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最早一代特种兵回忆录》
第35节

作者: 金色蒲公英194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25 20:21:24

  文化大革命期间,贯穿农村工作的一条主线,叫做“备战备荒、以粮为纲。”
  种粮食、种水稻,是江南农村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那时,正赶上疯狂的农业学大寨时机。只要你的户藉在农村,不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只能累死在同一块田里;只要你的户藉在农村,不管你是机匠还是木工,那怕是三百六十行之外,从事外星人的工作,也只能让田里收成的好坏,来决定你收入的高低;只要你的户藉在农村,那怕你是三头六臂,有七十二般变化的通天本事,你的生活水准也绝不会超过生产队长。
  月缺月圆,周而复始。我真正品尝种田的艰辛,是从插秧开始的。秧苗在秧田培育近一个月时间以后,就要移栽到大田里去。拔秧、挑秧、插秧就是这种移栽的全过程。农忙时节,农民是没有作息时间可讲的。无论是集体生产还是包产到户、概不例外。早饭之前,两个人拔好一畈秧,是多年来约定俗成了的。这两个人,可以是夫妻、也可以是兄妹、姐妹或姑嫂,等等。为的就是互相照顾。夫妻组合的,常常是丈夫占据了秧畈三分之二的宽度,只留少量工作让妻子干。或者是丈夫先下地,妻子在家干点家务、照顾一会孩子之后再与丈夫一起完工。我们刚好相反:荷芬把我领下秧田、给我做了示范之后,她就埋头只顾拔秧了。她多次说过:“拔秧、插秧这种农活,只有从小就学,才能学好、学快。”我做不好,做不快,这是已经不可能改变的现实。她只能用自己的超负荷运行,来弥补我的不足了。每当这种时候,她就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要用上生命的极限。不为别的,就为了做个样子给人瞧瞧:我们的夫妻组合,不比别的夫妻组合差多少!

  早餐时,荷芬对我说:“挑秧也不是光凭力气就能做好的,从秧田到大田,要从田埂到机耕路再到田埂,都是赤着脚走的。田埂湿滑泥泞,机耕路坚硬刺痛,都不是好走的路。如何防滑?如何避刺?只能体会,无法言表。你一步一步自己去总结吧。”
  从荷芬闪烁的泪光中,可见艰苦程度,非比寻常。
  我生在农村,却没有赤过脚。更没有挑着担在烂泥、田埂和铺满碎石的路面上交替走过。今天,看来是没有经过“学习”就要直接参加“考试”了。
  我模仿着别人把秧苗按圆周叠加起来,装满担。挑起来准备走,却怎么也迈不开步。两只脚深深地陷进了污泥中,左脚提起来,右脚陷得更深。右脚提起来,左脚又动不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移至田埂下。但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就是一步跨不到田埂上去。队长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拉住我的手说:“秧担这么重,压在肩上,把两只脚死死地钉在烂泥里了,不用点脑子,是很难跨上田埂的。”

  队长在提醒我要用脑子了,我茅塞顿开,开始晃荡起肩上的秧担来。秧担晃荡着,摆动幅度越来越大,当秧担摆动到田埂上方时,我随势拔脚,终于上了田埂。三步一摇摆,五步一踉跄,走几十米的田埂,好几次差点滑倒。与田埂的湿滑难行相比,机耕路就更具“杀伤力”了:机耕路是农民从居住地到田间的主要通道。江南雨水多,土黏,为了防滑、防泥泞,在机耕路上铺满了碎石和煤渣。长年在这种路上行走的人,脚底板长有老茧,耐戳。我是从未赤过脚的人,最近七年,两只脚还一直受到跳伞鞋的“重点保护”。

  今天,赤着脚又挑着这么重的担,踩在碎石和煤渣铺就的路面上,就象踩在针尖和刀锋上一样。脚底那个钻心的痛啊!真是踩不下去又缩不回来。
  说踩不下去,是因为十指连心,踩下去实在痛得受不了;说缩不回来,是因为要面子、要活命,如果这一步跨不过去,我就无法生存下去!
  我咬紧牙关,一步三颤地前行。毫不夸张,真的是走一步,颤三颤那!舌尖咬破了、鲜血往外渗。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滚动、沿着发丝滴流。我的血、汗和泪交织在一起,洒落在机耕路上,成了路的一部分。
  插秧的时候,荷芬又把我拉到她身边。横向六棵,纵向一百米,这是每个人的硬指标。“一声鸟叫六棵齐”的佳句,是专门用来赞美江南的插秧能手的。荷芬不是一声鸟叫六棵齐,而是一声鸟叫八棵齐。我们俩并在一起横向十二棵,她插了八棵,我只插四棵。尽管这样,她一百米到头了,我还仅在七十米的位置。她还要再要来“接”我一段,才完成二个人的指标。

  斗转星移,寒往暑来。我脚底板上被碎石和煤渣戳破的无数出血点,一层盖着一层,终于结痂、终于化成了厚茧;我肩膀上被扁担压出的水泡,一片连着一片,终于成了肉坎。就象毛毛虫蛰伏在土中,终会化作蝴蝶一样,我在历尽艰辛之后,终于“像”个农民了。
日期:2012-08-25 20:24:50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在悄悄升格。村办的升为乡办,乡办的升为县办。
  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也在改善中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县属企业是每年都要组织各种球类比赛的,还每年举办一次全县职工的田径运动会。就是在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中,有文艺、体育特长的人,也渐渐成了“香饽饽”。我因为篮球打得不差,也被一家刚刚升格为县属企业的工厂相中,约定农忙时回生产队劳动,农闲时到工厂上班,负责这个工厂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食堂、仓库和运输。挂名是负责,说白了,每个岗位都有人在干。事实上是让我去训练一支篮球队,应付县属企业每年一届的联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