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30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除了这些不合时宜而且荒诞的政策以外,再来看看清朝的经济成果(鸦片战争之后的不算)。明代的耕地一直保持在八百万顷以上,更有在万历朝达到一千多万顷,而满清初期的顺治朝末年仅有耕地549万顷,而虽然到了“康乾盛世”,也仅有耕地683万顷,只是对明末的恢复性增长,却一直没有超过明朝。一直为一些人所自豪的是,满清拥有爆炸性增长的人口,到十八世纪晚期已有人口三亿多人,实际上,这么多人口靠的是高产而低营养的番薯养活的,而且这么多的人口,那么少的耕地,那么颓废衰落的工商业,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那不是一个盛世,没有繁荣的经济,没有温饱的生活,只有中华两千年来最惊人的贫困。
  日期:2013-03-22 12:46:57
  ========更新========
  【真的是清承明制吗】
  传统观点认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这无非是将朱元璋废除丞相及明代的内阁和满清设立军机处又强行拉在了一起。
  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了君主专制,这是事实,不容争辩,但对明代内阁的认识,历来官方观点都存在偏见和认识不足。晚明皇权的衰落是事实,内阁成为国家政权中至关重要的中枢机构也是事实,而满清标榜“清承明制”,其真像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满清是有内阁,但那个内阁,权力不是一般的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满洲议政王大臣的手中,内阁已经退化到相当于明太祖时期的顾问机构,几乎与翰林院类似,至于票拟、封驳等权力,更是遥不可谈。从后金定鼎燕京一开始,权力就集中于皇帝和满洲贵族手中,然而内阁或多或少因为前朝的惯性,还稍稍掌握了一些微弱的权力,到了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将皇权无限地加强,内阁从此真正退化成了类同于翰林院这样的纯文职机构。

  军机处与原本内阁设立的初衷也不一样。内阁是为了分担皇帝的工作,使得皇帝不至于过于劳累,因而有发展成中枢权力机构的可能。而军机处诞生于军事机构,全然是为了皇帝加强皇权,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架空,因而从初衷上来看,军机处也没有发展成中枢权力机构的可能。军机大臣只能跪听圣旨,至于票拟、封驳等权力,也无从谈起,终满清一朝,军机处也没能发展明代内阁那样的机制,与明朝相对比,其差距显而易见。

  而对于其他机构,满清也没能做到承袭,而是做了其“特色”的改变。六部、五寺、都察院等,六部的各部尚书竟设两位,满汉各居其一,满洲掌实权,而汉官不过是个名号而已,很少有实权的,而且地位还低于满官。而都察院,古为御史台,在君主制时代,一直是监督内外百官的机构,并且拥有上疏争谏的权力,皇帝再怎么牛,也不能因上谏而惩治御史言官,明代皇帝也只能搞出个廷杖,却不能对御史因言治罪。但清朝皇帝就是牛,他可不管那么多,管你什么言官御史,只要不爽了,该杀杀,该斩斩,一点也不含糊,与明朝相比,御史再也没能发挥大的能量,不仅无法发起对皇帝的群狼式攻击,而且就连最基本的监察地方官吏的本职工作都难以做到,以至于满清的吏治,比之明朝更加黑暗。

  实际上,满清的政治特点与明朝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是文官政治,皇族只享有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皇帝与士绅阶层为基础的文官集团共治天下,所谓君臣共治是也。而清朝则大不一样了,是本质上是贵族政治,采取用汉、防汉、制汉的国策,文官集团退化为二等势力,真正掌握中枢实权的是皇帝与满洲贵族。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晚清,即便是中兴四臣时期,汉族官僚也仅仅是逐步掌握了地方的大权,在朝廷,汉官仍然受到满洲贵胄的牵制。防汉的政策,在宣统新政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折腾出个“皇族内阁”就是证明。这才是真正的家天下,是爱新觉罗氏的家天下,和满洲人的族天下,君臣共治无所谈起,汉族因为在政治上的失势而实质上沦为次等民族。

  满清的这种单民族贵族政治还带有严重的奴隶制色彩,这严重地破坏中国由久以来的文官政治,也扼杀了政治制度变革的可能,自然也就扼杀了民主政治的可能。明朝中后期党争不断,虽然于国家无益,但至少证明了政治变革的可能,政治民主化的可能。但满清一朝,没有文官集团的党争,有的只是皇帝的几个贝勒儿子为了皇帝宝座的斗争而已,而那不仅不会促进皇权专制的衰落,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反而会不断加强皇权,而与民主相差十万八千里。

  对待民间的党社,清朝的政治本质也暴露出了对民主萌芽的极大摧残。清的律法明文规定,禁止民间结社,像复社这样的民间党社全部被取缔,有任何的超过三十人组成的会社,都要被治罪,所有成员一概杀头,毫不留情。民间兴起的势力就这样被满清专制政府轻易地摧残,民主政治的希望也因此而断绝,皇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直到近代,到辛亥革命前夕,南方出现光复会、华兴会、兴中会等会党,才恢复到明末党社那般活跃的水平,一来一去耽搁两个半世纪,可见满清对民主政治萌芽的摧残有多么严重。

  日期:2013-03-22 19:54:32
  ========更新========
  【科学与思想】
  之所以要将科学与思想放在一起讲,是因为科学也罢,思想也罢,都是用来完善人和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讲,它们可以使得人更加的理性,让人的个人素质更加提升。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它们可以让整个社会树立尽可能理想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区分标准,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变得尽可能的有序公平自由美好等等。说到底,科学与思想是人与社会不断成长和文明的动力,没有这些,即不谈人类文明。

  清的科学与思想如何呢?
  清以一个落后的半渔猎、半农耕族群侵入中原,他们尚且没有认识到科学对于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却偏偏意识到了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思想的不断发展,便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进而激发汉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最终便会导致满清的民族压迫统治益发的不稳定,因而满清朝廷对于汉民族几千年发展起来的部分优秀思想,展开了清洗和压制。清洗和压制的最主要的手段有三个,一是禁止民间结社,二是借修编《四库全书》篡改禁毁书籍,三是文字狱。

  禁止民间结社在上文已有叙述,它既有政治意图也有思想意图。政治上无非是防止民间势力做大,威胁清廷的贵族统治,思想上则是为了防止先进的思想通过党社传播,从而启发民智,激发民族意识,使得其贵族统治和民族压迫的统治基础不复存在,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其黑暗统治。当然这么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晚明的个性解放、民主萌芽意识的思潮通过党社传播,著名的复社巨子黄宗羲、王夫之等都受其影响并加以发展,并著述以传世,但终清一朝,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民主思想没有得到丝毫传播,甚至几乎不为人知,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完善的民主思想传入时,晚明的民主萌芽思想才被知识分子所发觉和重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