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国——告诉你一个可能闻所未闻的三国》
第21节作者:
铲君山
蔡邕于是乎成了董卓的御用文人,董卓也想通过对文人的代表蔡邕的重用缓和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关系,只是这位仁兄的做法有点坑了董卓,不仅弄的人神共愤,也给自己召来杀身之祸,死于王允之手。董卓征召蔡邕历任三个部门的长官,恰恰是在太后被杀,天子被废,大臣被诛,挟持献帝迁往长安的三个时间点。汉朝宗庙被烧毁,先帝陵墓被挖掘,人民尸横遍野,蔡邕此时却助纣为虐,建议董卓削去和帝以后四位皇帝的庙号,对董卓的残暴视而不见,却卖弄自己的学术,这不仅是给自己挖坟,也是让领导面子过不去。
日期:2013-04-23 20:48:23
董卓与货币战争
三国历史的正餐环节都与董卓无关,但是无论政治,军事,经济,董卓无疑都做了药引子,成了开胃菜。比如和今天的我们息息相关的通货膨胀,来看看三国时期的物价飞涨是怎样形成的。
董卓命人将宫中铜人全部打碎,改变自汉武帝以来数百年流通的五铢钱制度,另铸为五分大小的小钱,上面没有花纹和文字,粗制滥造,周边和中间孔洞也无轮廓,不做打磨加工,结果钱币贬值,物价飞涨,一斛谷子居然数十万钱。老百姓被逼无奈,买不起,我就不买;钱不行了,我就不用。这就是从此以后,钱币不再通行的原因。那么必然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
除了政治上的失败,董卓把汉末经济破坏的一塌糊涂,民生一旦崩溃,就人心大失,恐怕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只不过小说写成是亡于女祸,写正史的又不是经济学家,于是就把这一点轻描淡写带过了。那么我来分析分析吧。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一定,如果加印,那么现有的就要贬值。贬的值去了哪里呢?就分摊到新印出来的货币上了。而货币是由政府印的,于是这部分贬了的值,说到底,就是从老百姓手里,转移到政府手里了。董卓印的钱,粗制滥造,既然工艺不细致,那么一天的产量就会特别巨大,以至于货币一贬再贬,这和30年代大量发行法币导致物价飞涨的道理一样。就在几天前欧盟说我们国家多余的货币已经达到一百多万亿人民币,这就是我们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如此剧烈的原因。千万不要和董卓那么做相比哦亲:)
好吧,就说这么多吧。以后还会讲到刘备怎么打货币战争的,敬请期待。
日期:2013-04-24 20:53:36
仆年少的时候,轻狂。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觉得其他人做成了事情,我自己也能做到。等到真正轮到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发现就跟想象的不一样了。李鸿章有一首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时方知一死难”。仆借用一下“劳劳驽马未离鞍,临事方知成功难”。有个媒体人在节目里说,很多人都觉得别人的事迹没什么了不起,但是终你一生,能不能做到别人的十分之一呢?仆敬纳其言,自此,仆学会了谦逊。
仆潜水的时候,也曾指责其他作者的作品,觉得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说是错的(注意,是不合己愿,而不论是否客观)。后来,姿势水平提高之后,学会辩证看待问题,同时也了解到没有任何一个作者可以100%的把自己意思表达出来,也不可能100%一点漏洞都没有,也有的是因为仆自身的姿势水平不够而理解不了。
仆正面回应一下“阴谋论”。人处于顺境的时候,不用多说什么,但是,当遇到坎儿的时候,有多少人认真琢磨过原因,又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我想,只要是一个社会人,有自己的圈子,不但有能摆上台面的光鲜的东西,也无处不存在隐藏的暗流。不论企业,还是官场,还是体制内,处处都存在。你可以不承认,但是无法改变其客观的存在;你也可以选择做一个你喜欢做的人,但是无法保证其他人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仆所写的“阴谋论”,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这也是和平年代但是每个大国的国防开支都不少的原因。《司马法》说“国无大小,忘战必危”,仆也正是这个意思。你能说这是副作用大,或者迎合时世而故意扭曲一些概念?仆如此说,难道不正是为君更强大吗?
法家和儒家历来就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易中天说儒家好比“救命的药”,法家好比“杀人的刀”,职责不同。不能因为两种观点所司其职不同而硬要评判出高下。国家也好,个人也好,既要抛出橄榄枝,同时也要准备好棍棒。
仆自第一天发帖以来,得到了诸多朋友的回复,感谢!从中,我了解到了同为社会人的大家对待同一个问题存在的意见分歧,也收到了不少给力的反馈,当然,也免不了砖头。无论如何,都会促进仆的成长,同时鞭策仆奉献更好的作品!
恭候~
日期:2013-04-24 22:14:29
董卓之亡,始于废帝
打个比方,上级想要提拔你,你也有升职的资格。但同时,还有两个或以上的竞争对手,人事部门部分支持你,部分支持你的对手,怎么办?
常规的办法,就是努力使自己出类拔萃,用实际行动告诉鉴定部门你是最好的,让大家都看到你的能力。再逐个击败对手,直至最终的胜利。这样做可行吗?
如果你这么做,很可能未上战场就先败了。为什么?假如你表现的特别耀眼,你的对手不如你,那么你一登上拳台,就会让你的对手心不自安,就会迫使你的对手先于你结成联盟合伙来对付你,你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牺牲品。
更好的办法是:你退后一步,让出一条道,让你的对手先过去。让两个竞争对手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内耗。等他们斗的两败俱伤,组织必然会蒙受损失,这就是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所有人看出谁是争权夺利的,谁是干实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权威。
有人会问,万一对手不内耗怎么办?引入一个有争议的但很有道理的说法,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写道:“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三条虫”。似乎几个中国人在一起总要你争我斗。所以,不用担心你的对手不内耗,因为这是文化属性问题,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说到这里,似乎董卓失败的原因就浮出水面了,那么一一来列举。
一,腐朽的官僚不关心国家的命运,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东汉末年的官场有多腐朽,我想不用仆多说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国家以后怎么样,已经不是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僚考虑的,而是纷纷为自己寻求后路。如果把这些官僚比作董事局成员,汉灵帝是去世的董事长,董卓竞选的职务是新总裁,您觉得这些董事们会答应吗?根本不可能,因为他们的利益如何分配,还没明确的章程呢!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向皇后的爸爸借钱做军费,他家财万贯的老岳父只给了崇祯皇帝一个打饭要饭的数目。王朝的末期,这些官僚和贵族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已经沦丧到了什么地步!这样的国家,又有什么理由苟延残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