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22节

作者: 罗衾不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卢植老师的家里,他遇到了阳光帅哥公孙瓒,那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从那以后他这个土里土气的汉室宗室见了一写世面,也开始拥有自信和更远大的追求。由此他不仅拥有了梦想,而且还窥见了实现梦想的路径。在家乡他开始了行动,开始游荡于街头,并获得了简雍、关羽和张飞的尊敬,从此他也成了做大哥的人。在辗转流离中,刘备并没有感到艰辛,他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大,世界的门窗正在一扇扇向他打开,扑面而来的都是令人惊奇的风景。打了督邮,刘备带着关、张、简和一帮兄弟流落江湖,那一次他们走得很远,辗转青、徐,甚至到过扬州。也许他不仅仅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见见更大的世面。在漫长的路途中,他遇到了从京城出来募兵的都尉毌丘毅。首都军官的风采,又让刘备羡慕赞叹了许久。刘备为这个毋上校拼杀了一阵,结果就捞到一个县尉。

  刘备的视野开阔了,跃跃欲试地要做更大的事情。在这一时期,最令人惊奇的是在《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明确记载了刘备曾经到过首都洛阳,并结识了曹操,甚至跟随曹操一起到曹操的老家沛国一带去幕兵,参与了讨董之役。(“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作为一个立志要奔走天下而且有点钱有点闲的人,到首都瞻仰一番是可以理解的,但能够结识曹操却算是一段奇遇了。大概《英雄记》具有很浓的文学色彩,估计里面充斥了很多好看的故事,可惜我们只能在《三国志》的注里见到一鳞半爪,无法窥其全豹了。

  经过这么多年,要说刘备的确没混出太大名堂,不过对于这个起点太低的人,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很多在底层生存的经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公孙瓒和袁绍等人也许缺少的就是这些,而这些却让刘备走得更远。在初平年间,刘备回到了公孙瓒的身边。现在被关东诸侯认可的朝廷已经不复存在了,跑到哪里都是割据的诸侯。与其投靠别人,还不如投靠老同学公孙瓒。这个时候,公孙瓒已经成为幽州最大的实力派,也是天下闻名的民族英雄。

  在涿县渡过了为期不长的和平年代后,公孙瓒回到了家乡辽西。尽管他抓经济建设也很有一套,不过朝廷对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与乌丸势不两立的英雄气概。公孙瓒回到东北边疆,做的官是幽州治下一国的长史,此后几年他的主要使命是镇压由张纯挑起的乌丸和汉人的联合叛乱。他似乎天生跟乌丸人有仇,总是喜欢骑着没有一根杂毛的白马,往来驰骋,哪里有敌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热爱他的人和害怕他的人,一起送给他一个非常帅的绰号:白马长史。他的亲随卫队也都跟他一样骑着白马,自号“白马义从”。大概他们是想学“湟中义从”的样,也要立下抗击西羌那样的功勋。

  在辽西地区,乌丸人本来还算老实。中平二年,也就镇压黄巾后的转年,西凉地区边章、韩遂叛乱,张温将军奉命征讨,董卓和孙坚也都在他的帐下。这时,公孙瓒也奉命带着由归顺的乌丸人组成的三千铁骑,前去西凉支援。假如公孙瓒真的可以到达,那将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西北狼、东北虎和江东孙坚将会聚一堂,无论如何会有好戏看。不过部队没走多远,乌丸骑兵的首领丘力居竟然在一个汉人的忽悠下,发动了叛乱。

  这个汉人,就是张纯。他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为三国时代又增添了一种打天下的类型——离休干部型。他既是幽州土豪,又曾做过中山国相,可以说既有实力,又有资历。显然,他对东汉帝国的腐败没落也看得很清楚,因此认为起兵夺天下肯定符合天意。不过他起事的招数很损,是躲在幕后煽动乌丸人丘力居造汉人的反。两年后,张纯又挑动另外一个离休干部前泰山太守张举造反。一开始,他们声势很大,张举自称“天子”,张纯也从幕后跳出来,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但可笑的是,他们“打天下”的方式只是像流寇那样在青、徐、幽、冀之间来回烧杀掳掠。这样的队伍,任谁都会把他们当作反贼的。

  从185年直到董卓进京和诸侯讨董,公孙瓒都未能参与。不过这绝不是因为他不是当时的一个人物,而是因为他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镇压胡汉叛乱上,根本无法分身。那时东汉帝国的版图象一个牛头,左犄角是西北的凉州,右犄角是东北的幽州。正是这两个犄角分别抵住了来自在西北和东北两方面的进犯。朝廷在这两个地区都设有常备军,只不过为了避免尾大不掉情况的发生,其最高指挥官要经常轮换。现在,董卓是西北军的最新代表,而公孙瓒则是东北军的代表。天下动荡,西北军只知祸害国家和百姓,结果死得很惨;而公孙瓒却在大乱时代死死撑住了东北的局面,体现正义的力量,其势力余脉刘备以公孙所积之威德和那一千铁骑自可鼎足而立。而曹操、孙坚在讨董卓一役中坚持到底,三国占有两鼎,也不是浪得。所谓名望,不是虚的,早晚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公孙瓒功业虽未成,但刘备却继承他不少遗荫。

  中平五年(188年)也就是董卓进京的前一年,已经成为幽州骑兵政委和司令袁(骑都尉)的公孙瓒为了消除叛军无休止的侵扰,决定对他们发动一次致命打击,于是率军北上直捣乌丸的重镇石门。在那里,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歼灭叛军主力,史称“石门大捷”。随即公孙瓒穷追叛军,一直追到管子城,结果遭遇乌丸族人的重兵埋伏。在包围圈里,叛军攻不进来,公孙瓒也冲不出去,结果被围困了数月,后汉书把这个数字夸张地记为“二百余日”,不过时间肯定不短。那时正值寒冬季节,公孙瓒所部忍受了暴风雪与粮食断绝的双重考验,粮食吃尽,只好杀马充饥;吃完马,又煮马鞍、盾牌和皮靴。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粮食吃光也曾煮皮带和皮鞋吃。看来战争自有其规律,在任何时代都有相似的事情发生。最后直耗到转年开春,直耗到敌军也吃光粮食,公孙瓒和他为数不多的部下才得以突围脱险。虽然部队付出重大牺牲,但公孙瓒毕竟摧毁了叛军主力,石门大捷以后叛军基本不能再发动较大攻势。于是,即将死去的灵帝封公孙赞为中郎将、都亭侯,公孙瓒一跃成为天下名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