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废铜(研究生是怎样炼成的)》
第33节

作者: 漫游者四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师弟,我不考了,我劝你也别考了,太苦了,上了贼船……你就下不来了!”孔文超双眼朦胧,喷着酒气说,脸上浮现痛苦的表情,仿佛肚子里的酒精正在一阵阵往上漾,他的嘴巴张了几张,想把刚吞下去的东西都吐出来。孙宗林见势不妙,赶紧过来和粱永波拉着他的双臂把他架了出去。还没到卫生间,孔文超就突然哇的一声吐了出来,一大滩秽物将酒店光滑的杨木板地面弄得一塌糊涂,旁边的一个女服务员被吓得面如土色,捂住嘴跑开了。

  夏子新呆呆地立在包间的门口,半天没有回过神来。包间里已经没有一个人,桌上和地上都是一片狼藉。那边,苏姗和高琴静静地站着,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当夏子新的目光和苏姗的目光碰在一起的时候,两人都有点苦涩地笑了一下。醉酒的场面以前也见过,但今天孔文超的醉酒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意味,最直接的令人感伤的感觉就是,曾经属于他们的青州师专时代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日期:2004-6-5 1:08:41
  21
  期末考试前夕,县教委即将进行的一次年终例行教学检查却使地处偏僻的柳湾中学像遭受了一场地震似的动荡起来。原因很简单,蒋科长两个星期前就打了电话来,要冯运来趁这个机会将推行了一段时间的量化评比教学改革一些成果展示一下,好在明年作为典型在全县范围内推出。冯运来接到电话激动得连着几夜都没睡好觉。这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柳湾的教学改革在全县出了名,那他就会捞取很多的政治资本,仕途也将因此变得一片光明。看来给青州教育局那位副局长表叔的一封信没有白写,蒋科长的电话显然包涵了其它的东西,只有他能够感觉出来。他仿佛看到了正校长的位子正在向他招手,而去林河县教委的日子好像也不远了。

  头脑一热,冯运来就准备大干一场。第一个动作就是紧急成立了一个临时的量化评比教学改革成果总结工作领导小组,由金德川任组长,自己任副组长,其实金德川不过是挂了个虚名,完全是由冯运来在一手操作,成员除了教导处主任陈安明、汪文水等三驾马车之外,还有各教研组的组长,并火速在星期五的下午召开了全校教师动员会。冯运来在会上宣布了三项内容,其一,量化评比的各项制度必须完善并用玻璃镜框裱装之后悬挂在校长室的墙壁上;其二,期中考试评比的结果要重新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其三,各年级所有主科教师批改的作业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在近日内全部收齐,包括课堂作业,练习册、测验及摸底试卷等,达不到批改次数要求的要不惜一切代价补上。

  “再过两天县教委就要来检查了,”冯运来拿眼扫了一下屏声静气坐着的教师们,用手指敲了一下桌子说,“我真为某些教师担心,平时批改作业很马虎,作业次数太少,有的练习册根本就没有批改过,这怎么行呢?我们的量化评比不光体现在考试中,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平时像批改作业这样的琐事中,你批改了多少学生的作业,体现了你多少责任心,这两个是成正比的嘛。”

  冯运来喝了一口茶,也是为缓和一下语气,抹了一下嘴唇说道:“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把学生的练习册批改完,其他中学可能都没有这样做,这就是我们的特色啊。作业批改达到要求的教师,我们鼓励你多批改,作业批改数量不够的教师,这两晚要给我挑灯夜战,补不上来后果自负。”
  下面的教师们听罢一下子骚动起来,有的开始小声地发牢骚,“什么事嘛,向上级邀功也不能把教师们当奴隶待啊。” 有的则唉声叹气:“那么多学生,一人一本厚厚的练习册,两天要批改完,还不把人累死啊。”议论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
  “好了,别吵了!”冯运来捋起袖子,捶了一下桌子,有点生气地说:“有些人就是一点苦都吃不了,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每个人都要有服从大局的意识,我劝在座的不要做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的事情,否则我立马叫他卷铺盖走人!”
  众教师一看冯运来的流氓架势又要摆出来了,一下子又回归到惯常的集体失语状态。的确,即使在柳湾这样的地方,为了混碗饭吃,许多人其实也得长期处于忍气吞声的境地,如果爆发出来,最后也只有自己另谋生路完事,哪个做校长的在上面没有一点这样那样的关系,而很多教师则单纯得很,单纯到除了教书其它什么也没有的地步。

  “当然,也不会让你们白辛苦的,”冯运来见场面安静了,口气也软了几分,好像要跟大家掏心窝话似的,说,“这个月的奖金要跟批改的作业量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还要受处分。下面请陈主任具体讲一下奖惩标准。”说罢,转过身去对陈安明点了一下头。
  大家就跟着将目光投向了陈安明,这个柳湾中学的实力派人物,由于为人相当低调,所以有时竟然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每次开会,不管是金德川还是冯运来讲完话,都要习惯性转过脸问他一句:“陈主任有什么要说的?”,他总是把手摆了几摆,说没什么要说的,好像天生就是一个闷葫芦似的。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他却经常在青州日报的副刊上发表观点新颖甚至是敏锐的文章。那么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格局,使他失去了说话的兴趣,似乎一张开口就陷入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开口,同时感到了空虚”的境地。

  陈安明有点机械地摊开一张纸片,也没有看下面的老师,慢吞吞地开了口:“这次对作业批改的要求是,课堂作业要求一天至少一次,练习册则要求批改到所上的新课处。每批改一次是两毛钱,一张测验试卷是一块钱,上不封顶,多劳多得。反之,批改数量不够的,缺多少按照同样标准从其工资里扣多少。教导处会同各教研组组长负责统计验收,希望大家努力完成任务。”

  陈安明宣布完,收好了纸片,也不看冯运来,只是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香烟点上。所有迹象表明他并不赞成这种赤裸裸地堆砌“政绩工程”的做法,一方面,向冯运来提出不同意见,无异于与虎谋皮,另一方面,他其实对柳湾的现状已经绝望了。在他的上面有个急功近利的冯运来,冯运来的上面还有一个老朽昏庸的金德川,他们在上面都有撑腰的,自己却完全靠能力和一股正气了。以前,他看到不顺眼的事情还会当场跟他们较劲,脖子上的青筋也会因愤怒梗得老高,但现在他更多的是沉默,在这种情形下,他觉得沉默是一种最有力的方式,他感受到了柳湾中学正在腐烂的气息,他就这样耐心地等着,觉得即使他不去把这泡脓水戳破,也早晚会有人来戳破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脓包被戳破之后,不要将那腥味十足的汁水溅到自己身上就行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