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没有离开北天,他从大楼出来就径直去了设计院。他去找老齐,想听听他的看法。在设计院,胡院长和老齐都属于高人,可胡院长却几乎不给袁野提任何建议,只是袁野说出后加以肯定评价,而老齐不同,他对袁野很少隐瞒观点。老齐是和副主任书记共用一个办公室的,所以看到袁野就直接把他带到一间很小的会客室。
老齐递给袁野一支烟:“说吧,什么事?”
袁野接过烟:“刚才和天明经理见面了,以谈和电修厂联合为由,谈的还不错。”
接着袁野就把刚才和李天明谈的主要内容说了,老齐认真听了,点点头:“养了个老胡,其实他和天明经理关系还可以,到头来还得你自己想办法,呵呵。”
袁野笑了笑,没说话,老齐接着说:“老弟今天连过两关,接触上了李天明,又捎带上洪振,不简单!不过电修厂的经理李洋可是个滑头,他原来一直在附企搞经营来的,有‘奸商’的美称。”
袁野:“下午我就见他,想谈的核心问题有两个。”
老齐:“什么问题?”
袁野:“第一个是让他以联合投标的方式帮我每年在北天拿到三千万的高压柜合同,我给他一百万,支票现金都可以。”
老齐思索着:“三千万,三千万差不多占三分之一了,有点难。”
袁野:“不够的部分他拿低压的顶数也可以,我只是不知道出一百万是多是少?”
老齐:“如果作为代理是少了,可这不是,这是天明经理交代下来的,你先说另一个问题,回头再分析这个一百万。”
袁野:“另一个是我负责每年给他们拿来五百万三箱类的单子,来保证他们不放假能开全资。我只要五个点就行。”
老齐:“五个点?是不是少了点?”
袁野:“多留不了,我公司那里还得交些,李洋这里还得有一定利润,我能冲掉些花费就行,在这上不想挣钱,我最起码得保证电修厂工人不再去天明经理那里闹吧?不然一切都不成立了。”
老齐想了想说:“你先谈第二个,然后看情况再谈第一个,并且一定要公司化的谈,不能让他感觉这个事情和你个人有关。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成立的条件,这点要强调,并且还要让李洋感觉这是天明经理解决他们不能全员上岗的措施。我的意见,那一百万不给可能好于给。”
袁野点点头:“有道理,那我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谈这个。我还有件事情,昨天我们总工给我来电话说操作机构改了,把原来的中置式结合西门子和ABB的优劣进行了自主设计,弄了个中置式落地车,以解决中导轨长期受力下支撑不足而产生变形的问题,下面的招标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弄进去,那我就显出优势了。”
老齐:“这个好办,你叫人把资料拿来,我叫弟兄们弄上就成。”
袁野起身:“那就这样,我还得去胡院长那里汇报下,呵呵。”
老齐:“去吧,他应该在的,你来的时候刚从我这里上去的。”
胡院长是有单独办公室的,并且还不小,和天明经理的差不多大。他热情的招待袁野坐到沙发上,然后给袁野斟上茶:“这茶不错,朋友带来的,觉得好我给你盒。”
袁野笑笑:“呵呵,不会品茶,有酒给我箱还差不多。”
胡院长听完袁野说完和天明经理见面的情况,沉思片刻:“你这三千万根据什么来的?”
“根据我想拿到北天一半项目来的。”
“在北天辅助设备这一块好像还没有一家能拿到总份额五分之一以上的。”
“我当然不会去改变原来的约定俗成,不过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是否能成立。”
“哦?你又有什么鬼点子?”
“我想让北天成为同行业的一面旗帜,首个成为数字化冶金企业。如果这个实现不了,配电这块先行也可以。”
胡院长笑了:“想法不错,不过现在的管理层需要的不是这样的政绩,他们需要的是如何扭转汽车业用进口板的现状,这需要的是提高主业的技术水平,而不是辅助管理软件。”
认识胡院长以来,这还是袁野第一次听到胡院长说这样的话。看来自己幼稚了,胡院长看到的的确是主要矛盾,这条路行不通。还有,自己对于胡院长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他应该在更多方面发挥作用。
见袁野低头不语,胡院长接着说:“你为什么一改原来的沉稳想一口吃个胖子?”
袁野抬起头,看着走来走去的胡院长说:“我想做到你退休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市场,所以想两年拿到五年的单子。”
胡院长诧异道:“两年就离开?开什么玩笑?这么辛苦打进来两年就撤?为什么?”
袁野:“我们老板出事让我想了很多,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在一个地方做太久,见好就收是最理智的选择。当然这很可惜,可这是对的。”
听袁野这样说,胡院长没有说话,他走到窗前向外望去。窗外阳光灿烂,似乎没有风,天很蓝,看不到云。楼下的松柏依然青着,让在暖气十足室内里的人常常忘记已是冬天。袁野也站起来走到窗前:“现实是寒冷的,而人的愿望却常留在春天,这很不幸。”
日期:2009-05-31 09:25:36
42
袁野没有回办事处,而是把车开到郊外。这是一条专开的旅游道路,很是宽阔。由于不是旅游季节,几乎没有车辆通过。袁野在一个坡顶停住,然后下车走到路边的高点,向南望去。跳过冬日暖阳下蒸腾的土地,远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这一切让袁野有一种回乡的感觉。宁静、亲切、温暖,些许的孤寂、压抑和忧伤。相似的熟悉,却是不相似的心,男人的心往往比视野中的世界要大,可他们很难捅破天,这不是宿命也不是魔咒,而只是你没长那么长的手或没拿到合适的工具而已。
很多的时候,人是孤立无援的,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做出选择或者解决问题。与电修厂合作显然是袁野的灵机一动,要把这一灵感谱成美好的诗句肯定不会轻而易举完成,袁野必须要认真酝酿酝酿。可行性毋庸置疑,天明经理需要解决职工放假的心病,李洋这个原附企经营副总调到电修也显示了上层要让其走向市场的意图,合作的东风具备,差的只是船,那么是搞普遍存在的形式上的联合,还是实际上的合作是要事先想好的。形式上的简单,通过这种形式环宇拿项目,然后给相关领导好处。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内容就多了,并且也不是袁野能完全能决定得了的,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袁野也不懂。袁野还没把这些理出头绪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李洋打过来的。李洋是见过天明经理后打来的电话,他想现在就见面,然后中午一起吃饭。看来没时间想清楚了,袁野看了下时间,然后便匆忙上车,去电修厂见李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