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5节

作者: 罗衾不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什么要如此设定?因为只有主公型的英雄,才能完整涵盖聚才、起兵和发展等“打天下”的全部课题,而作为一个幕僚或像诸葛亮那样半道入伙的人,不可能涉及全部课题。自然,我们最后必将讨论归结到英雄们的品质,这其实是他们进行比拼的内力和优胜劣败的最后依据。
  公孙瓒、袁绍、吕布等人不能不说也是英雄,但他们是失败的英雄。这也不怪他们,这是因为三国历史过于残酷,将斗争推到了极致。公孙瓒拿下了不少地方,袁绍却要跟他争;袁绍平定了黄河以北,但前进的道路上却拦着曹操;曹操好不容易平定了北方,却在长江边上翻了船。假如在别的时代,也许公孙瓒或袁绍就成事了,而曹操也许就会统一天下了,但在三国时代,强中还有强中手,即使英雄也要见个真章,也要分出三六九等,公孙瓒、袁绍只好早早出局,曹操也只能壮志未酬身先死。

  在众多三国英雄中,最后从人堆里滚出来的英雄中的英雄是曹操、刘备与孙权。但孙权其实是曹刘子侄辈的,开创他们家基业的不是他,而是孙坚。换句话讲,孙权的父亲才是曹、刘的同辈人或同一等级的人物。因此,南宋大诗人辛弃疾说的好:“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在曹操眼里就是娃娃。曹操与刘备同是英雄,是同一等级的英雄,但不是同一个类型。在这里,我们先放过曹操,单说刘备,看看他这类英雄到底是什么材料以及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关于刘备是什么样的英雄,陈寿在《先主传》里概括得最为精到,大概无人可出其右,易中天大可不必费心归纳了。陈寿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弘毅宽厚,这四个字,把刘备这种英雄的本质说到家了。其实这属于典型的草根型英雄的特征。出身名门的袁绍不会这样,家底雄厚的曹操不会这样,家底也不薄的公孙瓒不会这样,出身可疑的吕布也不会这样,而只有出身正经人家(汉室宗亲还不够正经吗?)但又贫苦无依的刘备才会这样,唯有“弘毅宽厚”他这样的人才能成为英雄。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作为一个普通人,只有胸怀远大,坚韧不拔,才能甘于从最底层做起,并忍受一个个挫折,等待下一个机会;也只有宽厚,才能吸引人才,聚拢人才。换句话讲,在任何一个阶层,都有成功并成为英雄的机会与可能,关键看你怎么去做了。在草根阶层,要做一个“主公型”的人物,要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得按这条路走。因为你没有骄人的资本,没有大牌可拿,没有脾气可耍,而只有宽厚待人,才能聚才成势。

  “弘毅宽厚”,其实是刘备这类英雄的本质特征。除此之外,陈寿还强调了刘备“知人待士”,这实际上是刘备这类英雄最重要的外在特征,这八个字合起来就是刘备作为英雄或枭雄的主要特点。那时的人不是老说刘备“枭雄之姿”吗,“枭雄之姿”是个什么样子?其实也就是这个样子,看似很平常,但又似乎深不可测。至于刘备的制胜法宝“仁义”,也仅仅是由宽厚这一品质派生而出的,只不过把对待身边兄弟们的做法扩大到老百姓罢了,以后我们还会讲到。

  至于易中天说的什么“英雄之志”,似乎就不用提了。别说刘备所处的时代,其实在整个专制时代,但凡一个读过书的人,心里都装着天下苍生,有机会肯定要干大事的。截止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那时出生的人也都热爱历史与政治,脑子里也总想着干一番大事业。
  至于所谓韧性,也别提了。所谓弘毅就是志向与韧性的结合体,没有这两个个字,刘备干脆就别打天下了。马拉松比赛开始时,他在起跑线上已经慢了一个小时。按理说,他还赛个什么劲呀?干脆回家歇着得了。但刘备没有,他坚持下来了,一往无前地迈开了自己的脚步,并终于在40公里的时候追上了曹操。所谓韧性也不是问题,一开始就是输,只要继续跑下去,是不是胜利,反正都是赚的!不赚白不赚!

  刘备以“英雄之器”走入残酷而妙曼的三国历史,千古留名。那么,刘备的“英雄之器”具体是怎么造就的?难道他从小就具有英雄的潜质吗?请看第三回:大树楼桑。
  从第三回开始,我开始夹叙夹议了,也就是要开始大段讲故事了。这样也许会让大家读来更有趣些,也请各位读者随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周舆(罗衾不耐)于天津蛰居斋
  2008年3月16日上午
  日期:2008-3-17 10:47:17
  三、大树楼桑(1)

  刘备出生于东汉涿郡涿县楼桑村,历经近两千年风雨,这个小村庄依然屹立在冀中平原那块土地上,在涿州市东南30里,村庄内外桑林片片。
  自古以来,中国的英雄似乎总是天生异种。按理说《三国志》的正朔在魏晋,但陈寿还是按捺不住对先主的推崇,对刘备的相貌进行了夸张的描述,说他双手过膝,耳朵大得自己都能看见。这样的相貌的确不凡,以至于在演义里刘备被人骂做“大耳贼”。但奇怪的是,没人骂他是“大猩猩”,假如他的双手真的过膝,不是大猩猩是什么呢?

  人杰往往是由于地灵,但冀中平原自古就是一块朴实无华的土地,似乎找不到灵异之物。在中国古代,普通农家都过自耕自织、自给自足的生活,除了要在农田里劳作,还要种桑养蚕、纺纱织布,因此家家都有桑田,房前屋后也遍植桑树。要说老刘家的不凡之处,就是他家院墙边那棵桑树了。它异常高大,而且树冠宽大、枝繁叶茂,又象车驾上的华盖,又像在半空搭起了一座小楼,十里八乡的桑树都比不了它,以至于村民说这户人家早晚得出贵人。这棵参天大树是看着刘备长大的,记录着刘备幼时的豪言壮语和少年时代的成长。后来刘备称帝,他的家乡就被远近的乡邻叫做“大树楼桑”。

  涿州在北京的正南方,距离天安门才120里,对于今天的有车一族这点距离也就是几脚油的工夫。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北京就是燕赵之地经济文化中心,而涿州就是出京的第一站。250年前,乾隆帝皇帝路过此地,御笔亲题“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从此涿州落下了“天下第一州”的美誉。
  在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重心并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没有几个是生长在城市的。涿州离北京这种不远不近的距离,既使它不至过于闭塞,又不至由于离北京太近而饱受政治动荡和战火之苦。因此,这个地方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代不乏人。除了刘备和他的老师卢植以及猛将张飞,北魏还出过写《水经注》的郦道元,唐代出了一个诗人贾岛。此外,唐朝禅宗六祖慧能以及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籍也在这里。今天的河北人给人的印象大都是精明无比,而在明清以前他们却净出些吃苦耐劳的实诚人,关于这一点我们看看涿州出的那些名人就知道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