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第32节

作者: 小砚的白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1.小臣艅尊
  小臣艅尊(商代晚期),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据传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制作年代约在商代帝乙、帝辛时期。通高22.9、通长37厘米。器物造型为双角犀牛形象。器口开于背部,盖已失,整器光素无纹,体积感很强。
  铭文解读:
  “丁子,王省(“省”字我们在前面贮贝器章节单独讲过,是省视的意识,这里翻译为视察比较合适)夔京(铭文里的这个字,形象类似京但是比京的地位低,我们暂用“京”字来翻译,理解为一小城邑小地点更合适些),王赐(“赐”字我们在前面贮贝器章节也单独讲过)小臣艅夔贝,唯王来征(“征”字我们前面恰恰也讲过,这里稍微有点简化,少了双人旁)人方,唯王十祀(“祀”字前面将祭祀相关文字也单独讲过)又五,肜日。”

  “艅”是器物主人的名字,在王前自称小臣。哈哈哈哈,通篇27字铭文,对读过前面文章的同学来说,只有一个生字―――“夔”字。第一个“夔”是指某种地名(也有可能是指关押奴隶的处所),第二个“夔”指战俘奴隶,也就是说王赐给小臣奴隶和金钱。

  日期:2010-12-31 23:52:52
  2.郭老《商契萃编》收录了大大小小共1595片刻辞甲骨。在开篇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十四,十五,十六号甲骨中都有这个“夔”字
  上面第一,第二两片,上来就说“高祖夔”,郭老结合第三第四片的语法,认为“夔”是商的先祖,是这卜辞里祭祀告白的对象。并且郭老赞成王国维用音训得出的“夔”就是《山海经》和《史记》里讲到的夏前的“帝喾”(这音训的结论也太容易得到了吧)。
  第八,第十一片没有“夔”字,郭老在书中把另外一个形象误解为了“夔”字。
  上图第十四,十五,十六片甲骨中有一个变体字,郭老解读为字。
  综上,稍稍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秦公簋里春秋时代的“夏”字虽然有些抽象化断笔化(这是甲金文字往汉字演化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现象,这变化也是导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胡说八道的原因),稍有一点点脱离原貌,但是和商甲骨金文里的所谓“夔”字描写的是同一个人物的侧面形象,这人物的特征是大眼睛,有的头上还有像卷毛一样的东西,脚上戴着镣铐, 有的脖子上还系着锁链。他们的身份很明显―――是战俘奴隶。

  脖链脚镣是殷商文字里对交战方的典型诬蔑手法。甲骨文里面对很多交战的部族都是这样描绘的,从下面这个“羌”字本字和变体可见一斑:

  日期:2011-01-01 00:03:09
  而第十四,十五,十六片甲骨中中被郭老解读为字的形象,是这个人反手拿斧钺,而且,请注意,对这个变体字,郭老并未解为“夔”持钺,反而解读为“夏”持钺。这本身也说明了―――“夏”“夔”就是一个字。“夔”就是“夏”。
  既然卜辞里“夏”是商的祖先,商王不断向这个祖先告白,而为什么在文字上这样诬蔑夏喃?这一点我没有完全想通,有些矛盾。大家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有想法欢迎提出来讨论。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会不会去仇视一只蚂蚁?会不会去诬蔑蚂蚁?不会吧?为什么不会喃,因为蚂蚁太弱小了,看不顺眼随时踩死,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我们所痛恨而百般诬蔑的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力量,我们没办法彻底征服他,相反,可能有时还处于争斗的劣势。“夏”即便打了败仗被商俘获,,也要严加看管,即使变成奴隶后也要用其所长,让他拿武器做奴隶战士而不是农耕奴。这是商蔑视夏的原因。这样说来,夏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被商完全灭亡。战争状态一直持续着……

  就像我们去掉蒋匪军的“匪”字,赤匪的“匪”字。剥离了诬蔑性的修饰后,还剩下什么?――――― 剩下一个强调大眼睛(头上还有像卷毛一样的东西)的人物侧面形象,这个我们形象我们陌生吗?
  如果你研究古代青铜兵器,你会发现,这纵目人的耳朵是十足的商戈的形象,而突出的眼睛是十足的枪镦(枪戈矛木杆触地一端套的青铜套筒)形象,这面具隐含武器,喻示堂堂武士。
  难道“夏”的本意就是戴这种面具祭祀的纵目蜀人?
  日期:2011-01-17 01:30:12
  这篇文字快要写完了,写完后就不会来多看了,反正来看这文字的人也本身就很少。
  今天想扯远点。写这篇文字的过程中读了些书,关于《山海经》有过各种各样的解读,好些书一写就是4,500页,挑着看了些,大多是胡说八道,越看越生气。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在想。这些顶着研究员,教授,博士头衔的人出了一本又一本的胡说八道的书,这些个胡说八道的东西还作为他们的学术成就流传推广?为什么会这样?这在我的工作领域内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难道这就是文科和理工科的差别?

  这样看来,我们现代的大学分科是否太不科学,不该分为文理工,而该分为情感学科和逻辑学科,或者通俗来说,分为---不负责任和负责任学科。历史学,考据学和古文字学不应该允许随意地解读,因为他们本身只存在一个真相。应该把这些学科归入像传统理工科一样的逻辑学科,而不该归入传统的重情感感受搞创作的文学科目。这样的话,逻辑训练会成为历史考据古文字学习的基础,受逻辑的约束指导,不会再有这许多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的人和理论出来一代代的误导国家和民众。

  又想到医学,大学招生的时候,医科大致是文理兼收,偏重理科,因为这是门需要负责任的学科。但是,现实当中,这门本该负责任的学科却在向不负责任学科的方向越走越远。很多根本没本事治疗的病,例如癌症,医生非要去治疗,把病人当成摇钱树,榨尽最后一分钱后,说,病情恶化了,无力回天,但是我们帮你延缓了病情,延长了寿命……很多很普通的病,病人上门后,开了药就完事,病人回家服药后究竟病情有没有好转,有没有根治?不知道。这变成了病人自己的事,如果不好,病人又得去医院,要么换家医院,要么换个医生,新医院新医生大多又让病人重复去检查,然后又像第一个医生一样,开了药就了事了……

  我给大家讲讲我的工作是怎样的。我的工作是给机器看病,给一个大型复杂的机器。这个机器在全球有大约6000套,大约给6亿人口提供电话服务。虽然这个公司这些年完全没落了,前年还被别人兼并了。但是,他曾经辉煌过,从第一部电话发明,到今天的大型设备,基本所有的技术和设备我们都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基本上一切声学的基础理论都是这个公司核心试验室的成果(例如高中物理上讲到的某些基础定律的创始者:奈奎斯特,香农……),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语言:UNIX,C语言都是在这里发明的。我们处理问题是怎样的流程?写出来大家看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