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32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谓的“康乾盛世”,真不知盛在那里,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它有辉煌璀璨的文化吗,有繁荣发达的经济吗,有宽松而亲民的仁政吗?
  所谓的盛世,除了那一点点可以拿来炫耀的“广阔的疆域”外,不过是一个文化衰落、经济萧条、政治极端独裁黑暗、精神窒息、尊严全无的黑暗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老百姓真正只是像牲口一样的活着,像奴隶一样的活着,因为那个时代,不需要也不可能让人存在,唯一能像人一样存在的,只有满洲贵族集团而已,而那样的人,也不过是人类中的屠夫而已。
  那样一个时代,确确实实就是黑暗的中世纪。
  日期:2013-03-24 12:36:01
  ========更新========
  【为什么会这样】

  与东晋相比,与南宋相比,不难发现,南明初建的时候,比前两者都少了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一个是荆襄地区,一个是汉中地区。
  自古以来,南北对峙时,南方政权不同时守住两淮、荆襄、汉中这三个地方,就无法与北方政权抗衡。东晋如是,南朝如是,南宋也如是,偏偏南明不如是。这三块处在同一直线,是南北对峙的必然界线。
  为什么这三块地方那么重要?
  先看汉中,汉中扼守秦蜀要道,北有秦岭,南有巴山,是易守难攻之地,若南方政权占据此地,就可以退而守,进而直取关中三秦,若北方政权占据,则同样可以退而守,进而直取巴蜀,从长江上游威胁南方政权。历史上,秦国割占楚国的汉中,故而能进而取巴蜀,最终楚国无险可守,暴露在秦国的虎狼之师下,终至亡国。同样是割据,刘备建立的蜀汉,则拼命抢占汉中,最终曹操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对蜀汉形成威胁,反倒是诸葛亮能够三番五次兵出岐山,攻打曹魏,凭的就是汉中。

  再看荆襄,此地地形特别,西面是秦岭、巴山东部的伏牛山、武当山,交通不便,东面无端端又有个大别山挡住去路,而中间倒是一马平川,从洛阳一带通往长江的最近的唯一的必经之路,就是南阳、襄阳。扼守此地,进可以进军河洛,退可以扼守关隘,屏卫荆楚,而一旦襄阳失守,长江上游的荆楚之地则暴露于敌方,敌军可以顺流而下,直取金陵。这也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什么在隆中对中说一定要扼守荆襄,且东吴拼命也要夺下荆州的原因。历史上蒙古大军南侵,南宋扼守襄阳多少年,政权就延续了多少年,而一旦襄阳失守,南宋立即迅速国破朝亡。

  再看看两淮,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我想不用说都知道。两淮向来是金陵的门户,自古不守两淮而守江南,则定不能长久。战国时,楚国后期的都城寿春则直接就在淮西。东晋正是凭借淮水,在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大军,才保住了江南半壁。而五代时期的南唐,因为丧失了两淮之地,后来被宋太祖轻易攻破金陵。

  看完以上几点,再来看看南明。南明的第一个朝廷,弘光朝廷,虽然扼守两淮地区,但是,不好意思,汉中和襄阳为李自成占有。而李自成一旦败于清军,则汉中、襄阳尽归清廷所有,因而阿格济率领的西路军能以襄阳为前进基地,轻易攻下汉阳、武昌,进而东下江西,从西面威胁南京。当时四川尚为张献忠据守,清军一时无法南下四川,而张献忠也不可能东下,故而汉中一线,尚处于安全状态。关键是襄阳和两淮,而襄阳又为他人所据,南明弘光朝廷所有的唯一的屏障,就只有两淮,而仅仅是两淮,因为大批明军官兵不战而降,也没能守得住,东西夹击,因而南京被轻易攻破,第一任朝廷轻易灭亡,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为什么南明没有占有汉中、荆襄之地呢,因为有李自成,为什么有李自成呢,因为有农民大起义,而且李自成是起义军中的精英。为什么有农民大起义呢,因为明王朝走了近三百年了,朝政已然衰落不堪,财政体系已经漏洞百出,加之大灾荒的催化,所以,正如上文所说的,明朝已经是垂暮之年了,来场小病,也足矣一命呜呼,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上是个人的第一个观点,南明没能扼守两淮、荆襄、汉中这一重要防线,地势战略上输给了清方。
  日期:2013-03-24 12:39:19
  ========更新========
  个人的第二个观点是,南明所面对的敌人清廷有着“一统山河”的决心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打个比方,就是南明这个垂暮的老人,得的是一场重病。
  细细看来,东晋时,北方是五胡乱华的局面,各个异族政权忙于争夺地盘,既没有统一的北方政权,也没有哪个政权有足够的决心和力量南下。待前秦暂时“统一”北方时,东晋已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而且前秦虽然有南下的决心,却没有南下的实力,最终南下失败,淝水一战,北方重陷分裂,而东晋趁机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领土。
  再看南宋时,金国虽然强悍,仅凭万余铁骑便消灭辽国,具有南下的力量,却没有南下的决心。早些攻破北宋首都开封之后,金人并没有占据此地,而是劫掠一番,返回老家,以至于南宋君臣有机会重振旗鼓。而后来金国即便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也还是没有决心占领中原,而是让张邦昌作傀儡代理统治中原。由此可见,金国不仅没有南下江南的决心,甚至连入主中原的决心都没有。直到最终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南宋已经在江南基本站稳了脚跟,这时候再发兵南下时,就有韩世忠、岳飞、吴玠这样的悍将在等着他们。结果金军一旦战败,便会仓皇北逃,南宋有机会可以收复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到这时,金国再想有南下江南的决心,已经晚了,所以最终宋金签订合约,形成南北对峙。

  但南明面对的情况,就十分糟糕了。这时候的北方,第一没有长期的分裂混战,李自成败亡后,北方很快“统一”在清廷之下,清廷与金国一样有实力南下。第二,清廷不仅仅有实力南下,更是有决心南下,从几件具体的史实,便可以看出。比如永历二年南明第二次反攻大潮,李定国大军连斩清廷靖南、敬谨二王,清廷最精锐的八旗军都战败了,湖北、广东岌岌可危,如果换成是金国,在经历这几场败仗之后,早就逃之夭夭了,哪还能遵守朝廷指令,分别退居要塞,以图后变呢。

  从后金建立时起,这个政权就蕴藏着些许入主中原的野心,努尔哈赤之所以定国号为金,也正是打着金国的旗号,心里只怕不无侵占中原半壁江山的意图。这与金国相比,就有很大的不同,金国初立,实际上是为辽国所迫,也就没有那么宏大的目标,只要灭了辽国就可以了,甚至连塞北民族梦寐以求的幽云十六州,金国也表现的没有太大兴趣,若不是北宋北伐表现实在太差,怕是金国果真不会占据幽云。而金国也没有图谋中原的打算,只是发现北宋国防不行,不欺负白不欺负,再加上宋高宗赵构没有进取心,金国这才稀里胡涂地占据了华夏的北方半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