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10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就是说,立新君考虑血缘最近的,也就神宗皇帝后代的福王朱由崧、桂王朱常瀛、惠王朱常润了。而三王中,桂王远在广西,路途遥远,惠王又信奉佛教,不理世事,只有福王朱由崧,近在淮安,又是先帝朱由检的堂兄,按照血缘亲疏、立庶以长和“兄终弟及”的原则,立福王朱由崧是最佳的选择,符合法统,可以尽快安定人心。
  但在朝的多数大臣,却并没有这样的打算。由于崇祯十四年,皇帝重招周延儒入阁,周延儒后来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东林党因此势力恢复,因而在南京的大部分官员,像史可法、姜曰广、张慎言、吕大器等都是东林骨干。东林党与福藩一系的恩怨早在万历朝国本之争时就结下了,东林党前赴后继的与皇帝展开斗争,为的就是阻止神宗将皇三子朱常洵立为储君。而之后,东林党又与朱常洵的生母郑贵妃明争暗斗,恩怨不可谓不深。东林党大佬之一的钱谦益亲自从常熟老家赶来南京,游说众人,反对立福王为君,折腾了半天,搞出个立潞王朱常淓为君的方案出来。

  日期:2013-03-01 23:00:42
  ========更新========

  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皇帝朱翊钧的侄儿、穆宗皇帝朱载垕的孙子,血缘比较上比福王朱由崧要远,并且又是先帝朱由检的叔父,于情于理,也不应该立潞王。但东林党有理由,认为潞王这个人比较贤,福王不贤,主张立贤不立长,并且鼓捣出针对福王的“七不可立”的条纲(内容为“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后世常以这“七不可立”的内容来攻击福王是昏君,实质上这无非是东林党在舆论上攻击福王的手段而已,其内容经不起历史的考证和逻辑的检验。

  因为东林党掌握了舆论的制高点,所以在民间声誉良好,但实际上该利益集团未免心胸过于狭隘,门户之见想当严重,这在立党之初就已有表现。实质上拥戴的争论,并非福王贤与不贤的问题,而是东林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害怕福王上位之后,重翻万历朝的旧案,自己的集团将会在政治上失势。
  然而南明不乏有识之士。时任淮扬巡抚的路振飞致信南京各部,主张早立福王,以定人心,史可法虽然感性上对拥戴福王也十分顾忌,但理性上也认为立福王是最好的选择。无奈,史可法虽是当时南京方面的实权人物,但他也属于东林一系,而且行事未免优柔寡断,没有力排众议的气魄,在不断地与东林“立潞”一派多番交涉之后,与时任凤阳总督的马士英共同商议出一个折中方案,立身在广西的桂王为君。

  本该稳操皇帝之位于手的福王,在得知了东林诸臣反对拥戴自己时,便知道事情不妙。于是在四月份,福王求助于凤阳镇守太监、原老福王皇三子贴身太监卢九德,暗中联络高杰、黄得功、刘良佐这三支军队,准备靠枪杆子登上大位。马士英见情况不妙,害怕三支军队借拥戴之功架空自己这个总督,于是立马转而表示拥戴福王。
  事情到现在便已成定局了,不管是史可法,还是主张立潞的大部分东林党人,都不得不面对既成的事实。四月末,史可法前往江北,迎接福王朱由崧入南京。五月初一,福王入南京,祭拜孝陵等,初三,就任监国,以史可法、高弘图、张慎言、马士英等人入阁,史可法为首辅。

  东林党白折腾了一圈,最终仍然还是福王继了大统。但折腾了这一圈,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朱由崧求助于镇守太监,宦官势力凭借拥戴之功,迅速膨胀,达到了威胁东林党的局面,党争之祸不免再起。此外,朱由崧本可以顺利登基,却要被迫求助军队,终于使得军人凭借拥戴之功,更加跋扈自雄,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对于后来抗清无力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这些事情的原因就在于史可法缺乏远见和气魄,优柔寡断,没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东林党的问题,他们不该门户之见过于强烈,强烈到将集团的利益置于国家大局的利益之上。
  注:[1]淮扬巡抚,又称凤阳巡抚,由宣德年间的山东淮阳巡抚分置而来,管辖南直隶江北地区,包括扬州、淮安、凤阳、庐州四府,徐州、和州、滁州三州,安庆有时来属,有时别属。因巡抚驻地在淮安,一般兼理漕运总督,习称淮扬巡抚。
  日期:2013-03-03 18:25:29
  ========更新========
  【联虏平寇的回报】

  五月十五,南京仍然没有崇祯三位皇子的消息,便在当日,福王由监国正式即任皇帝位,改元弘光。
  新政府的成立,必然随之出台一系列政策。朱由崧刚刚登基,就立下了为先帝报仇的誓言,确定了弘光朝联虏平寇政策的基调。在随后的五月份,朝廷君臣开始就联虏平寇的问题展开更详细的讨论。
  当时朝廷官员多认为吴三桂是借兵驱逐李自成,也多以为清军入关是帮助朝廷剿杀“流寇”。弘光朝廷对清军入关的实际意图,没有清醒的认识,包括史可法在内。由于李自成逼死了崇祯帝,又在北京实行追赃助饷的政策,站到了士绅阶层的对立面,这样的“国仇”与“家恨”,蒙蔽了南明朝廷大多数臣工的眼睛。
  五月二十八,朝廷发出册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的诏书,标志这联虏平寇方针的正式确立。
  弘光朝廷寄希望于后金政权帮助明朝剿灭农民起义,殊不知吴三桂已成了满清的平西王,又怎么会接收偏安江南的南明朝廷的“蓟国公”爵位呢。又岂不知,满清拥有比南明军更加善战的八旗铁骑,怎会仅仅满足于帮助明朝剿灭民乱呢?
  好在朝廷还是有明眼人的,吏科给事中章正宸上疏驳斥联虏平寇的方针,指出清廷才是南明的真正威胁,朝廷应该自立自强,而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虎狼一般的清廷身上。
  但是,章正宸虽比旁人看的明白,又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却身居七品,决定权在于皇帝和阁臣。而皇帝和阁臣,最终没有同意章正宸的主张,章的奏疏就这样石沉大海了。
  制定大政方针的同时,朝廷还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建立江北四镇,第二件是北上与清廷议和。
  江北四支兵马,分别是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四部。

  黄得功原本驻扎于庐州、安庆一带,高杰是在孙传庭守潼关时战败而逃,刘泽清是在守开封时战败南逃,刘良佐也是被李自成击败南逃,齐集江北一带。当时朝廷可用的,也就湖广的左良玉一支十余万兵力,以及江北四支十二万余万兵力。但是崇祯朝,朱由检为了围堵张献忠,不得不放任左良玉,导致左良玉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朱由崧登基时,发到湖广的诏书,差点就得不到左良玉的承认,幸得湖广巡抚何腾蛟劝导,才勉强开诏宣读。因此,左良玉的尾大不掉的局面已经无法掌控了,朝廷能够勉强控制的,只有江北这四支兵马。

  日期:2013-03-03 18:28:00
  ========更新========
  为了充分节制利用这四支兵马,史可法在其幕僚的帮助下,给朝廷献出了建立江北四镇的办法。即以高杰封兴平伯,镇守徐州、泗州(今盱眙北),以刘泽清封东平伯,镇守淮安、扬州,以刘良佐封广昌伯,镇守寿州、凤阳,以黄得功由靖南伯加封侯爵,镇守六安、庐州(今合肥)。前三者分居徐、淮、寿,组成正三角防守,成犄角之势,黄得功居后作为后备和防御纵深,战略布局还是比较有远见的。此为江北四镇,意欲拱卫江南,防卫李自成大顺军南下。史可法则亲任江北四镇督师,节制四镇兵马,驻节扬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