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学习更有效!》
第23节

作者: 咨询师大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15 16:24:00

  这帮老同学不准小箩筐这帮新生在这个班上上课,这里是俺们的地盘,你赶快给俺走,否则要你们的好看。这地方不是重点学校重点班,常校长离得远管不过来,班主任什么的离职做生意去了。现在是学生会自治,对方都是学生会干部。
  小箩筐这帮也不是吃素的。于是就比拳头好了。
  “顽军”方面可也这不是吓唬人的,真的打上门来了,又3万人枪呢。小箩筐这边满打满算5千人。
  力量悬殊啊,打得过吗?

  可是战前布置具体军事事宜前,小箩筐先给自己手下中下级军官分析了一番双方实力对比,而且找的理由每一条似乎都能得到部下认可,最后的结论是:咱实力怎嘛也比他们高上那么一些,此战必胜!这些部下对将军的话也深信不疑。斗志昂扬地按照布置准备去了。
  仗打得很苦,但是小箩筐真的赢了。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这个本身构成了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日期:2011-11-15 19:13:00
  牢固地建立起优势心态,避免失败者心态在学习考试行为中同样重要。
  怎办呢?
  从小把“宝贝你是最好的”刻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嗯,好像是今天来此视察的斑竹啊,版主起这个名字真的太英明了啊。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乱贴标签,什么马虎,不用功,贪玩,没恒心......知道在干什么吗?这些无意间贴上的标签都可能变成真的啊。
  你要真的很喜欢给孩子贴标签的话,那倒不如贴点有用的,比如,你希望他一直是优等生,那你就从小不仅仅是把这个标签贴在他身上,而是贴到他的心中,把这个自我认知溶化在他的血液中。

  优等生也可以失败的,也可以不及格。但是优等生自我认知的人如果不及格,她会马上想办法找回来?我是优等生,我怎么能不及格?我要恢复自己应该有的位置。同样,如果她的自认“差生”,好了我是差生,我就该不及格。
  日期:2011-11-15 19:23:00
  在这个自信心培育过程中,会来自很多方面的干扰。但是父母首先不能帮倒忙。
  表扬应该及时具体,批评应当就事论事。无论孩子进步、退步都是正常现象,不能只能进不能退。只有一点,你要牢牢坚信,孩子就是最好的。不要遇到一点波折比孩子还要焦躁不安。
  这个不是要你用高期望值去压孩子啊。
  嗯,怎么说?这一段好像是最难说清楚的。
  日期:2011-11-15 19:37:00
  记得很多年前在成都开会,遇到一个天大的教授,家里有个4年级女孩,当时和我探讨此事,就这个自信心建立过程如何操作怎么都好像没有解释清楚。她的问题:“孩子这么大了,已经有自己的判断了,成绩一塌糊涂,她怎么会有自信?你告诉她明显和事实不符的东西,她会信吗?”
  这个,不是让你告诉和事实不符的东西,而是如何说,如何引导?
  怎样引导?
  日常语言。

  怎样的日常语言?
  这个,细节,还有......哎呀,你可以告诉我一些具体的细节吗?
  这个,可惜不能和那孩子见面谈谈,随便一起聊聊。
  这个我也许要找些具体的素材展现一下。
  自信心也是可以训练的,但是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生活环境中巩固。还是要父母的帮助,似乎绕不开。
  那就暂时绕开这里。谈谈记忆。
  日期:2011-11-15 22:07:00

  好像想通了,这个不是概念也不是方法,而是根据概念方法进行一个个的解题,所以好像总是以总结性方式说不清似的。是不是呢?让我再仔细想想,对照一下想想。
  日期:2011-11-17 12:54:00
  貌似我只是在说考试这件事,考试的方法论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论是不同的,前面已经提到了的。而且所谓最好就是指发挥出最好的自己而已,也不是要和别人比。晕。自己研究的面太窄,太不全面了。自我反省中。
  日期:2011-11-17 13:15:00
  嗯,过度,是的,任何事物一旦过度必然走向反面,过犹不及。这个老华大约是因为站在固定角度看问题而出现错误认识了。因为最近这些遇到的不自信造成学习上的问题多,过度自信的少。出问题了。而且作为孩子怕是不容易分清楚学习上的自信和处事上的低调间的平衡。大约有些上学成绩很好的孩子后来在社会上处处碰壁或与此有关,怎么办?这个,纠结啊。
  日期:2011-11-19 12:16:00
  关于自信的话题,来做个结束吧。

  “我做好我能做的事情,其余的交给上天。”
  “我只关注于我通过自己努力可以改变的部分,对于无法控制的那部分,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有什么好担心的?当不为不可控的部分担心时,我的能力似乎也变大了一些。”
  日期:2011-11-20 11:42:00
  所谓要求具体就是说你只要求对方可以做到的。我怎么知道他能不能做到?嗯,有些是可以知道的。比如你很在意孩子的名次,当然,名次很重要,可是你如果直接下达任务指标比如必须排名多少多少,或者必须考到多少分以上,这个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略显霸道,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会服气。但是如果你布置的是很具体的任务呢,比如记住这些个定理、概念,把课本仔细通读一遍,把其中的公式、定理、概念筛选出来之类的。如果你当场外指导,那就要给出可以执行可以操作的指令,而且你的指令必须是附带着足够的资源的,比如让人读课本,在什么时间读?你手里要有这个可以划出来的时间。总之,只要按照计划执行了,对方只要把你指定的活干了,就必然会有不错的结果。名次是完成了具体计划任务后的自然结果。

  日期:2011-11-22 19:47:00
  者:老鼠酷爱大米 回复日期:2011-11-21 3:45:00  老华,你的观点我赞同,但具体到操作上我很茫然,对于地理历史我没你那么博学,讲不出那么多故事和见识,怎么办?
  ————————————————————————————
  出现误解了。我没有让你教孩子什么。要点是引导他的兴趣。比如出行前一起看看地图什么的,把一些精美画面的图书很不经意地丢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进行历史知识教育也是引导,可以事先做些功课,了解些皮毛。至于自己也不了解的,可以引导孩子查资料啊,图书馆,书店之类的,还有互联网等等,让孩子学会自己利用有效途径获取知识的办法。这个更重要。只要引导到了正途,也许不久,他就会反过来考你,教你了,老华的孩子8、9岁就经常调侃我在历史或者地理当面的无知了,当老爸的只能当个虔诚的学生和好听众了。这个,也不觉得不丢人,没面子啊。

  日期:2011-11-24 08:54:00
  还有6岁的孩子,如果对数学有兴趣可以用一些列游戏的方法继续加强和训练这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有经验的咨询师,比如柳老师,有许多经过检验的游戏方案,而且她似乎可以随时随地根据情境设计出游戏,似乎手边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做训练的教具,让孩子玩得津津有味。比如中秋节的月饼包装盒之类,这个,老华自叹不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