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还能补回来吗》
第41节

作者: 谢声濂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一起热烈地鼓掌欢迎。方芳起始有点不好意思,但很快就沉着应对,她说:“我觉得刚才的谈话很有趣,对我们都有启发。红姐,别以为你是王福的夫人,就想把话题转了,他还是我们的支书啊!”
  王福说:“方芳,金红说得对,我真的说多了,你给我们说说吧。”
  “你还护着她呢!有人说你得了‘妻管严’病,我还不大相信!”大家都笑了起来!方芳接着说:“我们在海南的情况,刚才‘秘书长’不是都介绍了吗,没有什么好说的。海南确实是个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好地方,没有武汉这么冷,我这次回来都有点不适应了。如果大家想观赏游览海南的景色风光,我与夏清随时欢迎大家去。”
  这时有人进来与宋典耳语了几句,老班长随后站起来说:“方芳他们的情况,有一些自已不好意思说,等一下我再向大家补充介绍。现在我宣布:一起到院子花园去集体照相,然后到职工食堂会餐,餐后参观游览校园与东湖。大家有没有意见?”一阵赞成的掌声之后,陆续去照相、用餐。
  会餐摆了三大桌,男的一桌,女的一桌,小孩一桌,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女人们最关心的是家庭状况,养儿育女的操心事。叶桐的男孩考上了北大,王福的女孩在外国语学院学习,宋典的姑娘当了护士,郭永的独生女在家补习,章强的儿子还找不到工作,当妈的都说为儿女事操碎了心。章强夫人说:“孩子不争气,加上‘文丨革丨’影响,想上学考不上,找工作没有指标。他爸是个书呆子,只会教书写教材,不懂得找人帮忙,我真伤透了脑筋!”

  方芳听各位夫人诉说的苦衷,知道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游览东湖时,她问老班长:“你姑娘怎么当护士了?”
  宋典说:“她上山下乡回来,参加二次高考都上不了,二十五岁的大姑娘,怎么办?去年刚好有考试招工指标,就让她去考取了。”
  方芳又问:“招工考试每年都有吗?”
  “听说每年都有,但各行各业各个工种怎么招收,我不清楚。范燕在区卫生局人事科当科长,可以问问她,可惜她今天没来。你是不是也为姑娘的事操心?”
  “唉!这丫头,原来以为学习不错,结果没考上。怎么办?让她继续考,基础太差;不考闲在家没事做,都怪我和老夏太大意。”

  看见方芳有些难过,宋典对她说:“她从小不在你们身边,这也难怪你们;你们长年坚守在水库工地不容易,不必太过自责。当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已的儿女有长进。父母和学校的管教固然很重要,但主要还是靠他们自已。留汉同学的子女许多都在身边,照样学不好,考不上,我姑娘也是这样。你说是不是?”
  方芳知道老班长在宽慰她,不再说什么,但这件事总还挂在心上。
  东湖的冬景依然十分美丽,她却没有当年放舟湖面、划桨逛游的浓厚情趣,虽然与同学们一起结伴相游到傍晚,还相约毕业三十周年再相会;但心里总想,离汉前得拿出主意来跟女儿商量。
  第三天,她匆忙赶去找副班长范燕姐,结果碰了个软钉子。范燕说:“这二年卫生系统招工指标很少。需要的都是扫马路、洗厕所的临时工,你闺女愿不愿意干?”
  方芳回来问小花:“当临时清洁工扫马路干不干?”

  小花气的好像苍蝇哽喉吐不出来,当妈的去为我找这种差事,太丢人了!气鼓鼓的顶了一句:“要去你去,我不去!”
  “扫大街也是人干的啊!人家能干,你为啥不能干?”
  “不干,死都不干!!!”
  方芳早已看透了虚荣心重的娇女不会去,打算带她回海南去补习,但又担心她不肯去,只好迫她就范,说:“不去!不去就跟妈回去补习再考。”小花别无选择,被迫答应跟母亲回海南补习,准备明年再考。
  在汉停留期间,局里来电要她帮购汽车配件,并派车来接运,方芳与小花便一起乘车回海南。12月15日离汉这天,方芳怕母亲过度伤心,有意请海南来的司机一起吃饭。酒菜丰盛,有鱼有肉,气氛很热烈,老母亲高兴地吃着,但家里人都看得出来,老人家口里嚼的饭菜,总是强着咽下去,还叫方芳母女多吃点。方芳不敢正视母亲,一边挟菜给母亲,一边劝司机不要客气,吃饱好上路。

  临别上车时,小花“哇”一声先哭起来,她跑过去紧紧抱住外婆说:“我那里也不去,就跟奶奶在一起。”
  奶奶说:“傻丫头,跟你妈回去多好啊,那里是你的家。”
  “我不要,我就跟奶奶在这里。”
  方芳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还是姐姐临场不乱,她对小花说:“先跟你妈回去,不习惯再回来。”奶奶也强忍着眼泪说:“跟妈回去好好复习功课,明年考上武汉的大学就回来。”
  多人哄劝了一阵,方芳才含泪拉小花上了车,离开她生活了十七年的‘家’。
  历史仿佛在重演,方芳带着女儿南归,多么像她当年离家下海南啊!那年她与我是坐火车去参加工作;这次她是带女儿坐汽车回去补习再考,母女的命运会一样吗?
  这次回来只有短暂的五天,方芳又不得不远离生她养她的家,远离慈祥和蔼、明白事理的老母亲,远离亲如手足的姐姐、哥哥和妹妹。这一走,又何日才能再相见呢?方芳心里的难过和惆怅比女儿更沉重,但她必须隐藏在平静的外表背后,她不愿让女儿察觉出来,相反还要去抚慰她。此时此刻,既做女儿又当母亲的她是多么难啊!
  汽车一路颠簸,沿着国道穿过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的湖南,20日驶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母女俩在七星岩留下了第一张合影,23日中午横渡琼州海峡。一路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独特的人文景观,雄伟壮丽的建筑,南来北往的人流,轰轰烈烈的建设,无不令人兴奋,母女离汉时的难过心情渐渐好起来。回到海口家里,全家用鲜花和欢笑迎接她们母女归来,使她们感到就像海南没有冬天一样温暖。24日下午,方芳与小花匆匆回到了那大的家;紧接着,小花参加了那大中学高考补习班学习,方芳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日期:2010-03-30 09:58:30
  ——5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逐步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休的,剩下全是自已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但我们的水利工程维修管理跟不上农村形势的发展,工程失修失管比较严重,已经解决的问题有的又回生了。
  农民说:“这里的渠道连‘山猪’也钻不过去了!”
  “渠道修的像锯齿一样,通不了水啊!”
  “渠道就像烧火棍一样,越烧越短了!”

  管水员说:“上级不重视,农户不听管,自已管不住,我也不想管了。”
  “过去靠社队统一收水费,现在要到每家每户去收,收不到只好回家种责任田了!”
  这些情况虽然不是普通现象,但其苗头和后果不容忽视。朱副局长运用他在管理研讨班学过的科学决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他说:“这是新形势、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过去集体项目靠群体来运作,现在集体项目由个体来操作,这个差异使原来的一套制度、方法、程序都不适应了。而新的一套又没有建立起来,这是问题产生的缘由。‘老的不灵,新的不明’,解决的办法在那里?应该依然在农民群众之中。既然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发的改革行动,也必然会找到解决新矛盾的有效办法,否则会反过来影响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与巩固。应该说这也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个产生、发展、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因此,我主张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