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艳录:中国历代极品美女传奇》
第12节作者:
鱼梦龙 据说国家将亡之时,有道之人一定会事先离开。夏桀二十八年,太史令终古拿出“图法”,抱着哭泣,企图感动履癸。可是履癸不为所动,该干嘛干嘛。终古知履癸已不可救药,就带着“图法”投奔了汤哥,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第二年,另外一位大臣费昌,也跑到汤哥那边去了。据《博物志》记载,费昌在河上看见了两个太阳,一个太阳在东边冉冉升起,一个太阳在西边缓缓落下,发出轰隆隆雷鸣般的声音。费昌看到这异常的天象后,就问河伯冯夷:哪一个是商?哪一个是夏?冯夷告诉他:西边的太阳是夏,东边的太阳是商。于是费昌就把部族迁到了商。
而据《竹书纪年》记载,这一年“三日并出”,中国的天空上出现了三个太阳。《孝经内记》说:“三日并出者,国君必亡其位。”这实在是个不祥之兆。比如胤甲在位时,“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当年就死了。
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那其实是一种“幻日”现象。在天空半透明薄云里面,飘浮着许多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偶尔会整齐排列在空中,从光学角度讲,就如同一个多棱镜,当阳光射在这些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折射,从而形成幻日(假太阳)。少数情况下,我们就会看见“双日奇观”,或者“三日并出”,甚至“十日并出”。
可当时的人不懂啊,这种异常天象,反而成为炒作“天命夏桀灭、商汤兴”的噱头。
这年十月,履癸下令在瞿山开凿涵洞,以便与黄河连通。当是有人说:“冬凿地穿山,是发天之阴,泄地之气,天子后必败。”到了第二年,瞿山就发生了崩塌(山体滑坡)。
日期:2012-08-05 08:33:40
“有道之人”终古、费昌逃跑了,而忠臣关龙逄依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生命不息,劝谏不止。
看到夏朝基业即将毁在履癸手里,52岁的关龙逄痛心疾首,决定拼出老命,以死相谏。关龙逄手捧黄图(宣扬先王功绩、教育后代帝王的图绘)呈给履癸,苦苦相劝:“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国家才得以长治久安。如今大王您如此挥霍无度,杀人如麻,若不改变,上天必会降下灾祸,你也会身遭不测。希望大王赶快改邪归正。”
履癸十分不耐烦地说:“臭老头,你咸菜吃多了不是,尽在这儿放屁!”然后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关龙逄早有思想准备,像电线杆一样杵在那里,不肯离去,嘴里依然念念有词。夏桀大怒:“犟驴子,反了,反了!”将黄图付之一炬,并将他关起来杀了。
关龙逄从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后人十分怀念,将他和被纣王剖心而死的比干一同纪念,修建了“双忠祠”。
清朝诗人初元方曾写下《关龙逄墓》一诗:“死谏开先第一人,千秋从此解批鳞,空言盛世能旌善,坯土何曾表直臣。”
日期:2012-08-05 08:50:34
“景亳之会”以后,汤哥看到履癸众叛亲离,信心有点爆棚,准备和履癸一决公母。
谁知伊尹非常沉住得气,劝说:“老大,先别急,我听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履癸那小子虽说气数将尽,但还有九夷之师可以调遣,我们不妨先停止向夏纳贡,测测他们的反应。”
测试的结果是,履癸大怒,发动“九夷之师”准备攻打汤哥。所谓“九夷”,据《后汉书.东夷传》载,是指“畎夷、於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九个部落。
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履癸的指挥,汤哥连忙低头认罪,恢复对夏王的贡纳。伊尹带着贡品再次来夏,暗地里探听夏国的内部情况。
据说伊尹曾经“五就桀,五就汤”,频繁地跳槽,摇摆于夏商之间,开始并没有专心事汤,最后才死心塌地地辅佐汤哥。
这种说法颇令人怀疑。你以为这是自家的菜园地,今天去拽颗葱,明天去拔个萝卜,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啊。哪个老板允许自己员工像跳蚤一样跳来跳去啊。
伊尹两边忙活,其实是在做情报收集和汇报工作。而他之所以能够两边窜,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妺喜。
妺喜告诉伊尹:最近天子做了一个梦,梦到东边有个太阳,西边也有个太阳,两日相斗,最后是西方的太阳胜利了,东方的失败了。
伊尹一听,就在那里琢磨:天上咋会有两个太阳呢?两日相斗,西方胜,东方不胜......嗯?这分明不是说西部防线是夏最薄弱的地方吗?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这可是重要的军事机密。我靠,这料爆得太猛了!
伊尹大喜过望,赶紧回到了毫,向老大作了汇报。汤哥一听非常激动,号召大家:让我们为了夏王的那个梦而奋斗吧!
第二年,汤哥又搞了一次测试,再次停止纳贡。履癸还想发动“九夷之师”,可是这次不灵了。“九夷之师”不再听命于夏王,履癸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陷人孤立无援的困境。伊尹手指一掐,对汤哥说:老大,动手的时候到了!
汤哥知道,等待这一刻已经太久了。虽然这时正值天旱,田里的庄稼都干死了。但是汤哥为了他的宏图大业,也顾不上抗旱救灾了,导致商人多有怨言。
日期:2012-08-05 22:46:06
10、太阳落山了
夏桀三十一年,汤哥攻克了昆吾,然后悄悄来到夏都之西的陑(ér,今山西永济县南)地,对夏邑发动了突袭。履癸派推移、大牺率领军队御敌,两军交战于郕(有娀氏旧地)。商军作战勇猛,活捉了推移、大牺。履癸又派夏耕,和商军交战于章山,最后夏耕被砍掉了脑袋(据说无头还能奔跑)。
履癸大怒,亲自带领大军,和汤哥决战于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
汤哥精选良车70乘,必死之士3000人,以及各盟国军队,列阵于鸣条之野。战前,汤哥举行了庄严的仪式,祭祀上天,祷告神灵,并发表了讨伐夏桀的檄文。
当时的情景是:汤哥威风凛凛地站在插有王旗的战车上,目光如火炬一样扫视全场,手中的金钺向空中高高一举,大声喊道:“同志们好!”将士们山呼海啸一般回答:“首长好!”汤哥接着又用力一挥:“同志们辛苦了!”将士们高声齐呼:“为人民服务!”此时,全场气氛热烈起来,领袖总知道什么时候调动大家的情绪。
于是,汤哥满怀自信、豪情万丈地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同志们,大家安静一下,都好好听我讲话!并不是小子履(汤名)胆敢以下犯上、发动叛乱,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讨伐他。现在你们大家会问:‘我们的国君不怜惜我们,放弃我们 种庄稼的事,却去征讨夏王?’这样的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王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现在你们要问:‘夏王到底有什么罪?’夏王耗尽了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跟他合作,并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王的德行败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王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绝不忽悠!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惩罚你们去当奴隶,决不宽赦!”
告诫完这番话,命令新闻官记下,发表在随后出版的《商人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
将士们一听,群情激愤,士气高涨,不断撞击手中的兵刃和盾牌,发出令人惊惧的“嗨!嗨!”的咆哮,大地为之颤抖。
看到这一幕,汤哥不禁感叹道:“我太V5了!”于是自称“武王”。
商军排成左中右三军,阵容整齐,士气高昂,无人喧哗。反观夏军,阵容紊乱,士气低落,声音嘈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