  “是王队长吗?”
  老队长听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回音,连忙问:“杨师傅,出了什么事?”一边说,一边下渠进了洞,只见一堆堆乱石堵塞了水道,杨金师傅正站在没膝的水里,吃力地搬动着一块块大石头,泥水掺汗水把全身浇的透湿,不知道已经干多久了,石堆被搬开了一个通道,壅挡住的水开始涌向下游。
  杨师傅看见王队长走进来,内疚地说:“洞顶掉块把水堵住了。”
  老队长看他累成这个样子,忙拉他停下歇一歇,擦把汗,抽支纸烟,自已接手干,还关切地问:“王兰来过没有?”
  “叫她关闸调水去了。”杨师傅回答着又动手同队长干起来。
  老队长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心疼地说:“也不捎个声,叫人来一起干。”

  “这活不重,我能干。”杨师傅又使劲地搬开一块大石头。
  他们边说边干,近中午时分,崩塌下来的大石块搬开了,被挡住的水流,好像很懂得庄稼人的心意,又急急忙忙地沿着纵横交错的渠道网,流进田洋滋润着千丛万棵禾苗。
  老队长与杨师傅出洞登上石门岭,望着岭下四周的水乡景色,劳累的身躯顿感轻松,但心头依然焦虑。因为没有衬砌的洞顶掉块,预兆着随时可能发生大的塌方。“怎么办?”老队长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询问杨师傅,他沉思的眼光正望着杨师傅。
  杨师傅深知这里用水的艰难,尤其遇到旱年,田里是一刻也离不开水啊!他思索了一会,问老队长:“听说工作队方大姐是学水利的,能不能请她来一起商量?”
  “行。先讲一下你的想法。”老队长亲切地说。
  “我想边放水边除险加固,不知道行不行?”杨师傅亮出了他的想法。
  老队长知道杨师傅是个稳当人,遇事不轻易开口,他管过施工,洞子的脾气他熟,只要谋划得好,能闯出一条路来。队长信赖地拍着杨师傅宽厚结实的肩膀说:“我立刻回去会报。”

  四清工作队长主持召开了二个队干部和管水站人员会议,讨论不停水抢修加固洞子方案,有人说这是冒险事,等停水再搞比较保险。说实在话,在脚下有没膝水深,头顶有塌方的洞子里施工,肯定有风险,担心是有理由的。但老队长 说:“坐等塌方发生,是把农业命脉去冒险;排除险情保生产,才是最大的保险。”方案最后得到分团支持,指定方芳负责现场管理与技术指导,由二个队的党团员和民兵骨干组成一支突击队,由杨金师傅带领施工。

  施工开始,首先砍毛竹扎成几个竹筏,顺水放筏进洞就位固定,人站在筏上抡锤打钎,把松动的石块撬掉。洞子里很快响起了打钎撬石的叮铛声,这是激励人们去参加战斗的召唤声!王兰和海英本是后勤人员,吵着也要进洞去试试,方芳磨不过她们,就让她俩先站在筏上‘练胆’。干这活确实不比一般,二人一组,一人扶钢钎,一人抡锤打,仰面朝洞顶操作,虽说载有安全帽和护眼镜,但震落的石渣子仍飞溅一身一脸,瞄不准还会脱手伤人。王兰扶钎不正,被锤砸破了手指,方芳忙对王兰说:“我的好班长,这不同于推车运土,不要逞强了。”

  要强的王兰说:“都一样,男人能干的活,我们也能干。”海英也附和着。方芳只好叫杨师傅管住她俩,自已也当起兼职安全检查员,每移动一次作业面,她与杨师傅都先进去检查,再安排班组作业。终于把工作面抢凿出来,创造了立模加固的条件。
  立模衬砌是一件吃技术的巧活,也是加固洞子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杨师傅带领各班组先在洞外练兵,方芳现场讲授技术要领,要求做到‘立模要稳,尺寸要准,封顶要实,质量要好’。正式衬砌开始,杨师傅第一个操起灰刀锤子与老泥匠砌了第一圈拱顶,各班组接着轮班衬砌,虽然不老练但很认真,经杨师傅指点和方芳检查纠正,也合乎要求。于是洞顶塌方段一圈接一圈衬护起来了,石门岭下的渠水安全地穿过羊石洞,欢快地流进了田洋的四面八方。

  恢复正常供水那天,二个队照章应当按田亩比例分水。王兰知道石门队受旱较重,经队长同意,主动加水给了石门队。海英不好意思地对她说:“兰姐,我错怪你了!”
  王兰狠狠地瞪她一眼,不依不饶地对她说:“再说我的坏话,就把你按在水里让你喝个够。”
  海英说:“你敢!叫你妈把你抓回来。”
  看着她俩斗嘴的方芳,笑着对海英说:“你也有出嫁的那一天!”
  “我都认错了,她还不饶人!‘
  说着三个女人开怀笑起来。这时候老队长走过来,方芳转话对队长说:“应当感谢杨师傅,不但管水管得好,而且带头完成了这次抢险加固任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