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指挥员、指导者都不能忍受眼前的一点点暂时的“落后”与“挫折”,那怎能指望一个未成年人自己淡定自若,信心满满?
日期:2011-11-08 08:50:00
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历史上指挥部队的将领因为忍受不了眼前的一些情形,改变原本正确的谋划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伟大的孙武子在《谋攻篇》中的这个论述大家在上中学的时候都学过,我们学习的目的最终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应用啊。还有忍不住对方“利而诱之”的情形,改变计划导致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日期:2011-11-08 09:13:00
“安史之乱”前期,安禄山兵锋所向,大唐中原地区纷纷陷落。哥舒翰奉命东进抵挡,他本来是要固守潼关的,安禄山们嚣张且任其嚣张,看你嚣张到几时,关中地区空虚,战争准备尚未做好,但是毕竟盛唐有开元的底子,且熬过这一段,前面郭子仪出河北断对方后路,侧翼有李光弼驻守河内,牵制对方侧翼,很快就会此消彼长,形势逆转的。哥舒翰的这个谋划无疑是正确的,郭子仪、李光弼们也支持这个计划。可是,那个被派出监军的家伙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强令哥舒翰出关去收复洛阳,堂堂大唐帝国,东都怎能沦于敌手?况且据情报,那里的贼军没有多少。都是些老弱,强弩之末而已。哥舒翰被逼无奈,哭着率兵东出,结果,遭遇埋伏围攻,全军覆没,
日期:2011-11-08 13:13:00
继续说历史,学历史也是为了应用,呵呵,典型的·工科思维,一点也不讲求美学,检讨。
安禄山们歼灭了哥舒翰部,乘虚拿下潼关,下面就是李隆基,杨玉环们的“马嵬坡前草青青”了,“开元盛世”的故事变成了“天宝逸事”的故事。大唐从此一蹶不振,
再举一个类似的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类似例子。明清松山之战。
日期:2011-11-08 13:55:00
本来想在隔壁的帖子里弄个素材过来的,就是有个说自己是教了十几年高中物理的女教师的恢复大意是书上的都会,课本外的还是不会的那个,最为案例分析素材的,可是找来找去不知道为什么找不见了。当时就该复制贴过来存着。
算了,接着讲松山之战。
日期:2011-11-08 14:04:00
洪承畴算不算名将?这个不好说,但是在明末战绩是不错的,尤其潼关南源只占几乎把李自成们全军歼灭了。
松山之战,洪承畴原本的谋略应该还是中规中矩的,面对强悍的风头正劲的八旗骑兵,深沟高垒,坚守防线,避其锐气,待其惰归,这个如果坚持下去,耗下去,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可是崇祯皇帝耐不住性子了,前线监军的太监就更是别提了。结果洪承畴坚持了一段正确路线后,不得不改走“左倾机会主义”道路了,结果造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国家大事岂可轻忽?
儿女教育,每个家庭之大事也,一样不可轻忽儿戏,无数个家庭的大事加起来,也是国家大事。
日期:2011-11-08 20:48:00
聪明的孩子对于小学低年级那点内容当然是一学就会了,甚至可能本来他就会的。由于聪明,探索精神强,有时候往往会,有时还爱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候甚至还会质疑老师的说法,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远远没有学会怎样保护自己。课堂学会了,就说话,爱动爱说话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聪明孩子在学龄前受到的赞扬比较多,可能原本环境比较宽松的,对此浑不在意,以为理所当然。事实上从道理上本来也是理所当然。但是这个无法见容于大多数的小学老师,甚至初中老师。这个时候,聪明孩子的成绩也不突出。一个班一大半“双百”。你怎么突出?甚至还可能被有些人戴上“差生”
这个老华身边本来有个很典型的案例,跟踪了很多年的,只是孩子的监护人不愿意老华以此举例。我们隐去时间、地点以及名字大致介绍一下情况而已就是小学一年级,有个极其聪明的男孩,学龄前就读过少儿版的百科全书的人物,被班上一个班干部小女孩当众称为差生,并不准另外孩子与他玩“他是差生,不和他玩”,老华当时震惊极了:他是差生?
只是因为这男孩一年级期末考试没有“双百”,而班上双百的占一大半。没练过书写,又是左撇子,用右手写字不占优势,语文卷面分扣了一分,99,数学97,错了一道选择,不过这个选择题据说是为了素质教育而出的,大家看看这题,很有意思:
选择: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
1.人 2.牛 3.狗 4.鸡
这是考什么呢?分类?逻辑思维?常识?这个可是数学体哟。
选哪个?一班同学都选了1人,人和动物区别很大,与其他几个不同啊。标准答案也是这个。可是这个男孩由于看过生物分类的少儿百科全书,123都是哺乳动物,只有鸡是鸟类动物,想蒙我?毫不犹豫选了4.鸡。当然错了,扣三分,其实他才是班上唯一的一个满分。题目本身有问题,要求分类却没给出分类标志,这个是统计学原理的内容。大学或者研究生课程才有的。
这孩子的家长应对还算不错,通过暗示、明示多种途径牢牢地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了自己是属于最优秀的人群,聪明而且勤奋,不计较一时得失的信念。后来,四年级时男孩子已经超过了那女生,现在,男孩在省内一所顶尖高中的竞赛班,名列前茅,有什么调研报告之类的项目,同学们都争着和他一组,原因不必说了。
而那个女生没有考上高中,上“3+2”了。当然“3+2”也没什么不好,高考不是唯一的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啊。不过,从小学时就开始立志让孩子“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不多,郑渊洁似乎是,前面那位女孩的家长似乎不是。
聪明的孩子也许随着年级逐渐升高慢慢会变得受老师待见了,老师需要有人替他争名次的啊,虽然对这样的孩子还会有很多抱怨,比如要是再用功些成绩会更好,这个虽然也是毁人,但是也不是有意的,认识问题而已。还有浮躁、骄傲之类的抱怨。总之,包容度是越来越大了。但是前提是,在最脆弱的时候,要能挺住初期的打击,不要就此厌学,不要就此自卑........这个考验家长的时刻到了。
朱乖宝朋友似乎目前就面临这样的考试,啊,不,是考验
日期:2011-11-08 20:59:00
下面的内容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心理学........的应用了。
不过这正儿八经的学问到了老华这里你可能就觉得.......有点不怎么“正规”啊。嗯,好像不太学术,因为讲出来让大家都听懂,所以水平显得略低,讲出来大家都不明所以才是高深的学问啊。老华讲的不高也不深,所以你不必先头痛了。
日期:2011-11-08 21:27:00
有一个成功的心态可以让成功距离自己更近一些,虽然不必然意味着成功,但是如果有了一个失败的心态,那是必然要导致失败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