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人——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故事》
第25节

作者: 我小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说过,人生应当顺势而为,因为有力不如有智,而有智不如乘势。能够做到乘势而为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是人生并不会总是顺风顺水的。当然不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懂“乘势而为”的道理,只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而对于绝大多数商人来说,应该是“利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了吧,呵呵)
  不是“乘势而为”,而是“逆流而上”!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可以说那是勇气可嘉,又或者只不过是“脑袋不大好使”的表现。“逆流而上”自然比“乘势而为”要困难得多,失败的可能性也远远要大得多。
  但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但要能够做到“乘势而为”,还要能够做到“逆流而上”,他才能够称得上是成功的商人。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身处逆境之中,而能做到临危不乱,还能够做到“逆流而上”,这便是英雄与一般的庸碌无为的平庸大众最大的区别了。
  胡雪岩不但能够做到“乘势而为”,他还能够做到“逆流而上”!
  根据史籍记载,王有龄生于1810年,卒于1861年;而胡雪岩生于1823年,卒于1885年。
  王有龄的父亲替自己的儿子捐官是在1834年,那年王有龄周岁24。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王有龄由吏部签发到浙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赴浙禀到。所以我们大概推算得到,胡雪岩资助王有龄上京投供,应该是在1839年之前不久,这一年胡雪岩周岁16。
  前面已经说过,胡雪岩私自将钱庄的500两银子出借给了王有龄,替钱庄老板买回了“情义”。不管日后这位钱庄老板终于看见了胡雪岩买来的“情义”,而对胡雪岩怎样地奉若上宾,当下的胡雪岩还是被赶出了钱庄,砸了他自己的饭碗。

  胡雪岩遭遇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大危机!
  日期:2010-04-07 00:24:40
  我们说过,胡雪岩本来就是贫苦人家出来的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胡雪岩是从来不怕吃苦的,因为从小就苦惯了。在十来岁左右的年纪便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离开自己的母亲兄弟姐妹,孤身一人到外地去谋生。这样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一无所有的少年,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他16岁那年终于在“杭州”这个繁华的大城市看到了自己身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的稍微有了点色彩的将来。他似乎应该知足了,不管他曾经怎样地为这座大城市所抛离和践踏,他现在总算是有了一份足以令许多他所来自的那个阶层的小人物羡慕的工作。他在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农村少年成为“凤凰男”的蜕变。但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胡雪岩是个有理想的人。所以他是不甘心一辈子充当钱庄伙计这样一个小角色的。胡雪岩看到王有龄的那一刻,他敏锐地发觉,自己的机会就在这个人身上了……

  他在王有龄身上所做的这样一次几乎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的投资,事实上并没有立马得到回报——回报的到来已经是两年后的事了(1841年)。但是被赶出了钱庄的胡雪岩面临的生存的问题却是立刻凸显出来了。
  胡雪岩私自挪用钱庄的钱款,这个名声实在是太坏了——有哪一个老板能够容忍这样一个胆大妄为的伙计呢。没有人敢请他,没有人肯接纳他。
  胡雪岩是能吃苦的,他是个有理想的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是完全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吃苦”是以有朝一日成为“人上人”的回报为前提的,如果“吃苦”却无法得到回报,胡雪岩是不是还能够容忍呢??他自己是不是在这漫长的两年等待中,也曾怀疑起过自己当初的抉择了呢??
  一般的类似于钱庄当铺这样“白领阶层”的工作是不会再接纳胡雪岩的了,于是他只好去做一些一般短工在做的苦力活,跟他们一起吃“门板饭”。
  那时杭州的饭店犹有两宋的遗风,楼上雅座,楼下卖各种熟食,卸下排门当案板,摆满了朱漆大盘,盛着现成的菜肴。另外有条长凳,横置案前,贩夫走卒,杂然并坐,称为吃“门板饭”,尽管胡雪岩为了资助王有龄几乎已经落魄到吃“门板饭”的地步,但他仍然相信,资助王有龄是明智之举,绝非一时冲动,自己这个决定一点也没有错。——我们完全能够料想到,如果没有这样一种信念的支持,胡雪岩是无法熬过那两年的艰苦生活的。

  漫长等待的两年,胡雪岩的理想信念并没有被磨灭。身处逆境之中,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不会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胡雪岩做到了。
  日期:2010-04-07 00:25:54
  而后来事情的发展,就好像是胡雪岩事先设计好了一般,与他的想象一般无二。他对王有龄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1841年到1860年这前后将近二十年间,凭借着自己和官方、漕帮以及商场所建立的深厚的人脉关系,胡雪岩乘势而为,开辟阜康钱庄,做大生丝外贸,几乎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但是到了1860年前后,曾经对胡雪岩非常有利的时势开始急速转变,可以说是越来越不利了。对于“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有一定认知的读者应该知道,也就是在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北上无门,为了突破湘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合围之势,开始选择长驱南下,清江、广德州等地相继失守,接着杭州城也终于陷入重围。

  原本借了江南大营和洋人的庇护而得以保持一定的稳定局势的浙江上海一线,这时所面临的时势已经是完全不同了。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江南战局愈加吃紧,王有龄受命兼顾江苏太湖军务。太平军却先后攻陷苏州、常州、嘉兴、诸暨等城。浙江辖制的诸城历经失守、收复、再失守……杭州城也是被围、解围、又被围。此时的时势对于身为商人的胡雪岩来说,可以说是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了。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商人大约更多地想到的是收缩撤退,而胡雪岩却始终想到的是发展,并且总能在乱世夹缝中为自己开出一条条的财路。
  胡雪岩曾经有过一种很是大气的宣示:“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生意人就应该有这股子大气。有了钱就要用出去,也就是用钱去赚钱,用钱去“生”钱,用现代经济眼光看,就是学会并且敢于投资,在不断地赚钱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以投资的方式去扩展经营范围,去获取更大的利润。没有能力准确发现投资方向,或者不敢大胆投资的人,换句话说,有了钱不想着用出去或不敢用出去的人,决不可能成为一个能够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大实业家。

  尽管面临的时势确乎是已经变得越来越坏,胡雪岩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但是胡雪岩是个商人,却不是那种平庸普通的商人——胡雪岩要做一个绝对不普通的商人,他选择了逆流而上!
  胡雪岩的典当业和后来闻名天下的药店“胡庆余堂”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开辟的。
  日期:2010-04-11 15:39:45
  感谢大家的支持啊!!这几天一直有点私人的小事在忙啊,一直没能更新的说,不好意思了。
  我是个很懒散的人,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我想我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有人支持,哪怕只有一个人支持,这就成了我继续更新下去的动力!!因此真诚地谢谢那些支持作者的人。

  继续更新!!呵呵呵
  日期:2010-04-11 15:50:41
  插手典当业
  不管是在这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或是哪个时代,金融业(不管是古代金融业还是现代金融业)都可以说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上你所能找得到的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