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53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明军兵团渡江的消息很快传到瓜洲,多铎召集将领商议,认为明军准备突袭清军后方,救援扬州,而这么做正中清军下怀,清军可以在在野战中全歼明军援兵。
  于是,阿济格亲率两万兵力往仪真进发,迎战明军,而其余兵力继续围困扬州和瓜洲。
  当日,清军在仪真以东二十里处的黄泥港遭遇明军部队,明军一战而溃,清军尾随追击,当晚抵达仪真。
  当时仪真还是明军据守的江北据点,清军抵达仪真东郊后,发起攻城之战,明军奋力抵抗,最终因为清军势猛,仪真失守,明军数千人撤出仪真,沿长江北岸向西溃逃。

  占领仪真的阿济格开始轻敌,他马不停蹄率领满汉八旗军共七千人追击明军的溃逃部队。腊月二十,阿济格在仪真以西十余里的青山镇追上明军部队,明军列阵迎战,清军以重骑几番冲击,明军阵型大乱,开始溃散,继续往西溃逃。
  阿济格率军继续追击,但是部将提出异议,认为明军的连连败退,有可能是圈套。但是他对这一建议置之不理。主要原因是,阿济格压根不相信明军会有埋伏,原因在于青山镇的地势上。青山镇是仪真以西第一镇,南滨长江,北靠大青山山群,是地势险要之地,明军如果有埋伏,在这里就会有了,然而明军显然是溃败了,也就证明明军没有设伏。
  日期:2013-04-29 23:10:56
  ========更新========
  于是,清军七千余人继续西进追击明军,然而随着军队不断地深入,尼堪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有哪些不对劲呢,主要还是因为地形,因为从青山镇往西,是一条狭窄的沿江平原,南滨长江,北靠大青山山群,地势险要,极容易隐藏伏兵。
  在疑虑之下,清军缓缓地停止在了一个叫张家洼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小山坳。虽然叫山坳,但是地势十分低洼,北靠山林,南临滁河,中间分布着大片的芦苇荡,是个凶险之地。
  尼堪意识到形势不妙了,谨慎起见,他下令后军作前军,迅速往回撤退。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随着突然的几声炮响,山林中万箭齐发,清军陷入了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惊慌失措之下,尼堪率领数百骑突围奔逃。抵达青山镇时,竟然又遇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伏兵,混战之中,又有几名副将被明军击杀,尼堪仅率数十骑突围逃走。
  再回到张家洼,由于明军的突袭,清军几乎来不及反应,就被箭雨射伤过半,主将逃走,余部只剩下了仓皇奔逃。而复杂的地形和浩荡的芦苇荡成了清军骑兵的噩梦,清军的骑兵发挥不出来效用,不是往回奔逃被明军的伏兵射杀,就是策马狂奔陷入芦苇荡的泥泞之中。
  由于明军采取是堵头、截腰、拦尾、侧击的伏击方式,清军在这片狭窄的山脚平原上几乎无处可逃,不是惊慌奔逃中被歼灭,就是南逃进入滁河或者芦苇荡,或淹死或冻死,或被明军伏兵斩杀。
  张家洼一战,七千清军被明军全歼,明军俘获战马两千余匹,实在是明清双方交战数十年以来野战中的又一大捷。

  除了此战大捷以外,弘光帝也于同一天自杭州还都南京,表示与士兵同临前线之意。江南江北明军因此士气大振,一改清廷大军抵达江北后,南明守军的胆怯和颓靡之气。
  此战之后,清军大为震惊,阿济格即令大军退守江都郊外,不再轻易往前,清军初抵江南时的新锐之气经此一战被彻底消磨殆尽。阿济格意识到,凭借目前的实力,一口气吞掉江南是不可能的了,只得改速战速决为长期对峙。
  就在清军分兵西进之后,瓜洲城的郑芝龙对城外的清军展开了突袭反击。虽然郑家军缺乏骑兵,但是郑芝龙有的是钱,他动用私人金库鼓励士兵,出城参加突袭反击的士兵每人赏银二两,能斩得清军首级赏银五十两,若不幸阵亡则给银二百两赡养其妻儿。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郑芝龙很快组织起了一支两千人的敢死队。
  腊月二十一黎明时分,郑芝龙下令突袭。敢死队组成锥形作战队形,冲入离城池最近的清军营垒,清军始料不及,万余人的清军被两千名明军勇士打得一片混乱。当然郑芝龙明白,毕竟清军兵力占优,能取得这点胜利已经足够让清军的将帅琢磨了,所以不必要孤军深入,而导致陷入重围。天亮之后,郑芝龙果断下令敢死队撤回城中。
  此战虽然没能歼灭多少清军,仅仅只斩首一百余,杀敌千余人,自身也伤亡过半,但是已经相对算是很大的胜利了,而且郑家军的出城野战的这一举动,确确实实让谭泰等清军将领震惊。
  清军进攻瓜洲的受挫,加上张家洼之败,导致了明清双方进入到军事对峙的时段。
  作者注:本节纯属虚构,张家洼伏击战参考了1654年李定国衡州伏击战的战役场景。

  日期:2013-05-03 19:05:55
  =========更新========
  【一致抗虏】
  江淮战场打的不错,那么湖广究竟怎么样呢?

  说湖广,话题就要从六个月前说起了。
  那时还是夏季,六月三伏季节。那时,阿济格一路追击大顺军,使得大顺军在九江境内遭遇惨败,李自成也在撤退过程中遭到意外,去见前任闯王高迎祥去了。那时,大顺军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十几万人流落到湖南浏阳一带。那时,何腾蛟刚刚在长沙收拾旧山河,就听说这十来万气势汹汹的大顺军已经到湖南了。
  其实大顺军哪里是气势汹汹呢,应该说是垂头丧气吧。皇帝(指李自成)死了,大顺帝国恍如一场美梦,如今人醒梦消,大顺军余部一般散沙,远从大西北跑到这荆楚之地,背井离乡,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
  大顺军的十几个将领在一起一商量,不如投靠南明吧,反正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高杰、王光恩、马进忠不都是投靠了朝廷了嘛,反倒是造反整天被人骂成贼。
  说着就这么决定了,大顺军松散的联盟往长沙靠近,何腾蛟惊慌失措,派出了一小拨官兵阻截,结果弄了半天才搞明白,大顺军不是来找事的,是来投靠的。于是双方互派使者,你来我往半个多月,成了,何腾蛟收纳了大顺军余部。
  大顺军的将领们也很高兴啊,总算有了归宿了,湖南正需要抵御清军,所以日后肯定会重用的吧。然而这个想法错了,彻底的错了,何腾蛟压根没真心收纳大顺军,他仍以往常的眼光来看待大顺军,对他们充满了敌意。
  为此何腾蛟想出了一些损招来瓦解大顺军。首先,就是拉一批人,打一批人。大顺军内部哪些将领不容易真心归顺官府呢,肯定是那些资历深的,在李自成那里混得开的,哪些人稍微施加恩惠,就能彻底归顺官府的呢,当然是那些在李自成那里混得不咋地的。而恰好,大顺军从潼关一路打一路退到荆楚,出头的都是那些老将,所以老将手底下的兵都打没了,倒是那些不显眼的将领,反而因为没怎么打,手底下兵仍然很多。

  比如李自成的四大权将军其中的三位(刘宗敏已经阵亡),田见秀只剩7000部卒,刘芳亮只剩8000部卒,袁宗第更惨,只剩下3000部卒,加起来不到两万人。而那些普通将领,比如郝摇旗就有部卒两万有余,刘体纯、刘体统兄弟拥有部卒合计接近五万,不知名的王进才更是有部卒六万还多。这样一来,何腾蛟就乐了,正好把这些普通将领拉拢过来,至于其余的那些老将,估计整天还怀念着在大顺帝国做权将军、制将军的日子,他们也没多少兵嘛,那最好就滚蛋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