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国——告诉你一个可能闻所未闻的三国》
第6节作者:
铲君山
袁绍必须向南扩张
正如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道光、咸丰年间自外来的祸患,而那种祸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无法阻止西洋科学和机械实力,使其不到远东来。同样的,袁绍集团南下扩张,是他战略规划的必行之策。还记得讨伐董卓之时,袁绍问曹操,“如果不成功,何方面可拒”嘛?曹操让袁绍先说,袁绍说“我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曹操答道“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的意思是要用天下的人才,来治理天下,不想依托山川之险,据形胜之地,搞封建割据,他的追求来得更大一些,是要任用天下的有才之士,以道御之,其意在于整个天下,而不在于割据称雄。后世也经常拿这个来证明曹操比袁绍优秀。但是在这里,我认为曹操并不明显的优秀于袁绍,如果袁绍自己不送死,曹操不兼并袁绍,仅仅是保持“用天下智力”这样的宏伟蓝图,而没有具体规划的话,那么曹操无异于坐以待毙。从执行力的角度来分析,袁绍有具体实践的方案,显得更脚踏实地更靠谱;而曹操却只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就好比那句著名的“我没钱没房没车,但我有一颗爱你到老的心”,心意是好的,但是没有实质的内容作为依托,总感觉是空中楼阁。至于后来兼并了袁绍开始南征北战,那才是曹操真正英雄之路走上了正途,此乃后话。
在这里,袁绍的规划显得非常有战略眼光,而且是可行的。咱们来看看地图,袁绍的位置,他不先拿下山东的曹操,还能往哪里拓展呢?他的北边,是匈奴和沙漠,东边是大海,西边是蛮荒之地,只能往南打。而南边的门板正是曹操。袁曹之战更像是提前进行的决赛,他们两个谁赢了,谁就能统一长江以北。既然可行,又不得不行,那么就只有执行,袁绍攻打曹操,实际上就是对他在讨伐董卓时期就做好的规划的一次真正的实施。而且,是很有希望打赢曹操的,至于为什么会战败,而且败的那么惨,后文会详细阐述。
由此可以看出,袁绍向南扩张,以及拿曹操练手,这是袁绍集团走到新的节点一次必然的军事行动。如果不动,那么就只有四州,而且看着曹操坐大,自己实力不增加,最强对手日渐强大,作为集团的最高统治者,无论如何是坐立难安的。况且,就算袁绍不打曹操,曹操就会不打袁绍嘛?不可能,曹操不打袁绍唯一的原因就是硬实力差太多,曹操不敢冒险,一旦曹操实力够了,这二位必然一决雌雄。开战越早对袁绍越有利,越晚对曹操越有利。袁绍要的是“速”,曹操要的是“缓”,在战法上我认为二人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既然都正确,为什么袁绍会失败呢?因为从古到今,战争的结果必然有胜利方和失败方,这是一定的。而后人完全根据结果来评价双方的优劣,以成败论英雄,真要好好反思一下,如果真能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何必给项羽一个“本纪“呢?
曹操偷学袁绍
多数人认为曹操是不屑于袁绍的,更不会把袁绍当榜样学习,其实不完全这样,在一个重大问题上,曹操执行的,就是袁绍的规划。请看曹操拿下袁绍的地盘后,又是如何作为的呢?南下打荆州的刘表,刘备,发动了著名的赤壁之战。这不是就是袁绍的“南下以争天下吗”?曹操的地盘,也恰恰是“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有意思吧!袁绍当不了首席执行官,他没有把他的正确规划执行好,正如标题“他爱制定规则,却总玩不好”,但是曹操执行好了。至于一开始的曹操对于袁绍的规划不屑一顾,托出了自己的大略,可以理解为一,《魏书》对太祖的美化,二,曹操要在袁绍面前展示自己的高明;三,曹操不想让袁绍知道自己的规划是正确的。就好比今天的职场官场,你明明有一个不错的规划,拿给同事同行商量,人家被你的智慧震惊了,但是故意说,你这样子是不行的,好让你失去信心,然后,他自己盗取你的方案去邀功请赏,受伤的就是你。所以说啊,有时候“闷声发大财”真的很重要,既然意识到自己是正确的,就这样做吧,又何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让别人有盗版的机会呢?
辩证的看待历史与当今,会有不一样的奇妙风景。
日期:2013-04-16 10:08:40
袁营全是主战派
有人认为沮授,田丰是不支持袁绍开战的,仔细查阅《三国志》,发现他们其实也是主战派,只是不支持袁绍那样的战法,他们有自己的战略规划。袁绍将要南征之时,田丰,沮授劝谏道:“师出历年,百姓疲敝,国库无余钱,此国之深忧。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审配、郭图反驳道:“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沮授说:“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曹氏迎天子安宫许都,今举兵南向,於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瓒坐受围者也。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兵,窃为公惧之!”郭图等曰:“武王伐纣,不曰不义,况兵加曹氏而云无名!且公师武臣(竭)力,将士愤怒,人思自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虑之失也。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亡也。监军之计,计在持牢,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
此番论战虽然各引经据典,主题无非是速战和缓战,田丰沮授的意思是用运动战,游击战来缓慢消耗曹操,三年之内曹操必然被拖死,审配郭图主张毕其功于一役,因为现在已经占尽优势,再过三年可能优势不一定比现在大。有这么便利的战争条件,的确适合发动。他们究竟谁对谁错?我认为都有道理,而且不论用哪一派意见,成功面都很大。
田丰,沮授建议的合理与不合理:几十年后的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略,就是不跟你开战,扼住咽喉要道,让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无所得,同时自身求发展,综合实力拉开巨大差距,硬是把蜀国给活活拖死了,田丰,沮授的谋略和司马宣王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司马懿时期的曹魏,还有另一个敌人——吴国,所以对蜀国,采取损耗最小的方式,硬把你拖死,是很奏效的。而袁绍当时不往南打就没地方去了,养了几十万的军队而不用也不练,这难道是要把战马变成只会拉磨的驴嘛?时间一长,恐怕都不会打仗了。这就是其建议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也是袁绍没有最终听取的重要原因。
审配,郭图建议的合理与不合理:如前文所说,袁绍要是不南下,就没地方去了,就永远只有四州的地盘,这是袁绍不能接受的。三年之内,坐守四州,而曹操却可以在广大的中原地区驰骋,消灭想消灭的,扩张能扩张的,发展该发展的,实力和袁绍就来了个此消彼长,到时候曹操是大佬也很难讲。对手实力弱小的时候不消灭,难道坐等他成长起来再花十倍力气攻打嘛?这就是审配,郭图说的“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亡”,夫差不在勾践最弱小的时候消灭他,等勾践发展起来,反而自己被消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