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还能补回来吗》
第36节

作者: 谢声濂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做进口方案改进试验的时候,木工无意间把一块木板掉到试验槽里,沉到槽底的木板使水面涌起了新的波浪,与原有的涌波相遇后,出现了新的波形,波峰与波谷都矮平了许多。我疑神的看着,双眼专注的瞪着,发呆地站在那里;脑海里好象看见了什么,又好象什么也没有看见;记忆里好像蓄存过什么,又好像什么也记忆不起来。看住、搜索、思考,又看住、又搜索、又思考,再看住、再搜索、再思考。突然,我的心急促地跳起来,情绪激动而不安,飞也似的跑回房间翻阅方芳带来的资料,有一份是专门介绍波浪运动的理论与特性的,它告诉我:两个相干波,在某处相遇时,如果条件符合,合振幅最小,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这些基础理论在学校里学过,但没有想到这次会运用它来攻关。也就是说:因水流边界条件改变产生的涌波,可以另外制造一组相应的波,使其形状一样,大小相等,位置对应;当这二组波相遇时,刚好老波峰对着新波谷,老波谷迎着新波峰,这样峰谷相互抵消就拉平了!称得上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水这个家伙,变换多端,捉拿它也要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能擒住征服它。我原来的思路总是在改进水流边界条件方面去想,但不管怎么改进,要它不产生涌波是不可能的;既然从它本身去解决不了问题,本应另找办法或另想出路,但当局者迷,钻进死胡同里就出不来了,讨论时也有同志建议改变思路,另辟途径,但就是找不着路,这次偶然发生的现象,才使我跳出了原来的框框。当然认识这种现象需要理论做基础,需要锐敏的洞察力,不然也是抓不住的,所以偶然之中含着必然。

  从此我集中精力试验制造涌波形状一样、大小相等、位置准确的发波体,本以为很快会取得满意的结果,但连续试验了十六种不同形状、位置、尺寸的板形还是达不到要求,满腔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又渐渐被一次次的失败所挫伤。不过它不同于前段试验的失败,那是走错了路,现在是前进中受挫折,目标清晰可见,成功的信念坚定不移,失败只能使自己更加冷静下来,克服急于求成的情绪,又去翻阅大量的图书资料和理论书籍,带着问题请教老工程师,回科内集体讨论研究,再进行成百次的试验计算,试验记录和分析计算稿堆有尺把高。从一次次失败中找原因,摸规律,又一次次的再试验,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经过98天的实验求证,终于再次取得了突破。

  消息不翼而飞,方芳打电话来问:“是不是有结果了?”
  我急忙对她说:“有一点进展,但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听说突破了大家都很高兴,但要实事求是,不要出差错。”
  “我知道这是科学实验,不是儿童游戏,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已经取得的进展固然令人高兴,但要变成成果还有很多路要走。”我同时告诉参加试验的同志,不得随便传播试验信息,以免引起误会。
  最后,我们在突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进行优化组合和终结试验,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试验表明:改进后的进口联接段,用消波板消波,渡槽进口过水能力提高百分之十五以上,出口冲刷回流现象也消除了,可以按设计流量运行,按加大流量控制。

  根据实验结果,冬修停水期间,对原型和四宗同类型渡槽进行了施工改造,并组织各方人员实地放水验证,实测结果与水工模型试验相吻合,正常供水后,这五宗改造后的渡槽运行良好,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成果与论文获得了海南区首届科技成果一等奖,引起了国内的广泛注意。纷纷来函来信索取资料,派人员专程来参观学习。
  在总结座谈会上,黎科长要我谈一下心得体会。我说:“这纯属偶然。我个人在这次实验中倒是学到了许多东西,感谢局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方芳满意地听着,静静地坐在那里:我猜想,她还在回味着这218天对我的牵挂与关注。
  朱副局长最后说:“这是我局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看似不可能的事,最终付诸实现了,而且效果很好。夏清同志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学习,全局科技人员共同攻关的协作精神值得发扬。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我局的科学技术工作搞得更好!”
  日期:2010-03-25 11:10:34

  ——54——
  令我高兴的不只是渡槽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更令我高兴的是局丨党丨委批准我为**预备党员了!
  事隔二十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1979年12月24日局丨党丨委批准我入党这天,方芳庄重地向我说:“夏清同志,祝贺你。”
  同志,这个崇高的称呼,召唤着多少有志之士去为之奋斗,又包含着同志间多少深情厚意!今天,当我听到自己的爱人这么庄重地称呼我的时候,内心的激动再也无法控制,情不自禁地冲上去紧紧地抱住她,失声哭泣起来,她也激动的流下了热泪。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什么话也没有说,什么话也不用说,因为我们的心完全相通了,彼此已经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同志!

  回顾这二十年来走过的路,深感自我改造的艰难、痛苦与漫长。当‘父亲问题’发生的时候,一路顺风、自鸣得意的我,在人生的征途上几乎跌倒了爬不起来;庆幸的是我身边有带路人,她不但把我搀扶起来,而且带着我向前走,再难、再苦、再长的路也帮我永往向前;遗憾的是我努力不够,总是追赶不上前进的步伐。超前的勇弟给我做出了榜样,催促我奋起直追,赶我跟上队伍,争取早日成为“同志”中的一员。

  勇弟生于1944年6月,比我年小八岁。他天资聪颖,兴趣广泛,天生不安分,从小学到中学,课外的心思都放在玩弄电器、乐器和绘画上,高中没毕业,就被送到广州美院学习,因美院师资不足和家庭经济困难,从此离开校园走上社会。他当过临时工、街道宣传队员、农场工人。二十岁时当海口市青年突击队员来海明水库工地劳动,一天几十车土拉下来,身高一米七、体重不过百斤的他,累的直不起腰,但他坚持整整干了一年。

  1965年8月,他回海口参加文艺会演,当时石油公司文艺队正缺人,他手风琴和小提琴都拉得好,会演后他被吸收进文艺队,平时就在公司油库当工人。灌油、搬油桶、洗桶、除锈、上漆等,是当油场工时天天干的活;抬管、除管锈、检修阀门、拆洗油泵等,是当管泵工时天天干的活;检测油高、量油比重、计算油重等,是当计量工时天天干的活;检验油的品位和油的质量,抽样、化验,再抽样、再化验,是当化验工时天天干的活。倔强自负的他,觉得许多复杂、繁琐的体力劳动,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省事、省力,而且准确、安全。他不安分的天性又开始萌动,劳动之余,开始闹技术革新。

  1973年,全国工交战线号召大搞技术革新,他当上了公司油库技术革新攻关小组组长。短短几年内,他领着攻关小组,居然连续创造了十五项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成果,应用先进的电子数控技术使石油收、管、发等环节从手工操作变成机械和自动化操作。他先后被评为地区、省、全国先进工作者,参加了省自学成才经验交流会,出席了全国财贸先进代表大会和全国石油系统技术革新会议。成为工人中的佼佼者。

  早在1968年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向党组织多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为‘父亲问题’搁了下来,但他毫不气绥,他说:“中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我是工人,我一定要加入自己的组织,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他始终坚持入党要求,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技术革新项目一个接一个拿下来,公司设备和技术落后面貌迅速得到改变,一跃成为全省的先进单位。上级领导和公司丨党丨委非常关心这位青年工人的成长,对他的‘父亲问题’,要求一查再查,把问题彻底搞清楚。

  1979年3月,政工部门和党支部组成专门调查组,再次下到父亲原单位与主管部门去调查,几经周转,追查到当年一式两份《肃反对象处理呈报表》的处理结论却不相同。一份表上,战线肃反核心组的意见:“能坦白交代问题,态度较好,同意留机关控制使用。”州肃反领导小组的意见:“历史上当过伪建设科长,没什么罪恶,参加工作后,有一般不满言论,不够***条件,不作肃反处理。”州丨党丨委批示:“经过教育,继续留用。”但另一份表上,在州丨党丨委批示的下边加了“划为***”五个字,经鉴别笔迹不同,墨迹也不同,原因何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