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遗恨》
第45节

作者: 小丐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杜良臣点头道:“自古以来,北人彪悍,南人不及北人善战。”
  陆归舟道:“川陕诸路能战,与和西夏战事百年来不断不无关碍。当年宋江和方腊起事,就是千里迢迢从川陕调军来江东。结果金人来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要是这股兵马当日留在关东,是不是金人能被阻住,形势不会像后来那样一败涂地?”彭岑似乎想打断说几句,又改了主意,拿起茶碗喝茶,由陆归舟继续道:“不过饶是川陕军能战,建炎初年川蜀抗金声势始终都没起来。”
  彭岑停了喝茶,看着陆归舟道:“这是为何?”
  陆归舟道:“西路另有头疼之处:原由就是诸路将帅互不受节制,彼此参商,各自为政!或单打独斗,或隔岸观火,保存实力,或先扩张自己权益,不顾别人死活。自己撤自己的肘,给金人以可乘之机!建炎三年,张德远宣抚川陕时,就曾上书朝廷,说川蜀诸帅‘互结仇怨,不肯相援,人心惶惶’。朝廷都知道这曲端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张深派张严到凤翔境内追击金军,刘惟忠驻军当地,理应配合。刘惟忠却不愿受张严的节制,自己另取别路去了宝鸡,单独与金兵交战。张严只得独自率军追击金军到了五里坡,又与曲端相约一同出兵。曲端答应在歧龙关与张严会合,哪知道曲端人在泾州并未发兵。张严在五里坡苦等曲端,遭遇金人伏击,张严战死。张严兵败之后,陕西战事就急转直下。”
  后来王庶受王命负责节制陕西六路兵马。曲端为节制司都统制,根本不服王庶调度,以种种理由推脱,拒不出兵,一面暗中集结自己的势力。刘惟忠、刘延亮兵败,泾源路的精兵俱归曲端所有。王庶指挥不动曲端,不得已冒险自己领兵出征,曲端领五万精兵驻扎泾源,文风不动。结果王庶在延安路大败,金人随即占据了秦凤五路,直逼入蜀门户和尚原。王庶领残兵来投曲端,曲端暗中架空王庶。王庶不得已,上章自劾,除去节制川陕六路的职务。曲端有兵有将,顺利接管了王庶的大权。”

  杜良臣道:“这曲端是个人物啊!坐山观虎斗,借时机吞并同僚,川陕军能人汇集的地方,由他拔出头来,短短时候由一个不起眼的泾州统制坐到川蜀第一人。”
  日期:2013-07-17 14:56:45
  周仿道:“曲端人品不端!金人攻打关辅之际,有个草头王叫史斌的领兵攻陷兴州,自立为王,一时关中许多州县响应,川陕局势大乱。长安被义军首领张宗收复。曲端怕张宗在长安坐大,派人诱杀张宗,以至长安重新失守。”
  曲江道:“大家平起平坐,自然谁也不服谁,一番混战,最后总有一个最强的胜出。世道就是这样!之间就难说谁是谁非,一句话,成者为王败者贼。”
  杨成俣把眼睛张大,发出慑人的威光,对曲江道:“你就喝醉了!你有没有过脑想一想你方才说的话!国难当头,江山沦陷,曲端所作所为已经天理不容,你还敢说什么‘成者为王败者贼’这样的话来!”

  曲江回敬道:“要按你说,那吴玠和张浚勾结,借‘富平之战’搞掉曲端,吴玠接管川蜀大权,那就有道理了?”
  杨成俣尚未答话,周仿先道:“吴玠和曲端有仇怨不假。可要看什么仇怨!吴玠受曲端指派与金人交战。吴玠势单力薄向曲端求救。属下有难,手握大兵的曲端不但不去增援,反而从汾州退走泾州。结果吴玠大败,爱将杨晟战死,吴玠气得大骂曲端。事后曲端还上奏弹劾吴玠,令吴玠降职。换作是我,我也要恨曲端。至于借口‘富平兵败’杀曲端,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曲江道:“张浚是你们汉州绵竹人,你当然要替他说话。”
  周仿看了看曲江,从容一笑,什么也没有说。
  陈讷言道:“富平兵败,张浚头上的乌纱帽不保,要找替罪羊来推卸责任,正好曲端这人不怎么样,又是心腹之患,正好做这只羊!曲端写过一首诗,有两句是‘不向关中兴事定,却来江上泛渔舟’,被说成指斥皇帝,成了谋反的罪名之一。”
  曲江道:“曲端有没有谋反,张浚心里最明白。富平之战之前,吴玠、刘子翬、王彦也有劝过张浚不可轻易进兵。独独曲端谋反,为何?还不就是因为吴玠是张浚的亲信。端掉曲端,去掉一个眼中钉,又给吴玠提供一个位子。皆大欢喜!”

  杜良臣道:“我想不单单是因为吴玠是张浚的亲信,听你们前面说的话,曲端那些作为,我猜张浚也有疑曲端之心。张浚先抓的曲端,结果真被曲端说中了,张浚定然羞恼成怒。事后要是放了他,曲端官复原职——张浚到底是个文官,心里未必不怕曲端暗中算计他。
  曲江道:“曲端被杀,王庶和吴玠肯定是在张浚面前下蛆了!”又问顾柠,“小顾,我说的是不是实情?”
  顾柠喝酒道:“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周仿道:“曲端逼走王庶在先,害得王庶几乎落到绝境,王庶如何能不恨他。说他不好也是人之常情。”
  曲江道:“张浚杀掉曲端,还打出曲端的旗号吓唬娄宿。”
  周仿微微笑道:“娄宿从来就没有被曲端打败过,怎么会怕曲端?曲端勇于私斗,打出他的旗号有什么好处?”
  唐炯忽然坐起来些,冲着曲江道:“你别再替你的那个死鬼本家辩解了,听得我都恶心!你就这么顾及你的面子,现成的道理你都不承认。周仿已经都把话讲得再明白不过了。曲端这个人,肯定不是个草包,篡权也有一手!但是你找找看他在建炎年间都有哪些功绩?”
  日期:2013-07-17 14:57:10
  陈讷言接住道:“娄宿从龙门渡河,曲端畏敌逃走。王粲兵溃,郑骧、唐重战死,同州失守。曲端没有派一兵一卒前往接洽支援。和张严约好会兵,不遣兵去,张严孤军作战,结果战死五坡岭。听说刘彦希有收复长安、凤翔的计划,不愿意刘彦希独立头功,谋杀了刘彦希。擅自斩杀大将刘延亮。捕杀张宗,占据长安。王庶制置六路,曲端不听他的节制;八公原之战,曲端飞书阻止部下前去会战,他在淳化逍遥、观望;金人已经过河,却遣散渭南义兵,不知是何居心;延安、鹿州告急,不去求援;席贡与王庶会军,曲端又阻挠席贡;王庶兵败来投,用计夺了王庶的帅印,又怂恿谢亮刺杀王庶,谢亮不肯。只有青溪岭说的上是立了一功,功劳还主要是靠吴玠立的。曲端这个人够毒的!”

  曲江听说,便不作声了。
  杜良臣呵呵笑道:“吴玠取代曲端,看来是顺应天意——正所谓‘时世造英雄’呐!”
  周仿道:“吴玠不能出头,川蜀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彭岑叹息道:“曲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代将才,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早早送了命,——虽说是咎由自取,我都替他屈枉!”
  唐炯道:“张浚在富平战前与曲端有生死之约,曲端说对了话,出来官复原职,张浚的脸往哪儿放!而且王庶当时也在张浚军中,大难不死,如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落井下石!吴玠也与曲端有仇,曲端又待部下严苛,自然也不愿意曲端放出来。不如找个理由把曲端结果算了。吴玠特受张浚知遇,取代曲端是必然。吴玠可以施展抱负——皆大欢喜!”说毕,挺起身道:“喝酒啊——谁来倒酒。李雨辰急忙站起来给大家斟酒。

  曲江不敢再说话,其他人也沉默。
  这时候杨成俣开口道:“我听诸位的高论,你们这话好像是说张浚杀曲端杀得在理!是也不是?”众人都看他。
  杨成俣道:“曲端不与友军配合,贻误战机;大敌当前,先忙着收拢大权,坑害属下和同僚,让宋军蒙受重大伤亡,这些罪状,有其一都可以让曲端掉脑袋!他不死,天理难容!
  但是,每个川陕人都知道曲端并无谋反之心,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定一个人的罪——不管是不是杀头的大罪!不能说等着接替的吴玠不如曲端再想起曲端,为他昭雪不平,若是吴玠比曲端还能干,就把这个人丢到一边再不提起——吴玠要出头,难道非得曲端送命不可?”

  唐炯笑道:“曲端这样的人死了,对其属下、川陕百姓未必不是一件大好事。若是他还活着,占着吴玠现在的位子,别说现在太平了些,就是前有狼后有虎的时候,也得闹内耗!曲端死了,那些不知道真情的小民替他鸣不平,他们知道个屁!”
  杨成俣听到“小民”这两个字,皱了眉头,道:“一宗事归一宗事,不能混为一谈。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没有的罪名也不能胡乱加到他头上。这样子如何让天下人心服!”
  唐炯哂笑道:“‘让天下人心服’!你的话可笑之极!要顾及天下的小民心服,你就别想办大事!”
  杨成俣思忖今晚在杜良臣设的酒宴上,不仅仅只有他师兄弟们,不好辩论下去,况且不是一类人,讲论不清,因此按耐住把口边的话生生止住。李悦把这些所有话都听得一字不漏,心里暗暗赞赏杨成俣的话。
  顾柠开口道:“成哥说的话有理,曲端并无谋反之心,扣上这么个‘莫须有’的罪名,我这个小民心里就不服!”唐炯不屑地哂笑了一下,继续喝酒。

  杜良臣看着彭岑笑道:“少年英雄,还是气盛的很。”彭岑一笑。杜良臣一拍双掌,伸手道:“这张浚一介书生,不会办大事!他应当一到任上,立刻召集众将领,当众公布曲端的罪状,然后拿问!然后砍脑袋不砍脑袋再论!这才是正办!做什么弄两句诗词出来扣个罪名,小家子气概!”
  杨成俣立即道:“杜大哥,这话说到我心窝里去了——我来敬你!”说着站起来给杜良臣斟酒。杨成俣站着,眼看着杜良臣干过,他连饮三杯才坐下。那唐炯脸上依旧笑着,笑得却很阴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