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44节作者:
寒山憶雪 不妨来分析一番,博洛的计划很好,如果对方没有看出来这是个套,那么这个套堪称完美。但是对方看出来了,那么这个套就漏洞百出了。因为明军只要出动优势兵力迅速将博洛的中军包围,那么清军就此就失去了指挥中心了。外围假意撤退的清军主力固然可以按照原计划前来实施反包围,但是博洛忽略了两点,第一点,明军一旦识破了清军的计策,以精锐拦截清军的反包围部队,搅乱清军事先的部署,那么反包围就无法形成了。第二点,除了中军以外,其余队伍以汉军为主,汉军的战斗意志比之八旗军相差很大,而且跟八旗又不是亲戚,如果遭到明军拦截部队的重创,根本就不会管中军的死活,那样的话,博洛就真的玩完了。
日期:2013-04-11 10:18:34
========更新========
就在张存仁率领的清军的大部队准备实施反包围之际,明军突然出现在了侧翼。还没来得及反应,这支明军铁骑就如同数十柄利剑一般,直插清军队伍,清军阵形立马被撕开了十几个缺口,接下来就是明军对这支队伍的切割、切割再切割。率领这支突袭队伍的主将,是上次不要命出城突袭的江胜虎,而这支队伍这一次的兵力是六千人,清一色的骑兵。这一次,突袭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切割切割,再切割,直到把清军的阵形完全打乱,就达到目的了。
果不其然,经过一番冲击,清军现在已经溃不成军了,各部各营之间混杂无章,张存仁竭力整顿阵形,也没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大呼,“鞑子兵败了”,一个人呼没有效果,六千名山东壮汉一齐大呼,那阵势是惊天动地呀。乱不成军的清军失去了指挥系统,真以为满洲八旗败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处在战场最外围的清军小兵,心理已经脆弱到接近崩溃了,听到鞑子兵败了,于是干脆丢掉盔甲,一边跑一边大呼,鞑子兵败了。
在战场上,尤其是作战的时刻,整个军队的心理是十分紧张而脆弱了,往往一种声音能够激起滔天的骇浪。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攻势极有效果,清军的逃跑心理比瘟疫还能传播,这造就了清军全军的大溃败。这还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清军的反包围部队没影了,接下来八旗精锐就该倒霉了。杨铭化下令全军反击,加固对清军的包围圈,随着包围圈不断地压缩,清军骑兵驰骋的空间越来越小,反击也越来越微弱。
战斗持续从上午持续到傍晚,清军4000名满洲八旗被歼灭过半,和托、朱马喇率部众突围逃走,博洛没能突围成功,不堪屈辱,自己拿刀抹脖子了。
杭州保卫战,从六月十四日一直打到八月初二(中间有闰六月),连续奋战了76天,终于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一场胜利。
作者注:本情节纯属虚构,该战役仍然参考三国合肥之战,孙权撤离合肥,张辽派兵突袭的场景,但略有不同。
日期:2013-04-11 10:37:13
========更新========
【围点打援】
博洛兵败自杀,张存仁也不好过。
张存仁率军反包围不成,反而大军溃逃。江胜虎率领骑兵一路猛追四百余里,俘虏战马八百匹,伪军士卒三千余人,斩杀汉军八旗将领吴守进,并且接连收复湖州、长兴、广德、建平(今郎溪)、宜兴,一直追击到溧水,距离南京城只有一百余里,南京大震。
多铎于六月下旬班师回京之后,镇守江南的任务交由贝勒勒克德浑和固山额真叶臣,并在南京留下了七千名满洲八旗士卒。这七千人已经被博洛折腾掉三千人了,南京城仅余四千名八旗军。
洪承畴慌了,他没想到博洛竟然一败败得这么彻底,没想到明军反攻竟然反出这么大的成绩,加上先前镇压和招抚江东收效甚微,洪承畴纳闷了。然而当他得知,南明方面的主持大局的人物是杨铭化的时候,洪承畴忽然间,似乎明白了。
天启二年(1622),洪承畴由刑部郎中调任浙江提学佥事,后来又升任浙江布政司左参议,一直在浙江干了七年,这其间,洪承畴有一个下属,1624年至1627年在任的浙江杭州府海宁知县杨铭化,洪承畴和杨铭化也算是熟人了。那时杨铭化还是二十几岁的愣头青,然而洪承畴就已经独具慧眼,发现了这个人才。不过洪承畴认识的人何止万千,随后几年,洪承畴一路飙升到五省总督、蓟辽督师,都直接跟皇太极干上了的时候,杨铭化还在混基层,所以这个当年颇有特点的年轻人逐渐在洪承畴的记忆中模糊了。然而现在,他又出现了,而且是以一种让洪承畴感到惊讶的形象出现的。
洪承畴确实很惊讶,他隐约地感觉到,这个小辈将不是那么容易好对付的。
然而杨铭化还必须让洪承畴进一步认识到,这个小辈不是让他来对付的,而是让他来手忙脚乱地应付的。
杭州解围之后,杨铭化又从两广调来兵马钱粮,加上刚刚打赢的胜仗,现在的明军真可以说是兵稍强马稍壮、士气旺盛了。
这时,弘光皇帝要求明军乘胜直捣南京,收复国都。但是杨铭化却不是这样考虑的,他建议先扫清南京周边的清军,而后遣水师从上江而上,截断南京通往江北的退路,最后再夺取南京。
日期:2013-04-11 11:30:40
========更新========
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清军在南京以外的地区拥有足够雄厚的兵力,如果从杭州直接攻打南京,战线拉长,孤军深入,而且一旦久攻不克,不仅南京周边的清军会及时增援,清廷也会发兵救援南京,到时胜败就难料了。
弘光皇帝采纳了杨铭化的建议。八月初四,明军以两万兵力留守杭州,杨铭化亲率马步军五万,直指苏州。八月初七,明军抵达苏州南郊,镇守苏州的清苏凇提督吴胜兆向南京告急。
当然,在消息传到南京之前,苏州就已经开打了。
担任攻城先锋部队的是太湖水军吴日生部。吴日生虽然是书生带兵,而且时间也只有短短三个月,但是出手却一点也不含糊,在太湖张家荡一集结就是一万余人,沿大运河直奔苏州城而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吴胜兆却得知他们只是前段时间不停骚扰并攻克吴江的太湖水匪,而不是杭城一战震动江南的明军正规军,于是骄傲轻敌,派出三千士卒,由副将汪懋功率领,前往阻截,希望给太湖水军来个当头一棒。
然而战斗的结果出乎吴胜兆的预料,汪懋功在苏州城南的澹台湖与吴日生军遭遇,并展开激战。太湖水军假作溃败,乘舟遁入湖中,其中一千余名清军换乘小船来追,却被潜伏湖中的水军来个伏击,清军船只被凿沉,清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性,结果可想而知。
掉进湖中的清军喝够了水,汪懋功也在混战中被水军杀死,主将一死,岸上的清军就慌了,水军趁机上岸,三面包抄,岸上的清军非死即降。
这场阻击战清军完败,三千士卒有去无回,这对仅有一万兵力的吴胜兆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得到战败的消息后,吴胜兆痛心疾首,下令严守城池,禁止士兵出城接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