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落寂:品读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第9节

作者: 余楚颜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是深情女子。夫君在远方,她凄然独处,内心孤寂不可言说,唯有一心痴爱沉淀下来,支撑她护佑她看顾她。容若随君在外,竟与这女子成了映衬,有一种寂寥的默契在。她在记挂她的他,他在思忆他的她。还有,千里之遥的故园。那个家。

  开篇两句“山一程,水一程”令人不禁想起“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诗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长桥十八相送的事。是有那种往复和曲折的意境的。是极有层次感的一帧画面。山光水色青于蓝,亦是在写路途之遥。经山,又历水。
  学者钱仲联在《清词三百首》当中记到:
  “《康熙起居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上以云南底定,海宇荡平,前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辛丑,上出山海关’。‘三月初四日壬子,上至盛京’。性德以侍卫随行。此词是尚未出山海关时途中所作。写千军露宿,万帐灯火的壮观和风雪交加的旅途感受。”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平定云南。是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容若作为御前侍卫,此时自是随同康熙帝出关,前往告祭。“身向榆关那畔行”一句道明行路方向为“榆关”,即而今的山海关。因旧时边塞常植种榆树,因此被称为“榆关”。
  行军向山海关方向缓缓行进。夜深时,行军驻扎下,远远看去,千帐灯海,起伏连绵,竟也是壮丽。只是彼时的塞上,是三月风雪凄迷天。日日皆有刺骨寒意席卷而来。环境之恶劣,非是而今你我可以想见。如此境况之下,容若便心生稚童似的眷念,想起家来。
  思乡情意到词的下阕,开始抒发得更为直接诚坦。“风雪交加之夜,他独立塞外,见天地苍茫。风一更,雪一更”。一听烈风呼啸,二看雪落满襟。如斯景况之下,容若难眠心生感慨,思忆故园。

  北方关外的天气异常蛮烈,风声聒噪琐碎,让他内心难安,无法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些嚣嚷,皆是家中不曾有的。那一头,此刻,定是平和静宁,令人身心熨帖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蓦地想起唐诗人崔颢这首《黄鹤楼》。最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句表达的情绪恰似这一处纳兰容若千帐灯下的无眠乡心。无论是贵胄之身,抑或是清贫之躯,皆有一颗对家的皈依之心。不暗不明,生死相依。

  家,是一生一世的执念。
  日期:2011-10-24 16:41:56
  画眉同(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纳兰性德《相见欢》
  默契。
  这阙词意境微凉,但所言之物,亦不过“默契”二字。他思念她时,她亦是在心底千回百转挂记着他。他处是“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她处则是“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
  天边一抹云,远山则如黛。遥遥望去,那暗青色山脉连连,温柔延展,好似她清晨梳妆时轻缈缈画出的两道眉。令他忍不住要多看几眼,那是一种唯有他知他晓他可看懂了悟透彻的美。是只被展示于他眼下的美。是他与她之间的一种深情默契。

  这阙《相见欢》大约亦是纳兰容若作于出使途中,见山川寥落便思忆妻子,作下此词。上阕表面是工笔描绘眼前自然景致,实则在写心中惦念之思。到下阙,便转了情景,写得是她处的心情。他有这样一腔自信,确知此时,彼此之间有一种羁绊和默契。
  事实上,这首词也确实极有可能就是写给他的发妻卢氏的。他想,她定然也是在家中对自己思念不已。于是,他便写下“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几句,勾勒出彼处伊人独守空房的情状。是拥衾独坐,是泪流满面,是独与缭绕沉香相伴。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春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一春须有忆人时。

  日期:2011-10-25 15:05:30
  提及“沉香”,便想起周邦彦这一首《浣溪沙》。这首词所写之事、所发之情也是女子暮春怀人。暮春时节,微雨过后,屋外是一派阑珊景象。残花和细雨,细雨湿流光。花虽残,却未凋,透过一带疏离,依旧可见魅影花光。
  忽有蜜蜂,百花丛中穿梭而过,显着朝气。也因此,那残红落日之黯然便也忽然之间消淡了去。这一帧景,与女子内心孤寥有了对比。上阕写春景缭乱,却深藏着孤寂寥落之意。下阕是写女子闺房事物。景是由远及近,情便是由浅入深,层次分明。
  日暮时分,窗外是风过疏竹,参差摇曳。室内是斜晖满地,竹影斑驳。景况凄清。“金屋无人风竹乱”一句用了汉武帝金屋藏娇之典,在这一处“金屋”则是指代女子的华丽闺室。他说,室虽华美,但女子却甚是孤寂。再有“衣篝尽日水沉微”,与容若那句“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相得益彰,女子终日与那袅袅沉香相伴。孤静哀伤。

  在这春暮花残的时令,在这日暮斜照的时分。那人远在天涯,不可依,不可偎,念想亦无意。一句“一春须有忆人时”道破了她的心事。他赠她金屋,却抵不过当下的相思一寸。这样的惆怅,数百年后,容若因了一种情思,作了别词。
  写回容若的词。沉香一句之后“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是这首词的情意所归。“黄茅野店”指“黄茅驿”,此处便指代荒村野店。斑斓往日,化作相思。身在闺中,心在他处。与他同听西风咆哮。共享荒野之寂,之清,之潦倒和美妙。
  如是,两地相悬,心相印,意相联。
  日期:2011-10-26 14:06:15
  梦凄迷(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纳兰性德《相见欢》
  纳兰词,总是词中有画。他是词人,亦似画师。一笔一勾勒,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便跃然纸上,词间缠绕。缓缓浮上眼前。令观者有身临其境之妙趣。是真正的如诗如画。
  是已入秋。落花湮滟,似梦凄迷。他作下这首《相见欢》。是写女子之情之心之思,亦是千回百转隐忍难灭的幽愁暗恨。是为女子,总是内心纤睿敏感,比男子要多出几寸情怀的。
  这日,她独自在殿中,行于廊下,遛鸟看花。也不过转瞬的事,顾盼之间,便见院中花落,纷纷扬扬,凄迷满地。倒也是一番景,但她分毫不以为美,只觉惜花心起,竟得寥落。待她回身走入闺房,又见房中麝香微淡,烟欲散尽。再回首,是夕阳西下,斜晖相覆。

  一步一回首,这样流连顾盼几回,她内心暗涌愁意便豁然汹涌而出,当下便觉心意阑珊,人也憔悴。“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内心孤楚是旁人不能体会的。女子独身守空房,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容颜风华竟在这无望等待当中消磨殆尽。情何以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