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废铜(研究生是怎样炼成的)》
第49节

作者: 漫游者四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我们之下,还有多少受苦的人哪,我们虽苦,但决不是中国最苦的,最苦的是底层的老百姓。有时想想,觉得他们真的很伟大,像沉默的土地一样伟大。”夏子新说,脑海里浮现在家乡辛苦劳作的母亲和心脏病常常发作的父亲,心里一下子沉重起来。他好久没有回去看望他们了,而他们也很少来打扰他,一生一个字也不识的老母亲,不知道考研是怎么回事,但是她知道这件事对儿子来说,比考大学还要重要,所以她总是在电话里对他说,好好教书,好好考试,别焦心家里,家里一切都好。父亲也是个刚强的硬汉子,有一次心脏病发作,疼得身子挤在墙壁上,都不让人打电话让他回家,原因只有一个,怕分了他的心。这一刻,他才意识到更多的沉重的东西,他的这次与命运的抗争其实远不止他所忍受的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他说不出来,但它们实实在在存在那里,只是他没有怎么去触碰它们。

  “是啊,我们还能奋斗,他们却只是在挣扎。”苏姗说。两人脚步有些沉重地走进了人生鼎沸的菜场里。
  也许是受刚才情绪的影响,两人简单地买了几个菜就走了出来。苏姗又看了一眼那个跪在地上的老奶奶,目光里充满了同情。走过去的时候,她对夏子新说:“庸常的生活之流淹没了多少人间的心酸啊,忍辱负重的人比比皆是,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
  “人生的真相就是这样的,只是我们有意无意掩盖了它罢了。”夏子新叹了口气,心里一时翻江倒海起来。
  两人边走边说着话,不知不觉走进了三中的大门。校园很开阔也很荒凉,也许是放假的缘故,已经很少看到人了。苏姗住在操场后面的教师宿舍区,她的宿舍在三楼。一个不大的单间,但卫生间和厨房都有,这在农村中学就很难了。一走进去,夏子新就能感受一股浓浓的女性气息。房子不是很新,但里里外外被苏姗收拾得很整齐,挂了浅绿色的窗帘,窗台和书桌上都放了一些插在竹筒里的郁金香和蝴蝶兰之类的干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堆得高高的书,书橱里有,书桌上有,连床铺上也有,真的是一个书的海洋,可见主人是怎样的嗜书如命了。

  “哇,你真的要变成一个书虫啊。”夏子新叫了起来,他一直自诩书读得很多,但到了苏姗这里才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好书很多,人生苦短哪。”苏姗在墙角放下手中的几个塑料袋,感叹了一声。她直起身来脱掉了身上厚厚的羽绒服,露出里面浅黄色的毛衣,身体的曲线一下子显露了出来。
  “你呆着,我去厨房做菜了,很快的,要不了多久的。”苏姗拎起那几个塑料袋对他说,然后就走进了厨房。半天还转过头来对他说:“要是着急,你就看会儿书,我这里什么没有,但书有的是呢。”
  “好,你忙吧,简单一点,不要太复杂。要帮忙就叫我一声。”夏子新说着话,眼睛已经盯到了那些令他爱不释手的书上。他一眼看到苏姗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萨特的《存在和虚无》,就拿起来,翻了几翻,很吃了一惊。他发现几乎每一页上苏姗都做了标记,有的页面上还密密麻麻地写了读书心得,他忍不住读了一段:
  “萨特认为,人生就是一种“自欺”,而自欺的根源在于人生的虚无。我认为很有道理。因为人是虚无之上存在起来的存在,是活着但又必然死去而重归虚无的存在。只有人才把“死”和“虚无”带给了世界,因为人之为人,在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他存在,是对不存在即虚无的抗争;他的死,对他而言是真正的虚无。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是一场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战斗。每个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出生,满怀希望地活着,最后又不由自主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死亡则宣告了生命意义的虚无。对人类构成深刻威胁的,是人自己的精神危机。”

  这些话好像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这本书他也读了,但没能读完,也许感觉太艰深了,现在看到苏姗读得这么透彻,他感到很惭愧。难怪她报了人大的哲学系,就凭她这功底,人大不录取她也是自己的一种损失。可苏姗硬生生被英语拦了两年,今年怎么样还是个未知数。
  读着苏姗写下的那些鲜活的感想,他内心思想的阀门也一下子被打开了。汹涌的思绪之潮一下子淹没了他,这是自从复习考研以来所没有过的。他完全陷入了沉思,前前后后的人生体验此刻都汇聚在他的脑海里,让他禁不住浑身有点战栗。是啊,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关注人生意义的人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个孤独者。他“孤零零地活着,完全孤零零一个人”。他的孤独是对他的思想的惩罚。任何人要直面人生,要进行真正的思想,他首先就要准备承受难耐的孤独。人一旦看到了某种真实,他要再过自欺的生活就十分艰难了。他看到的真实,恰恰就是生活的无意义,痛苦的无价值。他是在对意义的追求中发现意义的虚无和人生的空虚的。人就是虚无,而且是一切虚无之源。死是一种非人的东西,是一道无形的但我们却又无法穿越的墙,在墙的那边是真正的虚无。

  他沉醉了,为这些汹涌而来的闪光的思想,奇怪啊,他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的门是不轻易向人打开的,现在,在他的面前竟然一下子洞开了。
  “吃饭了,菜来了。”这时,苏姗端着一碟炒好的菜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快去帮我把另外几个菜端来。”见他发愣的样子,她就冲他嚷道。
  “噢,好的,我这就去。”他醒悟过来,从思想的深潭里钻了上来,唇齿之间仿佛还留着思想的芳泽。奇怪啊,在苏姗这里,他似乎找到了丢失已久的东西了。
  几个菜都在一个小方桌子上放好了,红烧鲫鱼、蘑菇炖本鸡、红烧排骨、油焖青椒、茭白炒肉丝,真是色香味俱全,典型的家常菜,馋得他只想流口水,没想到苏姗还有这一手啊,谁要是娶了她做老婆,可真是有福气了。
  “看我给你准备了什么了?”苏姗从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里拿出一个造型别致的白瓷壶,向他亮了一下。

  “哇,剑南春啊,好酒啊。”看到壶上的字,他一下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学生家长送的,差不多都给我老爸喝了,就留下了这一瓶。”苏姗兴奋地说,“今天跟师弟你可要一醉方休啊。”
  “我可喝不过你啊,看来先趴下去的是我。”夏子新笑着说,苏姗的酒量他是领教过的,连孔文超都畏她三分。
  “试考完了,痛快地喝吧。”苏姗开始往夏子新的玻璃杯里咕嘟咕嘟地倒酒,然后给自己的杯子也斟满了。她举起了杯子,对夏子新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嘛,来,先喝干第一杯。”
  夏子新举起杯,一仰脖子喝了下去。真是好酒,醇厚绵绸,满口余香。
  两个人你来我往,喝得真叫尽兴。没有多久,一瓶酒就快要亮底了。夏子新感到头有点晕晕的,酒精在烧灼着他的五脏六腑,眼睛也有点发红了。再看苏姗呢,也是喝得脸色酡红,脸颊犹如盛开的桃花般灿烂,看他的目光也有点恍惚迷离了。

  “子新,你有没有觉得人生很虚幻啊?”苏姗问道。
  “当然了,有时深夜醒来,不知道自己是谁。”夏子新拿起酒壶给苏姗倒酒,说:“我有时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死,心里就很着急,我觉得人生的一切艰难困苦都不算什么,人最大的悲剧就是生命太短暂了,我们对此毫无办法。”
  “同感,同感,”苏姗好像受到了触动,眼睛里有一种闪动的波光,“波德莱尔曾经宣称,一个艺术家的首要任务是向自然抗议。王尔德也说,艺术不是自然的镜子,而是对自然缺陷的抗争。从终极的结果看,一切肉体性存在生于无,最终也归于无。 子新,人生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你我的挣扎和反抗都是徒劳的啊。”
  “那我们怎么办呢?”他真的感到了绝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