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人——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故事》
第26节作者:
我小红 金融业所获取的暴利几乎可以与丨毒丨品贩卖和军火走私相提并论,而与后两者不同的地方则在于,后两者始终面临着极高的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而金融业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哪个金融业从业人员会只是因为他们从该行业中谋取了巨额利润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在道德上,你也可以完全放心,他们的良心也绝对不会因此而感到哪怕是丝毫的不安。金融业是暴利行业的另一个证据就是,今天你在任何一个城市所能找得到的最是豪华的建筑,如果它不是政府大楼,那么它就一定是一家金融机构,或者是银行,又或者是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等。我们当今社会中的无数人,在走入社会,成为“房奴”、“车奴”、“孩子奴”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已经注定了将自己的一生全部贱卖给了我们伟大的金融机构。
既然金融业是任何一个时代所能找到的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而胡雪岩又是他本人所处的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商人,那么胡雪岩进入这个行业自然就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日期:2010-04-11 15:52:26
事实上是,胡雪岩还是在给别人打工的时候,就是在金融业里面混饭吃的——一家名叫“信和钱庄”的小钱庄的小伙计。而在他慢慢地开始发迹起来时,他开创的第一桩事业就是“阜康钱庄”。胡雪岩对于金融业所能产生的巨额利润以及掌控金融业能给自己的生意带来多大的便利,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所以,胡雪岩绝不会只是满足于拥有“阜康钱庄”这样一家钱庄,他时时刻刻都在想,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更牢固地更有利地掌控当时清代的金融业——因为胡雪岩想要成为的是一个大商人,一个远远超过其他普通商人的大商人,真真正正的“人上人”。
而与简单地拥有一家钱庄相比,胡雪岩要在整个金融行业里面占据有利地位,成为金融业的主宰,真正的“金融大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古代的金融业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当铺、钱庄和票号。它们最初所从事的业务也是完全不同的,当铺主要从事抵押贷款,钱庄则是从事信用放贷,而票号则是从事汇兑业务。
三个部分组成的中国古代金融业,从一诞生之初就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改朝换代引发的经济波动,他们都曾各领风*:或此兴彼衰,跌宕起伏;或齐头并进,相互补充;或昙花一现,杳无踪影。三业兴衰无常,不断演进,活生生的一部中国古代金融史。
以生命力和数量作为评价标准:当铺居首,钱庄次之,票号为末。
以实有资本排作为评价标准:票号第一,钱庄第二,当铺第三。
从经营对象来看:当铺主要面向穷苦大众,范围最广;钱庄联系小型商贸业,市场最大;票号紧贴官府、钱庄、巨富。收益匪浅。
就机构设置说:票号有总号分号之分,广设分号;钱庄少见分号;当铺独立经营,各自为战。
拿资本构成看:三业均为股份制。
日期:2010-04-11 16:07:27
从清代开始,钱庄和票号的业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了相互接近融合,钱庄也开展了一定的汇兑业务,而票号也开始从事信用放贷。以至于到了清代末年,钱庄和票号最大的区别不再在于它们所从事业务的不同,而在于它们开展业务的地域的不同——票号主要盛行于北方,由山西商人(即晋商)所控制;而钱庄主要盛行于南方,由徽州商人(即徽商)所控制。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由小到大,已经逐渐发展成了南方钱庄业界的巨擘。一方面由于票号和钱庄在性质上此时已经很接近,是否有必要再开一家名字叫“票号”的北方钱庄实在是值得怀疑;另一方面也由于票号数百年来被晋商牢牢掌控,根基太深,实在是难以撼动——一心要掌控当时的中国金融业的胡雪岩,选择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了“当铺”,由一批特定的徽州商人(胡雪岩自己的同乡)同样是牢牢掌控的典当业。
日期:2010-04-11 16:41:43
典当业是中国古代社会里最古老的一种金融行业,它的历史比起钱庄和票号来,要久远得多。它专为私人提供抵押品贷款,最早称为“质”或是“质库”。到了明朝,名称就有10多种,通常称之为“当铺”。
当铺最早产生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寺院的一大贡献,当时称作“寺库”,是一种收取动产作为抵押,向对方放债的机构。旧称质库、解库、典铺,亦称质押,又有以小本钱临时经营的称小押。当铺多由私人独资或合伙经营。当户则大多是贫苦百姓。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赎当”时须付利息,期满不赎,由当铺变卖——可以想象,当铺或称典当业,作为中国古代金融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在是一个让所有商人垂涎的暴利行业。
到了明、清时期,典当业开始被徽州商人所控制。准确地说,是被徽州的休宁商人所控制。古徽州有一府六县,即徽州府和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而各个小地域的徽州商人所活动的商业领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明清的徽商主要掌控了四大行业:盐业、典当业、茶业、木业。而典当业主要是由徽州休宁一县的商人所掌控。
徽州休宁商人经营典当业遍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城镇。并且在长江以北,徽州典当商一度也很得势,《明神宗实录》中记载的河南巡抚沈季文曾说:“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赀数千金,课无十两。见在河南,计汪充等二百一十三家。”除此之外,北京和山东、福建、广东诸省也都有过徽州休宁典当商的踪迹。明人凌蒙初在《初刻拍案惊奇》中描写的休宁商山大财主吴大郎有百万家私,号称“吴百万”,他就是一个经营典当业的巨商。清末翰林许承尧在《歙事闲谭》中称:“典商大多休宁人……治典者亦惟休宁人。凡典肆无不有休宁人者,以专业易精也。”
日期:2010-04-11 16:48:27
徽州休宁一县的典当商属于徽商中的“上贾”,资本极为雄厚,在当时激烈的商帮竞争中,他们联合族人乡党集中于一地同治典当业,以较低的典利排挤其他商帮而占领市场。
明代人周晖在《金陵琐事录》中称:“当时南京的当铺总有五百家,福建铺本小,取利三分四分。徽州铺本大,取利一分二分三分,均之有益贫民。”在取和予上,徽州典当商很注意掌握分寸,在“予”时好象吃了亏,而在“取”时却终究能占大便宜。明代休宁人程锁在江苏溧水开当铺,坚持“居息市中”,“终岁不过什一”,“使得细民称便,争赴长公(程锁)”,他本人也从一个资本不大的典当商,成了“累资万金”的大富翁。
徽州休宁的典当商在内部管理上很有特色,主要是分工精细,制度严明。据清末民初老当铺客介绍,明清时期,一般规模的典当店铺里,都设有“柜台先生”二至三人,鉴别顾客典当的货物,评估价钱,写票二人,专写当票;中班六人,有正有副,负责货物打包;挂牌二人;学生10余人,按能力大小依次排成序号,序号l至6的学生分别协助各管事料理业务,序号7以后的学生负责跑包楼,送包取包;管事若干人,分管包房、钱房、首饰房和账房,人人各有所司,各司其职。“柜台先生”统称“朝奉”,原来在封建社会里,凡是典当店铺开业,必经朝廷核准,也就是“奉旨经办”,谁也不得借题滋扰。
因为徽州休宁商人宗族联合经营的特色(这种特色普遍存在徽商群体中),也由于典当商在内部管理上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色,由徽州休宁商人所牢牢掌控的典当业,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形成了对这个行业事实上的垄断。外人要想插手,如果不是发生什么特别大的变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尽管胡雪岩也是徽州商人中的一分子,但他是徽州绩溪人,仍旧被排除在牢牢掌控着典当业的徽州休宁商人的群体之外。
然而。到了1860年前后,到了这个战争随时都潜伏在四周,在绝大多数商人都认为最不适合拓展自己的事业而选择收缩的时候,胡雪岩却认为,自己插手典当业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他选择了逆流而上!
日期:2010-04-11 20:31:50
普通的商人都看到了,太平军和清军之间在打仗,而且战火可能遍及这些商人们所在每一个城市,市面是如此的混乱,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逃难。这样的环境下,谁还会有心思去思考怎么做生意呢?
胡雪岩也看到了,混乱的市面,极度慌张而选择逃难的人们——他看到自己插手典当业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