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27节作者:
寒山憶雪
日期:2013-03-22 11:39:17
========更新========
【内阁、党社的发展及民主的希望】
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它是一个只有立国初十几年有丞相,其余两百六十多年里,没有丞相的一个朝代。但历史的规律证明了,没有丞相这样辅助皇权的机制存在,这个王朝是很难维持下去的。明代虽然废除了丞相制度,但是却因此诞生了内阁制度。
内阁源于皇帝的顾问大学士,开始只是顾问秘书机构,理论上只有议政权,并无决策权,应该不具有丞相制度的特征。但因为明成祖朱棣喜好亲征,因而战时的国事只能交于太子朱高炽及内阁共同处理,加之内阁有三杨这样的强悍人物,因而从内阁正式成立之时起,就带有了一点的中枢权力机制的特点。
不管怎样,内阁制度向着宰相制度的靠拢,是一种历史趋势。明代以科举立国,必然产生强大的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冲突在所难免,代表文官集团的内阁,其权力的扩大也是自然。宣宗时,内阁获得票拟权,实际上即拥有了议政权。
到此时内阁毕尚在发展,其各方面并非很完善。如果说成祖时是形成期,仁宣时是定格期,那么从英宗到世宗初期,则是完善期了。这段时间,内阁无声无息地发生了的巨变,即内阁争取到了对皇帝旨意的封驳权。所谓封驳权,即内阁如有对皇帝下达的旨意或对奏章的批复不赞同,可以拒发六部执行,退回内廷,让皇帝重新决策。这种现象在世宗嘉靖朝初期表现的尤为激烈,因为“大礼仪之争”,首辅杨廷和多次封驳皇帝的旨意,封驳权就这样成为了内阁的惯例。封驳权的取得,意味着内阁拥有了对皇帝决策的否决权,虽然是非法定的,但却表明内阁已经改变了原本顾问秘书机构的性质,大学士离宰相更近一步了。
而杨廷和之后,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历任首辅,则是内阁制度的鼎盛时期。这段时间,内阁强化了百年来获得的权力,并加以巩固,而且在对于其他朝廷机构的关系上,也加以发展。在张居正之前,内阁名义上与都察院、六部处于同等地位,但因为六部的行政首长时常兼任内阁辅臣,故而内阁由此兼得了行政权。而张居正时,由于实行“考成法”,内阁成为最后的负责人,无疑在实质上已经凌驾于六部、都察院之上,这是明代内阁距离中书省最近的时候。
但皇权与文官始终是有冲突的,有明一代有两次皇权与文官的激烈冲突时期,一次是嘉靖朝“大礼仪之争”,一次是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前一次是皇帝勉强得胜,但反而内阁的权力因此越发巩固,后一次是文官集团得胜,但因为文官集团的牺牲过大(前赴后继地被罢黜)和内斗(党争),导致内阁走入了动荡衰败期。
总的来说,没有党争的话,内阁的权力还是会继续逐渐扩大,而与皇权发生冲突也是难免的。套用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皇帝毕竟只是一个人,再牛也拗不过一群人。
但这看起来似乎与民主毫无关系。
日期:2013-03-22 11:39:45
========更新========
实际上内阁与以往的宰相机构大有不同,宰相机构是法定,而内阁却是非法定的。中书省有左右丞相,实行的是首长制,而内阁在正常状态下都有多名大学士,实行的是“委员制”。丞相可以独揽大权,甚至架空皇帝,独坐江山,像王莽、曹操,但内阁则不同,固然首辅可以有最终决定权,但也不得不照顾其余的大学士。因而在内阁内部,就带有模糊的民主性质。
隆庆朝有一有趣现象,内阁对是否与蒙古俺答议和意见不一。最终首辅高拱采取实名投票,确定了议和的大计。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与朱棣一开始强化内阁时的防止大学士专权的用意有必然联系。
仅仅是内阁,就说有民主的可能,这是天方夜谭。明朝还产生了历朝所没有的特产,党社。
日期:2013-03-22 11:40:11
========更新========
历朝都有党,唐代有牛党李党,宋代有新党旧党、主战党主和党,明初也有淮西党浙东党,但那只是官僚性质的党争,是官僚集团内部的小的团体,为利益或为政见主张不同而分合斗争,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性质。
但晚明的党派却不一样,它已经超越了官僚集团内部,而渗透到了整个社会之中了,典型代表就是东林党的产生。
东林党并非是在朝堂中产生的官僚小集团,而是在朝堂之外,由赋闲的读书人形成的议政团体。这个议政团体有着模糊的纲领,逐渐吸引着大批的官绅加入,最终将势力渗透到朝堂之中。在野发展壮大而影响朝政,东林党的这种诞生方式,可谓是中国历史中的头一回。
继东林党之后,这种在野议政团体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生长,这就是晚明的“社”。社的产生与当今社团的产生是十分相似的,开始是由一些文人相互之间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组成的团体,以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或集体举行一些活动。这只是文化意义上的社团,其产生历史早在唐宋便已有。但晚明时,一是由于朝廷的文人过剩,二是因为市民参政议政的模糊思想的要求,三是因为天启年间魏忠贤把持朝政,东林党这样的大党也遭受败绩,民间的团社纷纷改头换面,以抨击阉党为名,议论朝政。这就超越了原本文史之社,而形成新的议政之社。魏忠贤被打到后,这些社团依然保持其议政之风,成为一个个在野小东林党,势力极不可小视。
崇祯二年,除了毛文龙被杀,后金第一次入塞等大事外,江南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复社的成立。这年,南北诸社纷纷集聚于苏州府吴江县尹山,有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在太仓著名文人张溥的领导下,组成统一的社,定名为复社。复社的名称,名义上在于复兴古学,实质上不乏匡复社稷、中兴大明之意。这便是复社召开的第一次大会,社员达三千多人,多为南北的青年士绅,像陈子龙、夏允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侯方域、冒辟疆等当时的青年士绅的精英,皆是复社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相比东林党,复社更加具有严密的组织,较为完整和清晰的纲领,而且超越了地域的局限,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这就明显比东林党更近似于现代政党了。当时复社诸多政治主张,更符合中下层平民的利益,也更代表江南市民工商业主的利益,因而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复社以东林党后继自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毫无顾忌地议论朝政,批评皇帝之事时常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的一股权力力量正在崛起。
内阁、党社的发展,仅仅只能为民主政治的可能提供基础,但不足以形成民主政治,形成民主政治,关键还要看民主思想的发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