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24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永历帝被绞死后,五月初八,郑成功病逝于台湾,享年三十八岁。六月二十七,李定国病逝于景线,享年四十二岁,此后明军余部退入山林,抗清运动告以结束。十一月十三,鲁王朱以海病逝于金门,享年四十五岁。这一年,抗清的几位领导人相继去世,真可谓与历史上的1976年有的一拼。
  到此为止,南明的历史,就算基本完结了。此后,清廷对集结于夔东(今重庆东北部、湖北西部一带)的大顺军余部展开五省会剿,夔东十三家覆亡。一直忠心于鲁王的张煌言,见大势已去,解散部众,自己一人保留全发衣冠,隐居于空无一人的舟山群岛之上,不久被得到消息的清廷突袭俘虏,1664年九月在杭州英勇就义。随着二十年后,郑成功的老冤家施琅为清廷作鹰犬,攻占台湾,中华终于再一次彻底亡国。

  日期:2013-03-13 23:22:29
  ========更新========
  第五章 汉文化的辉煌与变革
  明朝真的就该亡吗?真的就没有一点的挽回余地吗?
  历史曾经给过它机会,只是,它没有珍惜而已,或者说,它无法珍惜而已。
  近来,随着网络史学的发展,草根阶层渐渐掀起了一场“明史热”,几年下来,明史热不仅没有降温,反而越来越热,这也就导致了明史热爱者——“明矾”的越来越多。在“明矾”中越来越流行这样的一个观点,明朝的灭亡是令人惋惜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很辉煌灿烂的一个时代,而清朝入关灭亡明朝则破坏了这个灿烂的时代,导致中华陷入了贫穷与落后,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现实果真如此吗?
  个人观点,也许如此。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且不管明朝的灭亡是否值得惋惜,但明朝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的一切的灭亡,是绝对值得惋惜甚至痛惜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明朝时代的辉煌,究竟辉煌在何处。
  日期:2013-03-19 10:13:15
  ========更新========
  【正常发展的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这玩意,就是农工商等业,说俗了点就是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经济水平高,体现在人们吃穿住行用的水平高,而绝不是什么国民生产总值高。天下太平,承平日久,政府不折腾,经济是自然会发展起来的。明朝虽然重农轻商,但却没有重农抑商,更没有所谓的“多少五计划”,经济到了中后期,自然就繁荣了。
  明代官方统计的在籍人口最多时的明末为六千多万,加上大量的特殊民籍、流民、“贱民”以及妇女儿童,人口至少在一亿人以上,即便经历崇祯年间的天灾人祸,人口也不会低于八千万,与同时期的欧洲总人口八千万相吻合,没有出现人口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明万历年间,经张居正十年改革,清出大量田亩,当时全国耕地面积为1161万顷,即11.6亿亩,即便到了崇祯年间,大量田地被隐瞒或者抛荒,在籍田地也有783万顷,即约7.8亿亩,按照人口对比,不论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则有人均耕地约十亩,再除去众多的城市人口,耕者的平均耕地超过十亩,这在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今天看来,是足够让人羡慕的。而当时亩产正常为两三百斤,按低了算丰年全国可产粮约2000亿斤,人均约2000斤,足够全国人口消费,即便有严重的贫富分化,如果没有灾荒,绝不至于像某党府所说的那样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纺织、瓷器等轻工业,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较为领先的,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以上,官营手工业不断萎缩,而民间手工业则不断壮大。晚明时期民间私营的经济力量远比同时期的西方强大得多,当英国的商人手工厂业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算是巨富的时候,明朝民间的商人资本家动用几十万两的银子(相当于今人民币几千万元,按一两银子对应250元的兑换比率,2011年物价水平)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很是寻常,著名的海商集团郑芝龙的经济实力达到了每年收入近千万两白银的水平,相当于当时整个大明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历史上真正富可敌国的第一人,当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随着生产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南北都出现了一批以经营工商业而驰名的城镇,成为商业集散地和手工业的制作中心,小如江南各地雨后春笋般地形成的江南小镇,大如京师、武昌、芜湖、南京、苏州、杭州、松江、广州等大都会,其中形成的行商坐贾、作坊主等富裕的工商业者,日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不少地主缙绅也在逐渐将资金投入到工商业,“富者缩资而趋末”已在晚明成为社会潮流,晋商、徽商、粤商、闽商等大的商帮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传统的理论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自然经济社会,商业贸易对这一社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我们切实考察明末大江南北繁荣的商业,就可知这一理论的错误之处。

  日期:2013-03-19 10:23:06
  ========更新========
  由于晚明商业的发展,使得社会阶层组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城市的繁荣则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也就是中产阶级的壮大。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得商业性文化对政治、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是商人集团在政府内的代言人努力的结果,而明朝中后期的长短篇小说《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则无不体现当时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
  自然这样繁荣的工商业之下,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其实资本主义萌芽也并非像史学界渲染的那么重要和特别,它只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而已,只要经济正常发展,没有畸形发展,那么经济的规律决定了该发生的还得发生。之所以被渲染的那么重要和特别,是因为后来这萌芽真的死在了萌芽状态,经济陷入畸形发展,直到如今,依然畸形,所以这萌芽才显得珍贵。明朝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就像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必然要发芽一样,但相对于后来这片土地干涸了,萌芽夭折了,这个曾经存在过的萌芽,才让许多人唏嘘不已。

  但总结下来,明朝中后期的经济虽然是正常发展,但看看其取得的成就,比西方发达的手工业,比西方繁荣的商业,比西方历来有优势的农业,更有西方每年贸易逆差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五百万两(亦或上千万两)。虽然这些成就源于大国优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就,但依然是了不起的。此处笔墨有限,不再作详细叙述。
  日期:2013-03-19 11:21:05
  ========更新=========

  【传统科学的夕阳余晖与西学东渐】
  所谓传统科学,指中国本土的科学,像医学、天文学、数学、工学、农学等,带有强烈的浓厚的传统特色,最显著的就是经验主义和不太注重逻辑和抽象思维的中国式科学,所谓新兴科学,指中西文化交流,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显著特点是很注重逻辑和抽象思维,与东方科学相辅相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