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17 20:50:16
陆归舟道:“吴玠刚接手川陕军务,兀术即整军十万来攻。张德远带军不行,识人还是有眼光, 当时所有人都说弃川西,退守川东,躲进仙人关,只有吴玠坚决不肯,说:‘不能自退三百里’!和尚原算是自宋金开仗以来,对金人首次旗开得胜,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彭岑道:“我记得和尚原大战之前,娄宿刚好死了,兀术接手川陕战事。兀术在江东所向披靡,回军的时候两次败给韩世忠。金兀术那样活在刀锋利刃上的人,必然引以为奇耻大辱。他怎么对待川陕和尚原的吴玠,不用想都知道了!”
杜良臣道:“吴玠不容易!据说当日驻守和尚原的宋军只有几千人。”
陆归舟道:“吴玠力主坚守和尚原,是冒了极大风险。富平战败,四十万宋军顷刻间分崩离析,众多将士捐躯于富平,军心涣散。将士叛逃西夏、金国的事时有发生,吴玠没有决心魄力很难指挥得动全军。
杨成俣道:“杜大哥,若你是吴宣抚,你如何料理当时的局面?”
杜良臣道:“我一个草民,怎么敢和吴宣抚比?”尽眨着眼想了想说:“别的我不知道,但是一定先要定军心!此时先不能想金人,务要稳住内部!大敌当前,自己不能先乱了阵脚——自己先乱了阵脚,不用打,必败!若有哪个心怀鬼胎的属下,动了投敌的念头,那吴玠、吴璘两兄弟的人头就是最好的见面礼。”
陆归舟拿扇子一击桌面道:“有这话!当时陕西陷落,吴玠属下的家属多陷在金人掌控之地,因此想杀吴玠、吴璘投降金人换得家人安全,亏得心腹陈远酋得知了这个消息,急报吴玠知晓。吴玠得知,并没有治罪这些属下,而是晓以忠义,诸将感泣,全军遂安定!”
彭岑道:“和尚原是不是卡捏川蜀的咽喉要道?”
陈讷言道:“这多年来,金人与我们就和尚原不知打了多少次仗。和尚原多次易手。一旦金人据有和尚原,军马动辄深入,直逼仙人关。仙人关不保,川蜀危急。”
杜良臣道:“是名将总有他的道理!亏得吴玠,手里就千百人,金人倾巢出动,忈的有勇气守住和尚原!”
陆归舟道:“兵不够,吴玠、吴璘两兄弟召集两河、关、陕流寓失所壮丁和阵亡兵将子弟,约有一万人,由吴璘带领坚守和尚原。驻守和尚原。吴璘拨剑亲自督阵,与金人激战六天六夜,最终打退金人。
东路军与金人一战即溃,宋人尚未领教金人作战坚忍不拔,前赴后继。金人被重甲,只露两目,枪箭不入!前死,后即顶其盔甲而上,悍不畏死,这六天六夜如何艰苦,可想而知。”
彭岑道:“金人有伍、什、佰、仟长,伍长死,四人斩首,什长死,伍长全部斩首,佰长死,什长全部斩首,仟长死,佰长全部斩首,怎么也是个死,往前冲也许还有一条活路。”
杜良臣道:“我听了头皮发麻,怎么能赢呢?”
周仿道:“我们听说,先用强弓硬弩,一旦逼退金人,立即出兵扰乱敌人。晚上金敌做饭,燃火营中,宋军朝燃火处放箭,金人没法吃饭。只得垒石墙自保,又朝石墙里放箭,这样过了数日,金人知道必败,遂决定决一死战,共分为三十余队,轮番出战,兀术亲自执戟督阵。吴璘亲自操刀上阵,带精兵轮番迎战,白手刃敌数十百人。吴玠算准金人要退兵,设奇兵伏击,金人杀伤殆尽,填坑谷二十余里,从金人尸首上脱下的铠甲就有数万具——差点伏获四太子!”
日期:2013-07-17 20:59:26
杜良臣赞叹道:“这刘子翬也是个豪杰!”
陆归舟道:“吴玠赶在金人前面到了饶风岭。”
笑道:“到了之后,这吴玠特意给撒里喝送去一篮黄柑,说‘大军远来,聊奉止渴。今日决战,各忠其事’。撒里喝大惊失色,以杖捶地,说:‘吴玠,你来得好快呀!’”
杜良臣拍桌赞叹道:“这吴玠硬地敢打,软的又会说话,不卑不亢!真奇才!”
陆归舟道:“当时吴玠只有数千人,另外招募了洋州附近川东义士一万三千人。一共就这些人!
金人来到饶风关下,披挂重甲,登山攻关。官军乱发弓箭,又从关上推大石击打金人。金人不得攀缘,就坐在弓箭射不到,石头打不着的地方,等休息好了,再攻山。官军再发箭阻击!这样每日接战三十多次,官军以一抵百,僵持六日六夜,金人始终上不得饶风岭。撒离喝气急败坏,一口气杀了几十个千户。 “
彭岑笑道:“金人军纪严明啊,换作我们,这等没有人性,撒离喝的命早没了。”
陆归舟道:“撒离喝铁了心,要以死犯关,奈何金人死伤太众,最后金人焚烧尸首,有退兵的意思。这时王彦率兵赶来支援,守军见友军来援,开始有些松懈。吴玠大怒,要杀守壕寨的一员将领,那壕寨将领连夜脱逃投了金人,将饶风岭的虚实一一告知。这贼子告诉金人,守将郭仲荀所守地方虽然险要,兵少又弱,”又将饶风岭后面的山川地理讲给金人。
撒离喝便令将抢掠来的妇人放还山寨。从蝉溪岭绕过饶风关,入夜偷袭郭仲荀。郭仲荀措手不及,金人占据山寨,从高处下瞰饶风关,里面动向一清二楚!金人居高临下,两面夹击饶风关,宋军怯战,吴玠亲手杀了几个要逃的,也止不住了!官军溃出饶风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