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最早一代特种兵回忆录》
第31节

作者: 金色蒲公英194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20 19:38:44

  时间已进入到一九六八年。新年伊始,我们班就接到了要去南中囯海(南海)水上跳伞的任务。
  南海与越南比邻。那场“世界防空史上最激烈”的战争,正处于决胜阶段。
  这次水上跳伞,规模不算大。但选择在南海举行,充分体现出了我们囯家“援越抗美”的坚强决心!
  水上跳伞的安全着陆问题,与任何别的地形地貌都不一样。相对于别的固体物质而言,水是“软”的。不会对空降兵产生冲击力方面的危害。但是,如果原封不动地把陆上跳伞的那一套搬来,空降兵跳到水里后,整个身体就被降落伞罩住了。降落伞的面积又很大,这时,空降兵的处境,就跟被粘在蜘蛛网上的小昆虫差不多:看似身体没有受到直接伤害,但怎么也摆脫不掉。最终结果,是与那只被粘在蜘蛛网上的小昆虫一样的。

  这种情况,听起来非常可怕。处理起来,却十分简单:空降兵在海上执行水上跳伞任务时,降落伞打开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从备份伞的伞包下,取出折叠式救生筏。充气后,悬挂在腰带上。眼看就要接近水面时,提前把降落伞的背带系统解开。然后,在适当的高度“丢弃”降落伞。这时,空降兵和救生筏垂直落下、降落伞则借助风力和惯性继续前行。空降兵就与降落伞“彻底”分开了。
  空降兵爬上救生筏“求生”, 降落伞则由专职人员打捞出水。
  丢弃降落伞的“适当”高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仪器测量,全靠空降兵自己目测、感知。风小时,要丟得早些;风大时,可以丟得晚一些。如果丟得太早了,“软水”照样可以击伤身体,若是丟得太晩了,仍有可能被一部分伞衣罩住。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空降兵也会根据综合因素,把这个适当高度直接交给悬挂救生筏的绳子来控制。把悬挂救生筏的绳子长度定得跟适当高度相当,救生筏接触水面、腰带上“失重”时,就丟弃降落伞。
  在南海执行水上跳伞任务,既能提高空降兵的跳伞技能,更能磨砺空降兵的意志:水深超过三千米的水域,不是那种清凌凌的、一看就讨人喜欢的淡蓝色,而是庄重得叫人生畏的、看上去是黑乎乎的深蓝色。风急浪大、渊深莫测。降落在这样的海面上,就像走进一个浩瀚无边又什么都看不清的神秘黑洞之中,常常让人不够自信、缺乏勇气,觉得自己太渺小了,赶紧想办法找到自己的战友,需要聚在一起才能“壮胆”。

  从南疆到北囯,同样是水上跳伞,我们还在武昌东湖、湖北长江和丹东的鸭绿江训练过。无论是碧波荡漾的东湖、波涛汹涌的长江还是清澈透凉的鸭绿江。战友们转移到哪里,谈笑风生、轻松活泼的欢快气氛就跟随到哪里,再也找不到在南海海域的那种沉闷。
日期:2012-08-20 19:39:08

  一九六八年,可以看作是文化大革命的“转折”之年。
  这一年,各地造反派,在“中央文革”的“英明领导”下,纷纷砸烂当地的,由“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把持的“旧政府”, 完成了从他们手中夺取政权。之后,相继成立美其名曰“革命委员会”的新政权,继续用他们的“革命理论”指导他们的“革命实践”。
  “秋风萧瑟,山雨欲来。”总觉着有一团不祥的阴云,在向我的头顶悄然压过来。
  在着手把几个不同地域的水上跳伞情况写成书面总结的时候,我又严重失眠了。熄灯之后,总是辗转翻侧、睡意全无。
  文化大革命开展以来,人们的生活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精神生活方面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了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熏陶着人、磨砺着人。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所谓“洗礼”,我发现人们确实变了,我自己也变了。

  就像轮回着的白天和黑夜一样,我的生活也有截然不同的两面:在白天,在人前,我阳光灿烂,嘻嘻哈哈,依旧是一副乐观豁达的模样;在夜里,在独处时,那个“假功臣”、“黑爪牙”的影子像魔鬼一样,挥之不去。我忧心忡忡、不寒而栗。
  想夺权的,有的已经夺到权了;不想“下台”的,却照样被“拉下马背”、扫地出门。
  “我的手里没有权。他们又会把我怎么处置呢?”这个问题,我明明知道,想了也无济于事,可全然不去想它,我又实在做不到。
  我不知道今后会去哪里?更不知道今后会是什么样子?只觉得整个身心,都被伤感包裹着。

  尽管我所在的空降兵部队的营区,距北京有千里之遥,但是,只要北京刮过一场批判罗瑞卿的“暴风雨”,几天之后,空降兵部队准有一次“肃清‘罗’毒,清除黑爪牙”的“洪峰”通过。这种局面,一直维持着,从来没有被打破过。
  两年多来,罗瑞卿一直被“挂”在那里,没有结论。我也照样是空降兵部队“尖子班”的班长,照样可以去做别人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政治上的风吹草动,总会引来“几家欢乐几家愁”。对我而言,“时令”似乎是越来越接近“冬季”了。
  退后一万步讲,作最坏的打算,我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人家毕竟是打下红色江山的先行者中间的一分子,是共和国的开国功臣,陆、海、空三军的总参谋长。
  与他相比,我算什么?我只能说是用肉眼根本找不见的一粒微尘!我自以为,我根本就沾不上他的边、“可望而不可及”。

  既然有人硬生生的用什么“路线”把我与他串在了一起,一定要让我给他“陪葬”,我也只好认了;既然有人一定要让我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份“光”,我也只好沾了。
日期:2012-08-20 19:39:54

  又到了岁末年尾的时候了。已经在空降兵部队过了六次年了。
  此时此刻,真有一种人生“不堪回首”的感觉!我是抱着到空降兵部队当一名好兵的宗旨来的。想想过去的六年时光,我努力了,我付出了。“加星晋级”、“优等射手”、“技术能手”、“五好战士”、“二等功臣”等等,一道道光环、一个个荣誉,既是我这种努力和付出的有力证明,也是空降兵部队对我这种努力和付出的充分肯定。
  看看现在的情景,简直就是,从千尺高台一下子跌进了万丈深渊。
  过去的六年时光,就像在空降兵部队坐了一回“过山车”。
  我心灰意冷,不知所措。难道真的是“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军事路线”的大会上,那个神秘的报告人说的,是“成绩愈大,偏离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愈远?”还是应验了“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这句台词?我找不到答案。
  不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为什么我播下了心血和汗水,却要我收获苦涩和酸楚呢?
  不断有消息说:“九大”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了,原来被视作“神圣”的党章,这次也要进行修改。还要把“林彪是毛主席的接班人”这一条,明明白白地写进党章。
  那个神秘的报告人,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军事路线”大会上的报告内容,有些真的要变成现实了。罗瑞卿将被打倒,看来是铁板钉钉的了。
  “兔死狐悲。”
  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打算大显身手的事业,眼看就要终止了。
  我挚爱的、愿意为之献身的空降兵部队,估计也不会让我久呆下去了。
  在我熟悉的营区内,军号声声,依旧嘹亮。但对我而言,分明是已经换了人间。

  也罢,放眼望去,满世界全都是被时代潮流卷着向前走的人。没有那一个人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最灿烂的时刻毁灭、在最绚丽的时刻凋谢。这,或许也是一种宿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时的心情,真的有点像后来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两句歌词所描述的那样: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我实实在在千百次地问过我自己:
  “我究竟错在哪里?”
  (第九章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