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第7节

作者: 小砚的白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1.“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始终没有大量用玉的习惯”,换句话说―――在新石器时代,整个黄河流域,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高度玉器文明的存在痕迹。
  2.“这与南方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及北方的红山文化形成反差。”―――反而只有在长江流域(上游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下游的良渚文化)和西辽河流域(从内蒙古赤峰到辽宁西部分布的红山文化)才有高度玉器文明的遗存。
  把以上高度青铜文明遗址和高度玉器文明遗址地理上一重合,我们发现,只有长江上游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这么一个小范围地域才满足从高度玉器文明向高度青铜文明过渡的条件。
  上图是三星堆自己测量公布的C14数据
  日期:2010-06-27 23:35:02
  在继续往下写之前,把写完的细读了几遍,发现有一点问题:
  原文2.2节中的以下文字:
  1.“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始终没有大量用玉的习惯”,换句话说―――在新石器时代,整个黄河流域,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高度玉器文明的存在痕迹。

  以前的理解有错误,书里这句的“中原地区”是特指河南省――所谓的华夏文明发源地,而不是整个黄河流域。
  依据此书的统计,整个黄河流域,在上中游(甘肃,陕西,山西)和下游(山东)在新石器时代均有玉器文明遗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时间上靠近夏代,甚至在和夏代重合的某个文化时期)有较高玉器文明遗存(甘肃的齐家文化,陕西的疑似龙山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但是相比于西辽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玉器文明程度有明显差距。
  因此这句修改为:
  1.“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始终没有大量用玉的习惯”,换句话说―――在新石器时代,河南这一确切的殷商(殷是商后期的都城)故地,同时又是我国专家目前认为的夏代都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的所在地,截至目前我们没有发现高度玉器文明的存在痕迹。
  日期:2010-06-30 18:04:04

  1.碳14测年代的原理
  碳12(6个质子加6个中子)是稳定的碳元素,碳14(6个质子加8个中子)是宇宙高能量射线激发氮元素形成的畸形物(把7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氮变成了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14),它是很不稳定(具有放射性)的碳元素。放射性的意思是碳14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变,在此过程中,碳14原子中的某一个中子又会变回质子,变回正常的氮元素(氮14: 7个质子和7个中子)。
  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式存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万年几十万年),大气层中碳14的产生率(氮被激发成为碳14)大致等于损失率(碳14衰变成了氮),所以在大气当中碳12和碳14的比率是大致固定的(大约是10的12次方比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自身的碳水化合物,而动物通过吃植物和其他动物将它变成自身的物质。在动植物存活的时候,因为这种不断的代谢过程,所以动植物体内的碳12和碳14比率和大气中的比率保持一致。当动植物死亡后,不再有新的碳14 摄入,碳14单纯衰减,碳12和碳14的比率不断提高,碳14每隔5730年减少一半(这5730年就是它的半衰期),也就是说这动植物死亡5130年后,在动物残留的骨骼或植物残留的枝干里的碳12和碳14的比率比大气里的比率提高了一倍。我们正是依据这一原理,通过仪器测算动植物化石或遗骸里的碳12和碳14比率来计算动植物死亡的年代。――― 这就是碳14测年法。

  回到正文中的三星堆的断代,我们目前没法测定青铜器和玉器的年代,只能对祭祀坑和遗址内的木炭进行测量,得到大致年代。其实依据这个原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里的象牙,野猪牙,鹿角都能测,但是我没查到相关的测量报告。
  2. 树轮校正的原理
  通过不断的研究,我们又发现虽然碳14本身的衰变周期很精准,但是碳14测年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在最近100来年里,人类燃烧了太多煤和石油,煤和石油都是古代生物被埋藏了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后变化的产物,它里面的碳14含量已经衰减得很少很少了,煤和石油燃烧后变成二氧化碳来到大气中,降低了大气中碳14的含量(还有火山爆发也会改变这一比率)。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大气中碳12和碳14的比率大约是10的12次方比1, 这是当前大气中的比率,那么几千年前,当我们要测算的对象死亡的时候,大气里的碳12和碳14的比率是多少喃?和当前我们用作基准的比率有多大的偏差喃?

  我们能不能找到某种生物,我们能准确知道它在多少年前死亡,测定这个有准确死亡时间的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比率,用它来纠正这个偏差?让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我们三星堆的某片木炭,我们测量出它目前残留的碳14的比率,再和目前大气中的碳14的比率进行比较,这样我们能计算出这片木炭是被埋藏了4075年。但是如果我们发现另一个准确死亡在4500年前的生物,它的碳14残留比率和这片木炭完全一样,那么,我们该相信哪一个年代喃?当然我们应该用准确年代来校正单纯的碳14测出年代。我们就用这个准确的4500年来校正我们测量得到的4075年的结论。

  问题是我们能找到准确死于4500年前的生物吗?我们知道,从商中后期开始,我国的历史基本是明晰的,也就是说我们有可能找到3000年内准确死亡的生物对我们的碳14测年进行校正。比如说曹操死于公元220年,距今1790年,这是非常准确的,我们现在找到了曹操的墓,测量他的遗骸或者是墓内的木炭,得到碳14残留的比率,假设用半衰期计算得出的结果是距今2000年(和实际有210年的偏差),一旦其他任何遗址或遗物的碳14测量计算结果与曹操的碳14测量结果相等,那么我们就知道其实它和曹操都应该是距今1790年,如果要给这个年代校正取个名字的话,就叫曹操校正。但是曹操仅仅能校正这一年的数据。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位天文学家和他的后继者找到了这种可用于准确校正的生物―――树。并且建立起来了一门应用相当广泛的新学科―――树木年轮学。(想想在这个星球上,树对人类最好,从来都默默付出从来没要求过任何回报。)这门学科的研究者近年通过美国加利福尼亚白山上的刺果松的年轮分析,已经可以提供上溯1万年的树轮校正。具体是怎么样的喃?比如科学家砍下一颗生长了5000年的大树(这估计得把眼都数花,好在现在有各种辅助工具了),最外层的树皮是今年还在生长的,这层皮里的碳14含量和大气一致。往里数一圈,这层是去年的,已经停止细胞分裂增生了,也就是说已经死亡一年了,我们测出这层的残留碳14比率,记录下来。这样一层层向内,到第1000层,是1000年前死掉的,测出这层的残留碳14比率,记录下来……到第3000层,是3000年前死掉的,测出这层的残留碳14比率,记录下来……最后我们能得到一张表,从去年到5000年前,每一年的残留碳14比率。有了这张对照表,我们拿到任何另外的5000内的动植物遗骸,测量出它的残留碳14比率,以前我们就这样按半衰期直接计算出大致年代,现在我们拿这个5000年对照表来对应,就能准确地知道这遗骸究竟是哪一年的。当然任何测试方法都有误差,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测出的年代比传统的碳14测量法要精确很多。――――这就是伟大的树轮校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