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人——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故事》
第3节

作者: 我小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商人一听大为感动,心想:难得你这乡村的放牛娃,居然还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于是对胡雪岩说:“这么着吧,我呢,是在安徽绩溪县城里边的一个粮行的掌柜的,姓蒋;我那儿正好缺一个小伙计,而且像你这样的小孩,诚实守信,不贪图外财,正好是我要找的人啊!你能跟我进到绩溪城里去吗?那可比你在这农村待着要强多了。”

  理论上来说,一个放牛娃突然有机会进城了,花花世界啊,一般人是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的。可是胡雪岩却非常冷静地跟这商人说了:“蒋先生,对不起,我得先问问我娘——我娘要说同意我跟你去,那我就去;她不同意,我得在这儿伺候我娘。”
  哎呦,这番话说完了,这姓蒋的商人更感动了——难得这孩子这个时候,还想着自己娘;而不是一见着有好事,就忘乎所以了。蒋掌柜也就更加坚定了,想着非把这孩子带走不可。
  于是蒋掌柜对胡雪岩说:“这么着,我在这等你,你回去问问你娘——如果你娘同意你走,我就在这儿等你一晚上,第二天我就把你带走。”
  就这么着,胡雪岩回到家,跟自己母亲一说。当娘的心里高兴啊,说:“孩子,你在这乡村里待一辈子,是不会有出息的;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为娘的要成全你啊。”
  就这么着,胡雪岩跟这位姓蒋的商人就来到了绩溪县城里。
  传说中的胡雪岩,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机会——他牢牢地把握住了,而且是非常完美地把握住了。

  进了绩溪县城,那么接下来,胡雪岩人生的第二个机会来了。
  胡雪岩跟着这蒋掌柜的,就到了绩溪县城里的粮行。今天卖大豆,明天卖稻米——时间不长,胡雪岩聪颖好学,就开始跟着掌柜的,一块站柜台算账了。那么一晃,时间过去了两年,胡雪岩也已经有十三四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人生中的第二个机会来了。
  这粮行跟散落在周边几省的客户做着买卖,自然是常有往来。而这些往来的客户之中,有一个客户来自金华。一说到金华,今天的人都知道,金华最是出名的便是火腿——而这位来自金华的客户,就是金华火腿的一个商行老板。这老板姓刘,经常到安徽绩溪这边。收个粮啊,兼做个其他的买卖。刘老板和这蒋掌柜的,俩人也算老生意场上的搭档。可这一回,刘老板到绩溪来,赶上事儿了——这个刘老板的肠胃不好,结果在绩溪做生意的时候,胃病就犯了。这一犯不要紧,上吐下泻的,最后整个人就撂倒在客栈里边了。胡雪岩是个有心的人,觉得这刘老板跟我们这粮行,做买卖的时间也不短了,他有个病灾的,在此地举目无亲,我应该去照顾照顾、伺候伺候他。就这么着,胡雪岩就跑到了客栈里边,鞍前马后地伺候着这刘老板。

  因为人都是这样,你在他乡一个亲人没有,有人照顾你,你心里边自然会觉着特别舒坦。而且要知道,当人身体最虚弱的时候,也恰恰就是他情感最丰富的时候。通常来说,在生意场上打滚得久了的人,意志坚定,遇人遇事也就比较狠。但是即使铁石心肠,一个人有病的时候,他这心也是软的。结果这刘老板可就被感动到了,觉得这孩子真好啊,对我那是真不错。此外,胡雪岩一直陪着刘老板,俩人难免就要交流。这胡雪岩就把他在粮行里边,积攒下来这点经验,怎么做买卖啊,往来账目怎么记清记熟啊,就跟这刘老板一五一十说了。

  刘老板一听,觉着这孩子不错,真聪明,而且有悟性,私底下他就问胡雪岩:“你愿意跟我走吗?我老家金华可比你绩溪大多了,你到我那商行去,保你见识又能更上一层楼,更有出息。”这时候胡雪岩却很冷静,说:“刘老板,我谢谢你,承蒙你抬爱,可有一样啊,我在蒋掌柜这干了两年了,人家对我真不错,我得问问蒋掌柜——他同意我上您那去,我愿意跟您走;他要不同意啊,我还得留到这儿。”两年前几乎是同样的话,胡雪岩跟蒋掌柜也说过——自个儿得听自个儿老娘的。这么一来,刘老板还真就去求蒋掌柜的,蒋掌柜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啊,胡雪岩这孩子非池中之物,我愿意成全他。”胡雪岩再一次把握了自己的机会。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上赶着不是买卖”。
  就这么个道理,胡雪岩没有求人,结果人家反而来求他,也就是说你得先做到位。
  接着说,胡雪岩终于来到了金华。果然,刘掌柜这个商铺非常大,而且世面肯定比蒋掌柜那好多了。也就是在这儿,胡雪岩就见到了后来影响他一辈子的一件东西——银票。在胡雪岩的脑袋当中:银钱都是官府造的,官府说造多少就造多少。结果现在一看,买卖人居然也能造钱!就这么一张纸,银票一写,盖个戳,盖个章什么的,回头想写多少写多少!两千两,三千两,五千两,一万两!胡雪岩看着这银票,可以说心里头非常向往。他说我要是能到钱庄去上班,相当于那个时代的银行,那得多好。

  他心里这么想,可是嘴上他没表达这个愿望。在往来过程当中,他就假装不经意地问银号的人:“你们那儿的工作人员都得需要哪些本事啊?”人家一看他,小伙计还不错,挺和善,就说:“我们那儿得那样——首先你字得写得好,往来账目得记清记熟啊,你字不好看,人家客户看着不满意;其次你得会心算,算账得快,要做到张嘴就来;再次每年结账要用算盘,你算盘得打得好。”

  胡雪岩听完这番话,心里就开始计较开来。从那以后他就偷着忙开了:第一个是练书法,把字写得漂亮了;第二个是开始练心算,张嘴就来;最后开始练珠算,算盘打得越来越好。接下来,胡雪岩并没有凭着这几件本事,直接到钱庄去应聘。而是直等到有那么一次机会,胡雪岩出面接待钱庄掌柜的,在这个接待过程当中,胡雪岩什么也没多说,你报账我这心算,然后我就把账头给你报出来。对方一看,分毫不差!再一看胡雪岩写的字条啊,字写得还漂亮!最后这银号的掌柜的就发现了,这小伙计真厉害啊!我们那儿的活他都会啊!就说:“伙计,你算盘怎么样?”这是真考他了,胡雪岩一听就乐了,把算盘拿过来,噼呖啪啦,打得如行云流水一般。掌柜的一看,这人比我们那伙计厉害多了。于是他对胡雪岩说:“你能不能到我们那儿工作去?”你看,又主动找胡雪岩了,胡雪岩又说了:“你跟我们刘老板说,他要是同意呢,我就去;他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能去。“钱庄掌柜的跟刘老板一说,刘老板也是个善心人,说:“行,我成全这孩子了,就让他到你那儿去吧。”……

  就这样,胡雪岩从一个乡下的放牛娃,因为几次都成功地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成为了钱庄里面的一个学徒,而为其接下来别开生面的人生奠定了基础。仔细地想来,胡雪岩一步步的成功,与一般庸碌无为的大众所遭遇的失败相比,难道两者仅仅是运气的差别吗?——还是那句老话,机会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看你是否做好了抓住它的准备罢了。

  日期:2010-04-02 00:25:58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真正意义上的事业是从结识王有龄开始的。
  王有龄,宇雪轩,福建侯宫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海运局坐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则成为了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