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讲的很难听,方芳又好气又难过。她知道强仔出身穷苦,父亲参加水库建设后留下当工人,因病去世后照顾他来顶班,他从小在村里游荡惯了,顶班后有了钱就去喝酒,当月的工资半个月就花的精光,一分钱也不寄回家,老母亲仍在农村里艰难地过日子。很多人规劝过他,但他酗酒成性,喝醉了就发酒疯,平时也是个火爆脾气,班长与工友都拿他没办法。二十五岁的大龄青年,还是光棍一条,瘦高的个子,好斗般的眼睛,那个姑娘见了都有点害怕,不愿意接近他。他唯一的优点就是舍得卖气力,讲义气,顺意时干起活来,许多小伙子都比不过他,没人想干的重活、脏活,他毫不犹豫的去干。面对这样一位年轻工人,方芳自感无从下手,讲轻了他不听,说重了就会蹦。是机遇帮助了她。
这天上午,强仔接到家里的电报,说他妈妈病了,要他立刻赶回去;强仔拿着电报来找科长,自己不知所措,身上没有分文,又不懂得怎么给妈妈治病,浪子第一次遇到了人生的难题!方芳请示朱老同意,立即调一辆工具车陪他赶回乡下,母亲正卧病在床,队里的赤脚医生说大妈已经病好几天了,公社卫生院医生来看过不见好。方芳当机立断将大妈接到局职工医院诊治,要强仔留在医院里照顾,每天还给大妈做点可口的菜汤送去。科内与维修班的同事都去医院探望与慰问,还赞助一些钱物帮助母子度过这次难关。李大妈病好出院后,暂时同儿子住在一起,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方芳又通过局里同意,让大妈在职工食堂当临时清洁工,母子的生活才暂时安定下来。
在这段时间里,方芳像当年参加四清工作队一样,经常与强仔他妈唠家常,一起为强仔操心;还当着强仔的面,称赞他劳动积极,干活卖力,强仔第一次感到有人尊重他,心里暖呼呼的,觉得方大姐是真心对他好。大妈担心儿子找不到对象,方芳留意为他拉线搭桥,有位管水员也是农村来的姑娘,愿意与他相好,条件是他要戒酒学好,强仔对天发誓不喝了。可是当酒友拿好酒来请他时,他闻到酒香就垂涎欲滴,禁得了一次、二次,禁不住三叫四请,于是又开戒痛饮了,醉了回家受妈妈责骂后又发誓,这样反复多次,当妈的气起来不想认这个儿子了,捡起衣物就要回去。方芳赶忙拦住她说:“大妈,强仔已经好多了。我问过医生,酒瘾重的人一时戒掉不容易,他知错并且喝酒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相信他会完全戒掉的。”方芳又劝强仔向妈妈认错,保证今后不再饮酒。强仔真的从此不喝酒,大家都说强仔变了。
这年18号强台风袭击本岛,调度室到总干渠首的电话线被刮断,电杆折倒,强仔自告奋勇,与班长一起顶风冒雨去抢修,他爬山过岭、挖洞立杆,上杆架线,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身水,把一根根电杆竖起来,把一条条话线接通,坚持一天一夜不休息,为恢复电话畅通立了功,受到局里的表扬。大妈看着笑了!
大妈身体已经康复,准备回村里去;临走前她对方芳说:“方科长,强仔就交给你了,你管他严一点,他听你的。”
方芳说:“大妈放心,阿强会好起来的。他是个有孝心的青年,你这次来,看他进步多大,我们还得感谢你啊!”
方芳与强仔一起,一直送大妈到车站搭车;路上方芳劝大妈病刚好,回去要多注意身体,不用太劳累,有空就来看看。大妈一再嘱咐强仔要听方科长的话,强仔连连点头。
强仔的转变使方芳在人们的心眼中又多了一份威望,她的工作顺手了许多。
日期:2010-03-10 13:49:26
——39——
方芳最操心的是怎么开展全科的业务工作。刚从五、七干校回来当主任工程师的熊富是她的老上级,当年在水利处总工室,方芳在她手下工作;后来在海明工程质量检查科,熊工是科长,方芳是科内秘书,当熊工的助手;这次熊工虽说主管全科技术工作,但行政管理上仍在方芳的领导之下,这使方芳感到有点犯“难”。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熊工对方芳当科长,不但不难为情,反而为之高兴,觉得她当科长,有自己培养的一份功劳。他认为方芳虚心好学,工作细致,待人和蔼,善解人意,与她一起工作心情舒畅,没有什么顾虑,何况方芳依然尊称他为老师,在业务技术上处处尊重他,请他出主意,当参谋。当然方芳也知道,熊工是一个学究式的工程师,对技术问题较真、固执,不管你是谁,只要理由不足、根据不全、数值不准,要想说服他很难,好在他对事不对人,事过就过了,不计较个人恩怨。
方芳准备组织全科人员开展一次大讨论,编制1974年度用水管理方案,征求熊工意见时,他提出先拟方案后讨论,这样更有针对性;方芳担心可选方案多,工作量太大,熊工说技术工作就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分析研究。看着老工程师不怕辛苦,执着认真,方芳全力支持他先筛选方案,要求大家积极提供资料配合工作。
张玉现在是调度室值班长,科内的资料员,她分类统计了近三年来的供用水量与灌溉面积,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引起了熊工的注意,称赞她的工作做得好。全科技术人员在熊工的主持下,提出了:“计划用水,统一调度;水量预分,按亩定量;分级管理,包干使用”的用水管理方案。全科讨论后又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一起交给局务会议审议,朱副局长根据审定的方案,要求全局围绕明年早造计划用水管理开展工作。
计划用水和水量预分方案,在海明灌区管理工作会议上公布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应,多数表示赞同,也有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上的争论,但经过方芳与熊工有理有据的说明,最后一致通过。早造春耕开始后,全局组织四个工作组下到各市县去加强用水管理。
我参加的工作组,发现处于下游的澄迈县老山公社,冬修期间把早年建成的十五宗山塘水库修复起来,与海明渠道联通,形成长藤结瓜工程,海明水库供水后,公社管水站把分配给他们的水量引入山塘水库蓄存起来,自管自用,解决了‘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困难。群众形象的说:海明是个大粮仓,小山塘是小米缸;大水库联着小山塘,丰收年年有保障。我向灌区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黎文科长带徐鸣参加的工作组到灌区最下游的琼山县,配合县管理处利用东岭水库进行水量削峰调节,平时把渠道水补入水库,用水高峰时从水库放回渠道,加大供水量,满足高峰用水需要,使灌溉面积由原来的一万亩扩大到一万四千亩。
熊工程师带领的工作组,在临高县内总结出了一套用水分配管理办法;公社之间‘固定比例,申请调整,按月定量,由县核准,定点、定人、定时交接水量’。社内大队之间和渠道上下游分段实行轮灌,‘当轮则灌,时过就停,灌水定时,用水有量’。大队则根据农情,按照先急后缓、先远后近、先田后坡的原则,由大队管水员安排用水。各生产队申请用水,凭票安排,水到人到,人跟水走,一把锄头管到底。熊工说:“这是收分散为集中,变全局劣势为局部优势,合理使用水量,保证农田灌溉,达到省水多灌的有效办法。”
处于灌区上游的儋县,往年水量流失比较严重。这次朱副局长亲自带队,从加强宣传教育入手,发动社队干部群众,批判上游浪费‘难免论’,下游用水‘吃亏论’,乱开水口‘无害论’,提倡本着全局观念管水,认真执行用水计划,大大减少了水量损失。处于最下游的石岭、王都、干棠等公社都有水用,全县供水量比去年减少了,灌溉面积反而增加了。
在工作组的紧密配合下,方芳带领调度室人员,按照用水计划,结合农情、旱情、水情,准确及时的进行指挥调度,结果全灌区早造灌溉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0.5万亩,平均每亩耗水量减少150立米,水利大检查后的用水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执行计划中,由于各地情况的差异,仍然有些社队反映水量分配不合理;有些社队反映水量没有供够;有些社队反映供水不及时;这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管理调度面临的新课题。
日期:2010-03-11 12:28:51
——4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