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和鸣》
第16节

作者: 稻穗麥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崔是个上海人,别的下放干部跟当地人多多少少会保持一点儿距离,他却长袖善舞,把上上下下都敷衍的眉开眼笑。他来了不久,就向刘站长大力推荐了他的一个小同乡。
  这人名叫陈雨思,二十多岁。在众多的下方人员中,算的上是个异类。他既不属于老古老崔这一拨四十上下,拉家带口的下放干部。这帮人,因为大学是解放前或者初期上的,多少有点儿家底子,靠收租过活的小业主已经算是比较穷的了。按照新社会的章程,收租也是一种剥削行为。再要做人不太谨慎,发几句牢骚怪话,没弄一顶右派帽子戴头上算是运气好;另一拨则是些十几二十岁的知青。

  陈雨思大学已经毕业,等于进了保险箱,按道理国家怎么也应该给他分配个正式工作。他这个年纪,解放的时候才是个不懂事的毛孩子,不应该有什么历史问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搅到这伙人里面来。老古和老崔是第一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技术骨干,他们的家属还在别的公社没调过来。三个大男人,心无旁骛,工作效率倒是蛮高的。
  日期:2013-04-26 18:21:13
  ***** 往事如烟( 6)*****

  时间一长,今天来一个,明天又来一个,农科站的人慢慢多起来了。什么供销社社长的儿子,大队书记的闺女,县委啥干部的大姨子小舅子,红男绿女,济济一堂,好不热闹。
  这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工作之余,打情骂俏是免不了的。陈雨思虽说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却只能作壁上观。可越是这样,人们越爱跟他闹着玩儿。反正把他跟谁配成对儿都无所谓,人人心里都明白,这纯粹是在取乐子,绝对不会有弄假成真的危险。陈雨思给他们上过几堂课,教了一点电学知识,他们投桃报李,送陈雨思一个外号:绝缘体——电流到他那儿是会自动切断的。
  这一天,刘站长去县里开会去了。临走吩咐大家把一堆铜电线上面的氧化膜用小刀刮干净。这工作既简单又轻松,没有什么技术可言,是个人就会做。
  “喂,陈雨思,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放着站里这么多好姑娘,为啥叫人去别的公社给你介绍对象?看样子,绝缘体这回要变半导体了。”
  发话的是黑里俏上海知青张燕燕,昌盛公社时装潮流的领导者。关于她为何能来农科站,有着各种各样离奇的传说。时常有几个神神秘秘的男人来站里找她。这些人跟她的关系是像雾又像花。可越是这样,小伙子们对张燕燕的兴趣就越大
  “对呀,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嘛。”大大咧咧的站长侄女刘爱圆冲大家淘气地挤了挤眼睛。
  刘爱圆的话中有话,站里的宿舍盖得远远赶不上人员的增长,因此刘站长不得不打破了以往不可逾越的男女界限:张燕燕跟陈雨思成了紧邻。站长对自己这一决定的后果做了颇为充分的估计:这两位一直保持君子之交,那当然是天下太平;搞不好,即使闹点儿桃色新闻,燕燕的父母远在上海,跟领导闹起来,也打不了长久战。说真的,他们两个万一真的成了夫妻,刘站长情愿让燕燕的父母闹上一场。怎么说呢,陈雨思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要不是犯了那场事,自己这个小小的公社农科站,哪能留得住他?陈雨思要是能娶上张燕燕,就算是在农科所扎下根了。年轻人,潜力大,再弄点儿什么新发明出来,自己这个做领导的,面子上有多光彩呢。

  一直埋头摆弄电烙铁的陈雨思,听了刘爱圆的话,抬起头,笑嘻嘻地:“算了吧,我一个月的工资,刨掉交给生产队的,还不够她做条毛料裤子的呢,哪敢癞蛤蟆吃天鹅肉?”
  清明刚过,早晚依旧有些寒风凛冽,张燕燕却早早地换上了春装:一条吊脚紧身的藏青毛料西装裤,勾勒出她两条笔直修长的腿;紫红格子呢外套下摆有点儿长,把浑圆的臀部遮盖起来;脚上是一双黑色猪皮丁字皮鞋;一头黑亮的短发烫得蓬蓬松松。据说这是上海今春最流行的打扮,并且各有名堂:裤子唤作“提高警惕”、外套称为“保卫祖国”、鞋子则是“一分为二”、发型叫做“五湖四海”,都是毛主席语录中广为人知的句子。不知道他老人家,得知自己的最高指示,用在这种场合,会作何感想。

  燕燕的这身打扮,在到处都是蓝卡其棉裤,花布棉袄,梳双辫子的女子中间,显得异常时髦俏丽。
  “哟呵,这就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陈雨思一高兴,嘴巴子也利索了。比这个铜丝导电系数更高咧。”站里来头最大的小伙子金战洪,来帮燕燕的腔。平时闷头鸡子陈雨思这一应战,大伙的兴趣越发地高了,七嘴八舌地纷纷拿他取笑。办公室顿时象开了锅一样。
  说说笑笑的,时间特别易过,混混就到了十一点多。几对过了明路的恋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做小灶吃了。剩下的,也都在呼朋唤友。没多久,偌大的办公室,冷冷清清的,只剩下陈雨思一个人了。他看看时间还早,就从抽屉里拿出那本《高等数学》,打算趁午饭前用点功。他原来是打算大学毕业后报考研究生的,现在这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是非常的渺茫了。但是,象所有努力上进的人一样,让时间就这么白白地溜走,总觉得非常可惜。何况,在数理化的世界了,他向来是个强者。有机会沉浸在这样一个一是一,二十二的干净利落中,他总是觉得愉快异常。

  时令到底已是春天了,苏北虽然比江南寒冷,中午的微风吹过,也减少了隆冬的刺骨,并且带着一点温润和似有似无的花香。金色的春阳从敞开的门窗穿进来,照着这个高高瘦瘦,脸色有点儿苍白的年轻人。
  日期:2013-05-03 18:40:09
  ***** 往事如烟(7)*****

  在乡村里,人们是很难保守秘密的。公社书记在农民的心目中,跟皇帝差不多。不怕县官,就怕现管嘛。但是,他们的老婆跟什么人不清白,却连个两三岁的毛孩子都晓得。
  唯独这个陈雨思,刚来的时候,其背景却颇为神秘。他的档案属于绝密文件。除了公社一二把手,其余的人,绝对不可沾手。
  上边的规定,有时候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了下边,多少总会走样。时间一长,笼罩在他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慢慢地揭开了。
  他本是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学的专业虽然是理科,却很喜欢文学,闲来爱涂涂写写。没想到,这点子业余爱好竟然创下了滔天大祸。
  按理说,那时候早已过了**抄家的高峰期,而且被抄家的绝大多数是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领导。不知道怎么会抄到他这个大学生头上。
  据说他那本抄出来的日记本上,不但有对五花八门政治运动的个人想法,其中还颇有些对毛爷爷他老人家不太尊敬的言论。这没什么好说的,开批斗大会吧,写检讨书吧。
  批斗大会上,照例是吼声雷动,挥拳如林;检讨书上,写的是:犯了小资产阶级幼稚病,对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动的革命运动认识不清等等。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加上临近毕业,校领导爱才,一时也没拿定主意怎么处置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