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趣话》
第3节

作者: 擢倚天之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虞世南将笔法传授给他外甥陆柬之。陆柬之有《文赋》、《兰亭诗》等多种墨迹传世,其婉雅之趣,可见虞世南之流韵;陆柬之又传其子彦远,时称小陆。陆彦远又传给他的外甥张旭。张旭在盛唐时号为“草圣”,所传楷书《郎官石柱记》颇有虞体风采。
  褚遂良曾向虞世南请教:“某书何如(智)永师?”虞世南答道:“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能若此者?”褚又问:“何如欧阳询?”虞答:“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君岂能若此?”褚叹息说:“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答:“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固可贵尚。”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也曾学习过虞书。宋代蔡襄行书也学虞世南。宋高宗赵构书学智永,兼习虞世南。可见虞世南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日期:2011-05-09 16:41:46
  (三)擅长小诗
  虞世南编有《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二卷,著《虞世南集》三十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大多数应制诗,没有多少意义。然他的咏物小诗写得清新可爱。要知道,在初唐时代六朝靡丽文风仍然影响文坛下,能够写出许多的素朴的小诗,真的不容易(是反潮流英雄呵),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如:
  春夜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春夜寂静,万籁无声,月亮爬上来了,使鸟儿吃了一惊,纷纷穿越林子,飞向黑暗。风儿悄悄地吹,诗人居住的竹堂分外幽静,整夜把门开着。我们的诗人呢,这个时候,也许正静静地欣赏体味春的夜色,月光的纯净。呵,生活是这般美妙。
  读这首诗,使我想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夜的花园里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美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咏萤
  的历流光小,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童年的夏夜,我们唱着:“萤火虫,夜夜红,外甥找舅打灯笼……”直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这小小的生灵,在黑暗的寂寞的夏夜里飞个不停,究竟在寻找什么呀?在虞世南的笔下,那个小生灵,虽然它亮出的光很小很弱,它的翅膀用薄又短,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希望别人那个知道自己啊。所以,它们不知疲倦地飞着,哪怕整个世界都沉寂了,它还在飞翔,还在闪烁着光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萤火虫虽小,但也知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聪明的朋友,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该留下些什么呢?
  秋雁(一作褚亮诗)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
  为有传书意,联翩入上林。
  鸿雁传书是从《汉书》里传下来的典故,加上汉乐府里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中国古典文学里总是将“鱼”、“雁”作为传书送信的使者。多愁善感的诗人漂泊在外,看到鱼雁,就会想起远在他方的温暖的家。虞世南也并不例外,他咏秋雁,自己此时正侍候在皇帝身边,年逾花甲而无法落叶归根,看到天上的大雁纷纷飞入皇帝宫苑,便思绪纷飞,它们来做什么事情?是为我送达家书店吗?是家里催我早日归去吗?西风劲吹,天气寒冷,落叶缤纷,这正如自己现在的年纪。怎么办呢,是留还是走?万般思想,化作一首动人的诗。

  当然,大家知道,他最著名的咏物诗是《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本来,他是告诉人们一个最普通的道理,身在高处,发出的声音就传得远,这在荀子的《劝学》里已经有所说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耳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指出君子应该善于利用外界的事物学问办事,从而强调学习的重要。
  而这首诗里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说蝉儿不是依靠外界的力量,而是自己能够身居高处,故能传响远方。言下之意是说,一个人的名誉不是可以靠外界的赞颂就可以扬名天下的,决定的因素是自己的操守和品行。如果自己能够有纯洁的情怀和高尚的品行,那么,声名自然地会传遍四海。显然,这一观点是很有哲学道理的。
  王安石《登飞来峰》明显是受到虞世南这首诗的启发写出的: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大唐的诗坛上,最早出现的一颗星星也许并不怎样灿烂,但是,他却预示了大唐海纳百川,包容一切的气概下文坛将出现的宏阔与绚烂。
  日期:2011-05-14 10:37:44
  2.王绩:为喝酒而做官
  王绩,590(一说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他的哥哥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文中子王通。王绩十五去京城长安游历,拜见当时的权贵杨素,杨素接见了他,谈笑之间,发现此人谈吐非凡,在坐的也都佩服王绩反应十分灵敏,谈吐高雅,有英迈之气,把它看作为“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被推举孝廉,任秘书正字。不愿意受朝廷各种拘束,借口生病辞职,又担任扬州六合县丞,又因为嗜酒而影响处理县政,可能要被解职,当时天下也开始乱了,他就托患痛风,静候上级处理,自己连夜乘了小船脚底下抹油溜了。他还相当感慨地说:“网罗在天,吾将安之!”(弥天大网从天而降,我能够躲到哪里去呢)司马迁说:“人穷则返本。”王绩看来也懂得这个道理,迅速地离开了是非之地,回到老家去了。

  唐高祖武德年间,朝廷征召前朝的那些不肯为隋朝效力而辞职的官儿待诏门下省,王绩也在其列。贞观初,兄长王凝弹劾侯君集,而候君集与长孙太尉(无忌,太宗皇后的哥哥)关系特别亲密,这样王凝就得罪了长孙太尉,王绩业受到株连,以身体不好为由而辞职。
  后因为家庭经济窘迫所困,贞观中又赴选。他看中了太乐署的府史焦革善酿酒,求作太乐丞。负责选派官吏的衙门认为这不是非清流所适宜担任,不授,王绩说:“士庶清浊,天下所知,不闻庄周羞居漆园,老聃耻在柱下也。“(吕才《王无功文集序》)最后终于当上了。想不到焦革数月后就去世,他的妻子袁氏先尚时时送酒,后也死了,王绩仰天浩叹:”老天竟然不让我饱饮美酒啊!"(同前)遂挂冠归隐。结庐河渚,纵意琴酒,葛巾驱牛,躬耕东皋,

  自号“东皋子”,著书立说。
  他多才多艺,除了对酿酒深有研究之外,还擅长弹琴,妙于占卜算卦,独步当时。终其一生。有文集五卷,全唐诗存其一卷。
  日期:2011-05-16 15:33:23
  (1)爱酒如命的酒徒
  他待诏门下省时,弟弟王静当时做高祖的禁卫,问他:“在朝廷里待诏快乐吗?”他回答说:“待诏薪俸微薄,而且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也难有升迁的机会,只是每天官府会供应三升美酒,差强人意,还可以混一段时间吧!”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之后,说:“王先生既然嗜酒,三升酒怎么够喝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从此,王绩就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

  王绩这个家伙嗜酒如命,哪里有酒就奔向哪里。他听说主管音乐的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于是主动请求当太乐丞,目的就是焦革为人和蔼善良,爱才敬贤,而王绩的才学深为他赏识,当了焦革的部下,就能经常从他家里要到酒喝。这和魏晋年间的阮籍相似,阮籍听说步兵校尉府厨房里有数百坛美酒的时候,就主动请求降职去担任步兵校尉;而当校尉府里面的酒都被他喝光之后,他就主动辞职了。后来王绩也如阮籍那样,离开了太乐署,因为焦革和妻子相继去世,他再也不能喝到他们酿的好酒了。离开之时,他还仰天长叹:“这是老天存心不让我喝足美酒啊!”于是弃官还乡。

  史载:王绩因为酒醉而失职(指担任六合县丞),乡里有人嘲笑他,认为他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不是当官的料。王绩就写了《无心子》一文笑自己,更是笑他人,其词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