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11节

作者: 罗衾不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至此,我们应该看出刘备起家与袁绍、曹操以及江东孙家的不同了。刘备起家从门第上看是“宗室破落户”型(以及破落到无可稽考的地步),从人员组成上看是典型的“团伙”型或“哥们”型。袁绍组织人马于庙堂,曹操组织人马于乡里,孙权接统部曲于兄长,只有先主刘备没有现成的本钱,只能组织团伙于街头。刘备拉起队伍,百分之五十靠公孙瓒的影响力,百分之四十靠刘备自己的人格魅力,最后也沾了汉室宗亲的一点点福气。不过,即使汉室宗亲的名头也仅仅在有心人那里才会发生作用。通过比较,我们能够感受刘备起家的艰辛。最初,刘备只是公孙瓒众多宾客里并不起眼的一个,也是公孙瓒大棋局里无足轻重的一步闲棋。但刘备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拿了棒槌就当针(真)的人,不屈不挠地真的做成了事。人世间的事情,岂无天命哉?

  公孙瓒在涿县的时间并不长,即回辽东另赴重任去了,此后还将谱写动人的传奇。但从历史上看,公孙瓒好像是特地为帮助刘备而生的。
  在关羽张飞入伙之后,刘备团伙已经可以自立了。自然,他们少不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否则早就散伙了。《先主传》说他们得到了中山大马商张世平和苏双的赞助,原因是他们非常“赏识”刘备,一看刘备“见而异之”。不过这个说法多少有点夸张,估计是刘备他们给他们提供了某种帮助。那时盗贼横行,而涿县又是商路要冲,最合理的解释是刘备团伙为商人提供了武装保护,而商人们给予他们以丰厚的回报。不过,给商人提供保护并不是什么值得特书大书的事情,这也难免《先主传》对此语焉不详。

  现在,刘备羽扇纶巾,一步三摇,关羽张飞两个大汉各执兵刃紧随于后,简雍手提鸟笼周旋于前……估计这四位少年走在涿县街头,已成涿县一景。从几次沉潜的经历看,刘备既是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但又颇能顺时安命,假如没有乱世的到来,他也许会继续逍遥下去,估计很难走上仕途。不过,这段逍遥自在的时光也许是刘备一生中最快活的。随着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刘备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那么黄巾起义究竟给刘备带来了怎样的机会,刘备能否抓住机会扬名立万呢?请看第五回:刘备起兵。
  周舆(罗衾不耐)于天津蛰居斋
  2008年3月23日上午
  日期:2008-3-26 16:37:51
  五、刘备起兵(1)

  假如没有乱世的到来,刘备也许永远是一个在涿县地面上晃悠的混混。尽管他是大儒卢植的学生。那他现在也不过是公孙瓒手下一个有文化的流氓,要混入仕途恐怕并不容易。
  我在第四回说过,一部三国史其实是出身史,许多人的命运因出身而被决定。现在要补充的是,三国史也是一部人才组织史,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主公能够组织什么样的力量。在乱世到来之际,袁绍掌握先机,门生故吏就用不过来,以至于他败就败在人多嘴杂;曹操得以在家乡纠合宗亲,以至于在最危险的时刻,亲党成了他的铁杆后盾;孙氏盘踞江东已历两代,士人土著多有归附。

  但他们的出身还不是最有利的,事实上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类型,那就是被朝廷正式任命的具有宗亲和大员双重身份的的刘虞,刘焉和刘表,在乱世之初他们分别就领有一州之地。而在袁、曹之下,也有出身次于他们的,如刘备那样在官方默许下纠集徒众的人物,但刘备也足以有资格招纳关羽那样的游侠和张飞那样的豪客为之效力。说到底,三国时代各路主公级的人物在起家之初都利用了官方给予的合法身份与资源,即使刘备也不算真正的草根。

  那么,有没有比刘备还惨但又想聚众起事的草根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发动黄巾起义的张角三兄弟。
  张角是钜鹿人,出生在今天河北邢台市平乡县,东汉时虽属冀州,但与刘备的家乡幽州涿县并不很远。张角是读过书的,但也许是最下等的那类读书人。刘备是大儒的学生、公孙瓒的宾客,能够吸引江湖游侠与土著豪客作为追随者。但张角就没这个命了,显然没有游侠和豪客为他“御侮”,他只能把目光对准了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于是,张角抛弃了儒学,信奉并传播道教。按理说,对于道家学说汉人并不陌生,事实上西汉初年官方意识形态就是黄老之道。但在东汉末年,由道家发展而来的道教,却成了一种庞杂而模糊的危险学说,当时的读书人将之视为异端。

  张角传教,是利用给人治病的机会。他的心理暗示与赎罪相结合的疗法据说颇见成效,让那些穷得无钱治病的人都对他非常信服。刘备能够给关羽带来安全和尊严,给张飞带来希望,而张角却没法能给贫苦农民这些,但他能免去他们的病痛并自称能给他们创造一个美丽新世界。他得以广收弟子,并自称大贤良师。随后,他让一些徒弟奔赴各地,组织人马,准备在甲子年(光和七年,也是改元后的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的甲子日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起义。

  说到张角发动黄巾起义,的确有着充足的理由,实在不是他和老百姓无故捣乱。东汉末年朝政极其黑暗腐败,特别是汉灵帝当政的20年,腐败程度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翻遍24史也找不到几个与之“媲美”的例子。汉灵帝存在的价值,好像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什么叫最后的疯狂。那时,外戚专横跋扈,宦官穷凶极恶。为了满足他和董太后无法填满的欲壑,灵帝让宦官在西园公开卖官鬻爵,自关内侯、虎贲、羽林,直到国家最高官职,什么都能卖。三公的位子卖1000万,九卿的位字卖500万(《后汉书•孝灵帝纪》),而具有实权的郡守位子则水涨船高地卖到2000万。关于182年势力根深蒂固的袁家买了个三公之位。不过那时老曹家就不甘示弱了,曹操的父亲曹嵩花了一亿的高价也买了三公之位。(《后汉书》第52卷、第78卷)看来十几年后官渡之战在老袁家和老曹家之间发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灵帝卖官其实卖得还很公道,假如求官者德行名声不错,也有一定资历,那么价钱还可以打折。此外,没钱的人也可以买官,等到任后再加倍交纳,有钱人买官则概不赊账。

  敛了这么多的钱,灵帝用它干什么呢?其实,灵帝这个人还是很注意民生的,他首先要用这些钱搞“扶贫”。在他被“选调”接桓帝的班做皇帝前,是在河间做侯爷。成为国家领导核心以后,他不忘“老区”人民的恩情,于是就在那里购买良田,修盖房屋,积极发展旅游事业。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经济,他还在后宫中划了一个开发区,在那上面盖了一个具有先进性的大型农贸市场,让宫女假扮商人和顾客,进行“交易”活动,以此给天下百姓做示范。刘备当年跟妈妈下海卖鞋,估计也是受了全民经商风气的影响。为了以身作则,灵帝也经常脱下龙袍,穿上商人的衣服,拿着秤杆跟“顾客”讨价还价。同时,灵帝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懂得民间疾苦,知道群众的觉悟有高有低,素质良莠不齐,做生意哪有那么和和气气、顺顺当当的?为了推广实事求是的风气,他还让“商人”和“顾客”互相盗窃争夺、吵吵闹闹,这才是接近国情嘛。看来,灵帝生在东汉是屈才了。他要是生在今天,最次也是世界一流的大导演,他拍出的片子的肯定错不了!除此之外,他跟刘备一样也喜欢犬马,还给狗狗们戴上文官用“进贤冠”。还亲自驾着白驴车在后宫驰骋游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