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趣话》
第41节

作者: 擢倚天之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唐代著名女诗人李季兰原名叫李冶,自幼聪明伶俐过人,识许多字,开口就是一首诗。父亲非常喜欢她。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看了后,虽然惊叹女儿的文才,却又觉得她小小年纪,居然春心萌动(“架却”谐音“嫁却”,而且小小年纪,却已经“心绪乱纵横”,到年纪大了怎么办?),性情不宁,于是向她母亲说:“这个女孩子非常聪明,反应也很灵敏,但是恐怕长大后成为失节女人。”

  唉呀,这个蠢瓜,完全歪曲了诗原来的意思。李冶小小年纪,非常聪明,看到眼前的蔷薇花没有人去管理,长得纵横错乱,交结在一起,从而引起联想,做了形象的描写,而不是她自己“心绪乱纵横”,更不是渴望早日“嫁却”!但是,自以为聪明的父亲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认为小小年纪就胡思乱想,甚至想找男人了,哪还了得!
  古时候,那些男人的心里总有这样的一种习惯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才多了,就往往想象丰富起来,心事也就会变得多起来,所以最好是一张白纸。其实,这个做父亲的想法荒唐得可以,请问:天下哪有性早熟到六岁女孩就想找男朋友的吗?难道你家里让她吃了什么性激素?李季兰的父亲真是杞人忧天;更加可恨的是,从此以后,他逢人就说自己女儿不好,自己很不喜欢她,因为她长大以后一定不是个贞洁的女人,从此以后便不再关心女儿的成长,听之任之。这样,李冶小小年纪,就被社会上许多人瞧不起了,到十一岁的时候,傻父亲干脆把她送到道观里,做了女道士,改名为李季兰。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聪明女子的幸福就被自己的父亲毁掉了。

  虽然李季兰做了女道士,但她没有悲观,依然热爱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长大后,如含苞欲放的牡丹,简直人见人爱。
  这时候的李冶已经成了唐代著名女冠诗人,《四库提要》评论说:“冶诗以五言擅长,如《寄校书七兄》诗、《送韩揆之江西》诗、《送阎二十六赴剡县》诗,置之大历十子之中,不复可辨。”其中《寄校书七兄》中的名句“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更被称赞是“幽闲和适,孟浩然莫能过”。七言绝句亦清丽可喜,如《偶居》:
  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无间。
  狂风何事相摇荡,吹向南山复北山。
  将心情拟作浮云,写心绪摇荡不安,随时都飞很远很缥缈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她责备狂风为什么要发威,把她如云般的心随意吹向南北。联想和生发十分奇妙,表达也简洁明快,情真意切,真实刻画出女性特有的心态,显示了女性委婉的思致。不愧为“女中诗豪”。

  唐代的道观本是风月之处,许多王公贵族的女子也做道士,如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都是女道士。她们大多不是守身如玉,洁身自爱,而是“半缘修道半缘君”,偶尔做一些风流的勾当。李季兰这个青春少女,长得如此美丽动人,才华出众,怎能不让天下许多男人动心呢!青春的她心中对异性的渴望也像春草一样滋生。当时一些名人也常常去她的道观里“借着烧香看和尚”,去与她调笑。著名诗人、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茶圣”陆羽就是李季兰的粉丝。刘长卿年纪比李季兰大得多,而且患疝气,也常常叉开两腿,迈着外八字步,艰难地走来。有一次,李季兰看着刘长卿走路的样子,忍不住笑,就吟了句陶渊明《饮酒》里的“山气日夕佳”,“山”与“疝”谐音,是说刘长卿一到傍晚,疝气就更加厉害了,刘长卿是大诗人啊,怎么会被你这个小屁孩欺负呢?他马上也用陶渊明的一句诗回答:“众鸟欣有托。”哈哈,你不要为我担忧了,我的“鸟”下面有布兜托住的。古代“鸟”与“屌”相通,所以《水浒传》里好汉们口中常常带着“鸟”字,江湖习气使然,至今江南一些地方仍然把“鸟”读成“屌”,称男小孩的外生殖器叫“小麻雀”。

  看起来两人说的话都很文雅,其实内藏玄机,是标准的黄段子。这故事传开了,人们更加认为李季兰作风大有问题了。
  其实,男人喜欢说些黄色段子,女子为什么不能说?何况与诗友开开玩笑有什么关系呢,居然让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横加指责,真是莫名其妙!
  日期:2011-09-29 19:29:16
  44. 穷人也能写好诗
  “胡钉铰”胡令能(785—820):祖籍不详,贞元、元和间人。唐朝人范攄《云溪友议》称:胡钉铰,名本能,活跃在贞元、元和间(785-820),早年以钉铰(今称小炉匠)为业,能诗,不废钉铰之业,远近号为胡钉铰,其本名转不著。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则称其名为“胡令能”。这些记载已说明,胡钉铰的“钉铰”,不是本名,而是行业之称,属于小手工业者,贫困阶层。其本名为“令能”。

  唐代的小炉匠“胡钉铰”也能写诗。而且写的诗非常不赖。
  相传有一天他梦见有人往他的怀里放了一卷书,从此便会写诗了。胡令能喜读《列子》,深受禅学的影响,后隐居莆田。代表作《小儿垂钓》被列入小学课文,是唐诗中为数不多的描写儿童的诗歌之一: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小诗现在选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因为它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很为孩子们喜爱。大概是因为年纪小还不知道梳理,他头发乱蓬蓬的。只见他侧身坐在青苔上垂钓。由于怕人打扰,所以他特意选了这么一块少有人来的地方钓鱼;而且有意用草丛遮掩住身体,怕水中的鱼儿看见自己的身影吓跑了。把钓丝垂在水中以后,他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偏偏这时有个邻居路过,看到这个小孩子在那里,感到奇怪,就大声嚷嚷着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呀?小家伙又急又恼,心想,你这个人啊,真不知趣,人家屏声静气在钓鱼,你却大声嚷嚷,水里的鱼不是都被你的声音吓跑了吗?所以他连连冲路人摇手。

  寥寥二十八字,就将一个似乎很有经验的小渔翁一丝不苟、煞有介事钓鱼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他的《咏绣障》也写得情趣盎然: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诗 。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描花绣图 。把她们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竟然惹得树上的黄莺误以为是真正的花枝,翩然从柳枝上飞向绣屏风,寻枝而栖。从最后一句里,我们看到了绣女们刺绣技术真是巧夺天工。
  诗省略了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只是用“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两句侧面描写,就可以让人想象得到绣女的飞针走线的神情姿态。

  诗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以映衬取胜。这就是《咏绣障》的独到之处。
  可以想象,胡令能一定写了不少的诗,但是,他为了生计,随手写,随手抛弃,不像那些专业诗人把自己写得得意的作品保存下来,所以,《全唐诗》里只收到他四首诗。但从他身上,我们知道唐代的老百姓里也有写诗的专家,唐诗的普及从中可见一斑。
  后来,那些文人多少有些瞧不起胡令能,故意把胡令能的诗称为“钉铰体”与“打油体”一样。在他们眼里,穷人就是不能写出好诗来。真是岂有此理!
  其实,胡令能的诗比打油诗高级许多倍。
  日期:2011-09-30 19:47:09
  45.“一字师”的故事多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清鲜质朴的诗三百到瑰丽奇崛的楚辞,从幽怨深婉的汉乐府到开阔奔放的南北朝民歌,从异彩纷呈的唐诗宋词到余韵回环的元曲,中华民族就这样一路吟唱过来。在这些诗歌创作吟咏、传播流布的过程中,也一并衍生了不少的趣闻逸事、佳话传说,这些事迹传说在各种诗话词话之中多有记载,在历代笔记中也常被说及,而“一字师”佳话就是其中别具特色的一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