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34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满清入关时,满洲人口不过五六十万,面对着八九千万人口的汉人,他们内心是有多么的害怕。虽然凭借八旗铁骑征服了中原,但是他们不可能对着几千万双汉人的眼睛而高枕无忧,他们必须寻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法,来稳定他们的统治,让他们自己向着能使自己高枕无忧的方向努力。所以,要么就是让这个民族瓦解,但汉民族的文化风俗太过悠久,瓦解这个方法似乎不太可能实现。要么,就是像当年的蒙古人学习,将敌对民族屠杀殆尽,但是满清之所以入关,就是想享受中原丰饶的资源和生产成果,杀光了汉人,谁来为他们劳动呢?况且汉人抵抗了二十余年,满洲能征服中原,靠的也是背叛汉人的带路党,因而用纯粹用杀这个方法,似乎也行不通。最终,他们找到了,就是将这个民族的精神抹去,将这个民族的脊梁斩断,将这个民族彻底奴役,让汉人变成他们的听话的奴隶。

  正因为这样,满洲贵族才会使用大屠杀这样的残忍的手段来震慑汉人;才会剃发易服,来从外观上彻底抹去汉民族的形象;才会沿海迁界,闭关锁国,来阻断海内汉人与海外汉人联合,阻断西方人与汉人联合,去颠覆他们的独裁专制和民族压迫的政权;才会圈地、投充,颁布逃人法,让无数汉族自由民沦为他们的包衣奴隶;才会禁止党社,篡改史书典籍,来阉割汉文化,让整个民族学习的只是奴才的学问;才会实行文字狱,来清除隐藏在汉民中有思想的人,来恐吓那些还不甘愿做奴才的人,来斩断汉族的脊梁。

  一直是史学界的重大问题,中华文化为什么在近代会落后于欧美文化,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成为依靠改革而富强的国家。许多人从各个方面来分析,总结出来的条条杠杠何其繁多。但是,怎么就忽略了这一点,一个主体民族被奴役的国家,一个已经沦为蛮族殖民地的国家,怎么可能通过一般改革走上正常的现代化道路呢?
  想一想“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这句话,真像就浮出水面了。因为满洲贵族本身就是强盗,列强也近似于强盗,强盗碰上了强盗,要么是打得你死我活,要么就是分赃。中原本来就是满洲抢夺来的财产,既打不过西方殖民者,那就分赃好了,所以才能毫不吝惜的割地赔款。
  日期:2013-03-24 15:19:42
  ========更新========

  再看满清对东北封禁那么多年,不让汉民踏入吉林、黑龙江,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满洲贵族在入关之初,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之人”(见雍正帝《大义觉迷录》中语句,朕以外国之君入主中原),他们自认为满洲(吉林东部一带)是根本,所以要时刻提防汉人反攻,一旦汉人反攻北京,他们还可以退回满洲。直到最后不得已了,东北遭受了沙俄威胁,满洲受到威胁了,才不得已允许汉族百姓移民东北,充实边疆。

  问题就这么简单,因为蛮族侵入,破坏了华夏的经济文明及建立在其之上的汉文化成果。入关之后,实行的政策又带有殖民奴役的色彩,又将华夏文明发展的前途彻底断送了。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蛮族的入侵打乱了并阻碍、迟滞了中华文明正常的发展。
  照这么说来,似乎没有清朝,没有蛮族的入侵,近代最后一个王朝是汉人王朝,中华就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似乎民主萌芽思想就能茁壮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会日渐繁盛,政治也会一步一步走向民主?似乎华夏就有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
  前面说过,历史是不能改变的,但历史是可以假设的,对于以上的一连串疑问,有没有肯定的答案呢?
  以正常的思维想,一个汉人皇帝,不可能去对作为主体民族的本族人进行民族压迫,也没有作为主体民族的异族造反而迫使他去大搞篡改史书典籍、大搞文字狱,不可能硬生生地去实行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贵族政治而得罪势力强大却对自己皇位没有威胁的士绅集团。
  这不是大汉族主义,也不是针对少数民族的,这只是现实,不想因为说照顾民族感情、维护民族团结,而让自己不说真话。感情是要照顾的,团结是要维护的,但话也是要说的,两者桥归桥路归路,似乎并不矛盾。
  有人说,汉族人能当皇帝,凭什么少数民族就不能当皇帝?这话看似有理,实际也有理。但问题是,不管是谁当皇帝,也不应该对文化实行摧残的政策,因为这是遗祸千古的事情。
  以上是个人观点,没有强加给任何人,但我相信,历史、未来以及那雪亮的人类的眼睛,终将会证明这一切。
  汉族为什么被奴役,华夏为什么会亡国,难道这一切真的不能避免吗?其实前面写了这么多,最后的目的,是要对晚明和南明这段历史作出假设,假设明朝没有灭亡,亦或假设满清没能成功入关,近代最后一个王朝依然是汉人王朝,那么,历史会变成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在第二部的内容中,本人用这样的章节形式,以虚构的历史故事,来讲诉一段可能并可以存在却没有存在的历史。
  日期:2013-03-24 20:50:28
  插曲:
  在第二部的内容中,名为假设,实际上却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作类似于沙盘演练似的军事战略讨论,在每一章每一节的末尾,作者都会作注,指明本节内容的那些历史事件是真实历史,哪些是属于沙盘演练也就是假设的。希望大家能接收这种方式。
  日期:2013-03-24 20:54:00

  第二部 假设中崛起的南明帝国
  (故事篇)
  日期:2013-03-24 20:55:23
  ========更新========
  第一章 绝地逢生

  让时光从晚明灭亡的那时开始,往回倒退,回到永历帝还没有被吴三桂俘虏的时候,回到清廷三路进军滇黔的时候,回到孙可望和李定国还没有内战的时候,回到李定国两蹶名王的时候,回到永历朝廷第一次反攻高丨潮丨的时候,回到隆武帝殉国、永历帝登基之初局势艰难的时候,回到唐王入闽、唐鲁同室操戈的时候,回到弘光帝放弃南逃折回芜湖抗清的时候,回到崇祯十七年五月,让倒退的时光在这一刻戛然停止。

  崇祯十七年五月,这时候,经历了一番争论与折腾,福王终于在南京就任监国,这时候,李自成已经在山海关败北而往山西撤退,这时候,清军已经占领北京,并着这一刻开始谋划着统一中原。
  一切都似乎和那个平行时空一样,好像没什么区别,然而其中有一个微小的不同,这不同在于,一个人的出现。
  日期:2013-03-24 21:12:15
  ========更新========
  【新星闪耀的儒将】
  在这个时候,出现的这个人物,是一位中年男子,名叫杨铭化。
  杨铭化现在的官职是山东巡抚,是南北争取的关键人物。他是河南南阳人氏,字仲生,生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天启二年(1622)进士,与明末三杰之一的卢象升是同科登榜。两人年纪相仿(卢象升生于1600年),又是同科进士,但是仕途却有天壤之别,当崇祯八年(1635),卢象升已经做到五省总理的时候,杨铭化还在混基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