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8节作者:
寒山憶雪
税源减少,可征的赋税自然也就越来越少,而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低税政策,称为祖制,后代不得更改,这既不能使得百姓减轻赋税负担,又不能使朝廷征收充足的赋税,可谓好心办坏事。
那么土地兼并是否可以避免呢?
可以避免,但要看官府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了。如果持续私有化,那么土地兼并只会越来越严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唯有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使用权全权归于耕者,官府再制定一系列杜绝土地买卖的政策,但政府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却不能有半点使用权(否则就有今天的房地产开发之祸患),说白了,就是类似于隋唐的均田制。
隋唐均田制之所以最终瓦解,是因为还有私有制的存在,况且所谓官田并非公田,而只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可以随意从百姓手中强行收回,可以随意赏赐大臣,这样的大私有制的均田制,仍然还是私有制,所以最终避免不了土崩瓦解。
其实私有公有也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存在绝对的公有,所谓公有也只不过是官家的私有罢了,官有也会带来更多的难料的隐患,说不定比土地私有制更加严重。无所谓私有官有,问题的关键是,财政税收制度是否合理。
日期:2013-02-28 17:33:52
========更新========
明政府当然并没坐视土地兼并和财政拮据局面的恶化。万历朝张居正任首辅时期,实行新政,其中重要两项就是清丈田亩和平均赋役。清丈田亩的作用,是可以清查出一大批隐匿不报的田地,并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地兼并的进程,这是对土地兼并来说的。平均赋役,就是对财政税收制度来说的了,平均赋役,就是不管是谁家的田,不管是官绅之家,还是平民之家,一律按照标准缴纳赋税,这样,官绅们合法不交税的权利就没有了,官民绅民一视同仁。有了这两项,万历朝的耕地面积才能达到一千万顷以上,神宗皇帝也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完成“万历三大征”。然而张居正一死,万历新政废除,官绅再次争取到了不交税的特权,土地兼并之风再起,作为财政来源的田亩数量急剧下降,财政危机再次来临,且愈演愈烈,终至甲申亡国。
其实,晚明时期的经济已经开始转向商品经济发展了,即便土地兼并导致农业税收征收困难,也可以转而将征税重点转向工商业上,像宋朝那样,靠工商业的税收收入,可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但是这种情况最终没有实现。
晚明不是没有尝试过税型转变的,如万历年间就在全国遍设矿监、税使等,负责绕过底层士绅去征收工商税,但是遭到了士绅的抵制,各地也相继发生很多次暴动,万历皇帝尝试税型转变不可谓不艰难。而万历皇帝一死,到了泰昌和天启初年,矿监税使的设置立马被废除,关于商业的“苛捐杂税”也被取消,东林党人一片欢呼,但是财政危机很快就到来。为此,主张征收商税的三党与宦官集团结盟,斗倒东林党,重新侧重于征收商税,又引发了多次江南多次市民暴动。崇祯帝罢黜魏忠贤不要紧,彻底打垮三党之后,东林党崛起,商税又被废除,加上灾害频繁,农田无收,晚明就彻底陷入了财政危机之中。
且不论财政危机是否可以避免,但似乎只要政府无所作为,这样财政危机就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明朝三百年,在税收制度的维护和改革上几乎毫无作为,所以导致这样的财政危机,便是必然的。
所以,这么一联系,农民军越剿越炽、孔有德叛乱、洪承畴战败,似乎都有一定的必然性了。
日期:2013-03-01 12:19:31
========更新========
要说党争导致政治内耗,土地兼并与税收制度僵化导致财政危机,那么明军在应对强悍的八旗劲旅是屡战屡败,就应该是军事不够强盛了。
是什么导致军事力量不够强盛的呢?
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卫所军制,应该说是几千年来军事制度发展的集大成之作。卫所军制的好处,既有隋唐府兵制兵源稳定充足的优点,又避免了其征兵的繁琐与费时费力,并且职业的卫所军的战斗力明显比府兵制下半兵半农的士兵要强。此外,卫所也实行屯田,可以减轻百姓负担,很明显受到了西汉、曹魏屯兵制的启发。
单就这样的制度,集府兵制、屯兵制的优点于一身,又尽量地消除了缺点,应该算是一个重大发明,算是中国军事制度上的一个创新吧。但偏偏与卫所制度相并行的是兵籍制,即一旦当兵,终生为兵,代代为兵,子孙后代永远是兵,不能退伍,不能转业,与民籍、匠籍、商籍、贱籍等共同组成社会。这是朱元璋理想中的社会,但是他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僵硬的体制,没有变革,没有活力,只能是理想中的乌托邦。
试论这种体制的弊端。比如贱籍,包括优伶、捕快、娼妓等,一旦沦为贱籍,就永远只能是贱籍,不能考科举,不能为官,总之,就永远是二等公民,这无疑是对这群人极大的不公平。再比如匠籍,全部都是手工业者,按职务分配,比如是铁匠,就世世代代为铁匠,是木匠,就世世代代为铁匠,即便后代没有从事这项职业的天赋,甚至对此项职业一窍不通,那也不能转业,这对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社会是没有太大的益处的。
现在该说军籍了。一旦为兵,世代为兵,这不用说,而且这些军籍百姓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拼命杀敌,换取军功,经商、读书、做官根本是不可能的。起初,尚有屯田,士兵尚能有田耕种,待遇也还不错,但随着土地兼并,公田多成为将领私产,士兵沦为战争农奴,生活状况一塌糊涂,这才有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民谚。这样一来,士兵缺乏人身自由,缺乏良好的待遇,缺乏改变命运的希望,久而久之,破罐子破摔便在军队中蔓延开来,混日子的思想成为卫所士兵的主流思想,军队流氓化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
日期:2013-03-01 12:52:28
========更新========
于是,打仗的时候,逃跑和保命是第一位的,试想除了保护乡土和老婆孩子,谁又会为了这么个亏待自己的朝廷卖命呢。到了明中期,士兵畏战的局面已经不可逆转,像戚继光平定东南倭患,靠的是自己招募的武装戚家军。为什么,因为朝廷的卫所军,已经到了看到倭寇就跑的地步,哪还能打仗呢。再看后金努尔哈赤侵略辽东的时候,明军往往据城坚守,不敢出战,而野战中,往往稍稍遭遇失败,便全线大溃败,逃往辽西和关内。
直到袁崇焕的时候,分给了士兵土地,“以辽人守辽土”,士兵从农奴翻身成了有家有地的小地主或自耕农,为了保家卫土(实则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士兵的战斗力才迅速提升,终于诞生了一支强大的关宁铁骑,这也是明末唯一一支能与后金兵同等兵力野战较量的部队。
而其余比较强悍的军队,像洪承畴的洪兵、卢象升的天雄兵、孙传庭的秦兵,都是通过招募而来的军队,才能在对农民军的战争中节节胜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