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科有黎文科长和徐呜等4位同志升了级。陈迟是196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因‘文丨革丨’期间离岗外出半年才回来,上班后经常迟到早退,工作不主动,还出过差错,结果没有评上,他心里不服,觉得很委屈。黎科长与我找他谈心,他说:“工作18年没升过级,我又不是没有能力,是你们不安排我做嘛!‘文丨革丨’期间不上班的又不是我一个人,难道这些人都不能升级?文件上也没有这样规定啊?”
黎科长对他说:“你学有所长,工作能力肯定有,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生也不容易,不要因此消沉,这次评不上还有下次嘛!希望你振作起来,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让大家认识你、同情你、肯定你,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来改变大家对你的看法。这样不是更好吗?你说是不是?”他不置可否,只默默地听着;我也极力宽慰他,他依然不作声。我们觉得让他先反思一下再谈可能会更好,安慰一番就告辞了。
方芳这个科的情况与我们不同,除科室干部参加局机关统一评议外,电话班、维修班和试验站工人,在班组之间、工种之间和新老工人之间的评议更直率,有啥说啥;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能上给你上,不能上再争也不给你上。第三榜公布后,维修班工人何生评不上,却对别人讲:“我去小便丢了一级!”话传到科内,方芳下去核实,已经当了班长的李强说没有这回事,立刻召开班会对证,何生被迫检讨认错。他78年才顶班工作,操作不熟练,态度又差,扛机、挖坑、爬杆的活不愿干,又爱说假话,装病不出工,评不上是明摆着的;他自已也知道上不了,但就喜欢说二句‘闲话’,制造一点‘新闻’。别出心裁地用影片的名字来形容这次评资,说动员阶段是《沉默的人》,评议之前是《激战前夜》,头榜到二榜是《南征北战》,三榜定案是《生死搏斗》!好笑又好气!方芳只有耐心去做教育说服工作。
我问方芳:“这次评资问题不少,为什么会这样?”
方芳说:“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除了个人自身的原因外,这次调资可能不是根据应该升级的人数来定比例,而是根据国家的财力来定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存在着差距,评议条件也缺少可操作性,这就带来了困难,克服的办法是加强思想教育,做过细的工作,工作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人一时想不通也是难免的,完全可以理解,你不是也有过类似经历吗?”
我对朱老讲的得失观好像又加深了一层认识。
日期:2010-03-27 11:00:47
——56——
评资的余波未平,8月又开始了技术职称套改与评定工作,等于在不平静的库水里又掷进了第二块石块,涌起了新的波涛!
多年来很少讲究职称级别了,现在又要讲学历、资历和职称,技术人员非常关注。都认为这是对科技人员的关心与鼓励,但态度上各有不同。有的表示,经过调资评议,思想上已有准备,不会再闹情绪;有的准备‘堤外损失堤内补’,工资升不了,职称一定要争取评上;有的认为评职称不同于评工资,凭的是真本事,忙着找资料写论文。
第一步先套改。除熊富等老工程师外,55名工程系列人员,大学本科毕业和原定13级以上的20人套改为助理工程师,中专毕业和原定14级至16级的18人套改为技术员,余下17人为技术助理员。我与方芳套改为技术员,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学历和级别不够!而套改为‘助理工程师’的一些同志却鲜为人知,他们默默无闻地在做自已份内的工作,虽然没有显赫的业绩或出众的表现,但学历和级别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套改后转入晋升评定,矛盾与争论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步晋升评定争论很激烈,评议一位同志往往要反复商议,调查核实,才能付诸表决。陈迟申报工程师讨论了三次。第一次因材料不详实、不齐全,要求补报;第二次有人讲他下放干校期间,派去当地一座水库负责土坝施工,县领导提出改陡坝坡减少土方,他未核算就表示同意,县技术人员反对,他仍固执已见,结果建成蓄水后发生滑坡,被迫加固处理。说明他基础理论不扎实,又不听取别人意见,不同意晋升。评委会慎重起见,派人去调查核实,证明情况属实。第三次复议时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是领导要他改的,责任不在他,有的认为领导叫也不能改,应该坚持原则;有的说这是过去的事了,当时经验不足,这几年有进步;有的说不成熟就缓升,评上工程师要能独立主持工作;………。评委会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最后表决还是不通过。20名套改助理工程师中只有8名同意晋升为工程师。
18名套改技术员的有12名通过晋升为助理工程师,有1名推荐为工程师,这一名就是我,不同寻常了!大家对我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和科技成果都认为可以推荐晋升工程师,但学历和资历上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学历与资历都不够,技术员不能直接晋升工程师;另一种意见认为他是中专优秀毕业生,国家考试委员会已授予《农田水利技术员》资格,59年又进入大学本科深造,学完二年半基础课程,相当于大专学历,应属66年底前技术员,可以晋升工程师。双方争论不下,当时规定当事人回避,我听其自然,表示不管结果如何,工作照常,决不怨言。评委会请示上级主管部门,认为符合文件规定条件,重新套改为助理工程师,再推荐晋升工程师。最后经海南行政区职称评定委员会批准,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师证书》。
方芳只晋升为助理工程师。讨论时也有二种意见:一种认为她有《农田水利技术员》资格证书,66年前又学完函授大学四年课程,有条件晋升工程师;另一种意见认为有技术员资格证书,为什么只定14级,她在函授大学学四年,没有学历证书,不能直接晋升工程师。评委会同志问我:“你们当时转正定14级是什么原因?”
我解释说:“当时管人事的同志没有查看我们的证书,该定什么级我们也不懂,就使懂也不会去‘争’,因为刚参加工作啊!这件事最好去向学校和原单位了解。”
调查结果,省水利厅因年限过久,人员变动,已无从查考。学校复函说:“原1956年毕业生,国家考试委员会已正式授予农田水利技术员资格。这届毕业生分配在湖北、长办和武汉水院工作的同学,此次均套改为助理工程师。”可惜函到之日,套改与评定工作已经结束,方芳最终评定为助理工程师。同学知道后都为之惋惜,我问她:“机遇相同,结果各异,你不感到委屈吗?”
她说:“感到委屈的人,往往缺乏自知之明,你不必为我担心。我倒是为你们科陈迟同志担忧,工资升不了级,职称又评不上,你们应该多多关心帮助他。”
我赞同地点点头,耳边又响起了朱老关于得失观的教诲!
日期:2010-03-28 22:52:08
——57——
这年10月,朱副局长与方芳去丹江口参加部办培训班学习。朱老参加管理研讨班,学习结束后因事立即返局。方芳学习水库控制管理运用,时间较长,结业后还到葛州坝工程实地参观。万里长江第一坝,为‘进军三峡’而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给方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对水库控制运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
12月10日方芳顺道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回来已经见不到父亲,日渐衰老的母亲由姐姐陪伴着等她。当女儿见到满头银发的老母亲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感,双脚跪地抱住老母亲,哽咽着喊了一声:“妈!”就再也说不下去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说什么好呢?怎样去孝敬妈妈,才能补回这缺失的爱!
唉,怎么补也补不回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